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同专利>正文

一种点菜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76212 阅读:5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9 07:48
一种点菜传送装置,主要解决点菜传菜过程中服务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其结构包括电机,导轨,托盘,液晶屏,控制系统、点菜面板、灶台和餐桌,所述的导轨呈封闭的环形,导轨由电机驱动,导轨上至少设有一个可沿导轨移动的托盘,所述的导轨设置在灶台和餐桌边缘,所述的餐桌上设有点菜面板,餐桌侧边与导轨对应处设有传感器,所述的灶台侧部设有液晶屏,所述的控制系统接收点菜面板和传感器的信息,且与电机一端连接。使用时,顾客通过餐桌上的点菜面板自助进行点菜,系统将菜单反馈到厨房中的液晶屏上供厨师确认,菜品完成后通过在导轨上移动的托盘送达的指定餐桌,并能将用毕的餐具通过托盘转回到厨房中回收,能够降低餐厅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计一种餐饮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点菜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中人们去餐厅或饭店吃饭,服务员需要协助客人点菜,等客人点完后将菜单报给厨师去做饭,饭菜做好后再由传菜生送到客人的饭桌上,客人用完餐后,需要传菜生将餐具回收到厨房中。当客人非常多时,餐厅服务人员劳动强度大,客人需要久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菜传送装置,主要解决点菜传菜过程中服务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点菜传送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机,导轨,托盘,液晶屏,控制系统、点菜面板、灶台和餐桌,所述的导轨呈封闭的环形, 导轨由电机驱动,导轨上至少设有一个可沿导轨移动的托盘,所述的导轨设置在灶台和餐桌边缘,所述的餐桌上设有点菜面板,餐桌侧边与导轨对应处设有传感器,所述的灶台侧部设有液晶屏,所述的控制系统接收点菜面板和传感器的信息,且与电机一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顾客通过餐桌上的点菜面板自助进行点菜,系统将菜单反馈到厨房中的液晶屏上供厨师确认,菜品完成后通过在导轨上移动的托盘送达的指定餐桌,并能将用毕的餐具通过托盘转回到厨房中回收,能够降低餐厅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原理图。图中1电机,2液晶屏,3灶台,4导轨,5托盘,6传感器,7餐桌,8点菜面板,9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点菜传送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机1,导轨4,托盘5,液晶屏 2,控制系统9、点菜面板8、灶台3和餐桌7,所述的导轨4呈封闭的环形,导轨4由电机1驱动,导轨4上至少设有一个可沿导轨4移动的托盘5,所述的导轨4设置在灶台3和餐桌7 边缘,所述的餐桌7上设有点菜面板8,餐桌7侧边与导轨4对应处设有传感器6,所述的灶台3侧部设有液晶屏2,所述的控制系统9接收点菜面板8和传感器6的信息,且与电机1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9接收传感器6的信息后控制电机1的工作。使用时,顾客通过餐桌7上的点菜面板8进行点菜,确认的菜单会显示在灶台3旁的液晶屏2上供厨师明确所需提供的菜品。菜品完成后由厨师将其放在托盘5上并指定送达的餐桌号,控制系统9启动电机1,驱动托盘5沿导轨4运动,当托盘5移动到指定的餐桌7时,餐桌7上的传感器6获取托盘5的信息,反馈控制系统9停止电机1工作,顾客即能快捷的获得上菜服务。用毕的餐具放到托盘5上,托盘5会沿导轨4转回到厨房中回收, 降低了餐厅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权利要求1. 一种点菜传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电机,导轨,托盘,液晶屏,控制系统、点菜面板、 灶台和餐桌,所述的导轨呈封闭的环形,导轨由电机驱动,导轨上至少设有一个可沿导轨移动的托盘,所述的导轨设置在灶台和餐桌边缘,所述的餐桌上设有点菜面板,餐桌侧边与导轨对应处设有传感器,所述的灶台侧部设有液晶屏,所述的控制系统接收点菜面板和传感器的信息,且与电机一端连接。专利摘要一种点菜传送装置,主要解决点菜传菜过程中服务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其结构包括电机,导轨,托盘,液晶屏,控制系统、点菜面板、灶台和餐桌,所述的导轨呈封闭的环形,导轨由电机驱动,导轨上至少设有一个可沿导轨移动的托盘,所述的导轨设置在灶台和餐桌边缘,所述的餐桌上设有点菜面板,餐桌侧边与导轨对应处设有传感器,所述的灶台侧部设有液晶屏,所述的控制系统接收点菜面板和传感器的信息,且与电机一端连接。使用时,顾客通过餐桌上的点菜面板自助进行点菜,系统将菜单反馈到厨房中的液晶屏上供厨师确认,菜品完成后通过在导轨上移动的托盘送达的指定餐桌,并能将用毕的餐具通过托盘转回到厨房中回收,能够降低餐厅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文档编号G06F19/00GK202230485SQ20112037185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涵, 陈同 申请人:陈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同张涵
申请(专利权)人:陈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