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CO2性质的化学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74609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8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实验仪器领域,涉及一种能够将CO2多个性质整体加以检测或验证的检验CO2性质的化学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导管(1、2)分别与燃烧实验烧杯(3)及三口烧瓶(6)的一开口连通;所述三口烧瓶(6)倒置,其另一开口设有胶头滴管(7),并通过玻璃导管(8)与喷泉实验烧杯(9)连通,其再一开口通过导管(10、11、12)与酸碱检测广口瓶(14)、制氧广口瓶(15)及沉淀反应广口瓶(16)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行,可拆分、可组合;通过现有实验仪器的特定组装将多个检验CO2性质的经典实验整体加以实现;便于操作,易于推广,适宜于中学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学实验仪器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检验CO2性质的化学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化学反应现象是化学最吸引人之处,无论是专业的化学研究工作者还是从未接触过化学实验的人都会对化学反应中出现的各种变化感到激动和欣喜,从而产生强烈求知的欲望和亲自动手的渴望。特别地,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将书本上的化学知识通过实验展现出来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而,在目前中学化学里关于CO2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有关的组合实验极少,主要原因在于以课本为主的教学模式将有关(X)2性质的系统知识分为较多章节,学生难以对所授知识产生整体认知,使实验的趣味性和可推广性有所下降。现有教学实验大都是针对(X)2 的某一单独性质或其中几个性质所设计,如(X)2能阻止燃烧、可反应生成氧气或水溶液显酸性等性质,大都是通过单个的实验来对其性质一一加以检验,缺乏一种能够将CO2多个性质整体加以检测或验证的组合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CO2多个性质整体加以检验的化学实验装置。为此,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验CO2性质的化学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两根导管分别与燃烧实验烧杯及三口烧瓶的一个开口连通;所述三口烧瓶倒置,其另一开口设有胶头滴管,其另一开口设有胶头滴管,并通过玻璃导管与喷泉实验烧杯连通,其再一开口通过导管与酸碱检测广口瓶、制氧广口瓶及沉淀反应广口瓶连通。所述三口烧瓶、酸碱检测广口瓶、制氧广口瓶及沉淀反应广口瓶均设置有瓶塞。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锥形瓶和设置在其上的分液漏斗。所述用于连通燃烧实验烧杯及三口烧瓶的三根导管上分别设有连接胶管,且在连接胶管上分别设有弹簧夹。所述沉淀反应广口瓶的瓶塞上还设有气体检测导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易行,可拆分、可组合;通过现有实验仪器的特定组装将多个检验(X)2性质的经典实验整体加以实现;便于操作,易于推广,适宜于中学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检验CO2性质的化学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导管1、2分别与燃烧实验烧杯3及三口烧瓶6的一个开口连通;所述三口烧瓶 6倒置,其另一开口设有胶头滴管7,并通过玻璃导管8与喷泉实验烧杯9连通,其再一开口通过导管10、11、12与酸碱检测广口瓶14、制氧广口瓶15及沉淀反应广口瓶16连通。为方便将三口烧瓶6内的空气排空,所述导管10可深入到三口烧瓶6的底部。所述三口烧瓶6、酸碱检测广口瓶14、制氧广口瓶15及沉淀反应广口瓶16均设置有瓶塞。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锥形瓶4和设置在其上的分液漏斗5。所述导管1、2、10上分别设有连接胶管17、20、22,并且在连接胶管17、20、22上分别设有弹簧夹18、19、21。所述沉淀反应广口瓶16的瓶塞上还设有气体检测导管13。实验过程中,所述燃烧实验烧杯3 内还可设一方便放置蜡烛的蜡烛台23。下面结合实验过程对本技术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具体实验过程如下(a)组装仪器,添加药品按图1所示连接好仪器。其中,向锥形瓶4中放入适量的碳酸钙,分液漏斗5中注入适量10%的盐酸;喷泉实验烧杯9中注入配制好的氢氧化钠稀溶液;胶头滴管8中吸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酸碱检测广口瓶14中加入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制氧广口瓶15中加入适量的Na2A粉末;沉淀反应广口瓶16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弹簧夹18,用手捂住锥形瓶,如果发现伸入到喷泉实验烧杯9、酸碱检测广口瓶14及沉淀反应广口瓶16液面下的导管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 导管内形成一小段水柱,过一会儿,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C)制取、收集并检验二氧化碳的灭火和助燃性质打开弹簧夹18,关闭弹簧夹 19,旋开分液漏斗5的活塞,使碳酸钙固体与盐酸溶液发生反应,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燃烧实验烧杯3,观察实验现象;待反应完成后,用坩埚钳夹住一根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燃烧实验烧杯3中,观察实验现象。(d) 二氧化碳制取氧气及其它性质的检验打开弹簧夹19,关闭弹簧夹18,CO2经导管2、10、11、12进入酸碱检测广口瓶14、制氧广口瓶15及沉淀反应广口瓶16中,分别与紫色石蕊试液、过氧化钠及澄清石灰水反应,观察每步的实验现象。最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13出口处检验生成的气体。(e)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喷泉实验旋停分液漏斗5,停止气体发生器中反应,关闭弹簧夹19、弹簧夹21,挤压胶头滴管11,使浓氢氧化钠溶液与(X)2气体反应,观察实验现象。(f)实验结束,拆除仪器,清洗装置。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原理如下CaC03+2HCl = CaCl2+H20+C02 个2C02+2Na202 = 2Na2C03+02 个C02+Ca (OH) 2 = CaCO3 I +H2OC+02 = CO2C02+2Na0H = Na2C03+H20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检验(X)2性质的化学实验装置,可根据需要增加或撤去部分反应仪器,或者对一些仪器在不改变功能的前提下进行替换,这些改进都应当视为本技术所保护的技术方案。权利要求1.一种检验CO2性质的化学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导管(1、2 )分别与燃烧实验烧杯(3 )及三口烧瓶(6 )的一开口连通;所述三口烧瓶(6 ) 倒置,其另一开口设有胶头滴管(7),并通过玻璃导管(8)与喷泉实验烧杯(9)连通,其再一开口通过导管(10、11、12)与酸碱检测广口瓶(14)、制氧广口瓶(15)及沉淀反应广口瓶 (16)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检验(X)2性质的化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口烧瓶(6)、 酸碱检测广口瓶(14 )、制氧广口瓶(15 )及沉淀反应广口瓶(16 )均设置有瓶塞。3.如权利要求1所述检验CCV性质的化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锥形瓶(4 )和设置在其上的分液漏斗(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检验(X)2性质的化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2、10) 上分别设有连接胶管(17、20、22),并且在连接胶管(17、20、22)上分别设有弹簧夹(18、19、 21)。5.如权利要求2所述检验CCV性质的化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反应广口瓶 (16)的瓶塞上还设有气体检测导管(13)。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化学实验仪器领域,涉及一种能够将CO2多个性质整体加以检测或验证的检验CO2性质的化学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导管(1、2)分别与燃烧实验烧杯(3)及三口烧瓶(6)的一开口连通;所述三口烧瓶(6)倒置,其另一开口设有胶头滴管(7),并通过玻璃导管(8)与喷泉实验烧杯(9)连通,其再一开口通过导管(10、11、12)与酸碱检测广口瓶(14)、制氧广口瓶(15)及沉淀反应广口瓶(16)连通。本技术结构简单易行,可拆分、可组合;通过现有实验仪器的特定组装将多个检验CO2性质的经典实验整体加以实现;便于操作,易于推广,适宜于中学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文档编号G09B23/24GK202224173SQ2011202773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瑞斌李莉梁筱孟劭聪王祖云张斌莫尊理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