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伟洪专利>正文

新型分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33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散机,包括底座(10)、立柱(9)、柱塞(8)、旋转托座(7)、机架(4)、电机(12)、轴承座(3)、传动系统(11)、分散轴(2)、分散盘(1)、导柱(5)、导套(6)和液压泵站(13),所述的立柱(9)装置于立柱底座(10)上,立柱(9)上端与柱塞(8)相连,柱塞(8)与旋转托座(7)相连,机架(4)横置于旋转托座(7)上,机架(4)尾部下面挂装电机(12),头部下面挂装轴承座(3),传动系统(11)装置于机架(4)内,分别与电机(12)和轴承座(3)相连,轴承座(3)与分散轴(2)相连,分散盘(1)装置于分散轴(2)下端,导套(6)连接于立柱(9)上,导柱(5)插置于导套(6)内,导柱(5)上端与旋转托座(7)相连,其特征在于:立柱(9)、导柱(5)和分散轴(2)的轴心线均置于同一垂直平面内。(*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散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分散机。适用于涂料、染料、油漆、油墨等涂料行业对固、液悬浮体进行分散作业。
技术介绍
目前,涂料行业的分散机,它主要由底座、立柱、柱塞、旋转托座、机架、电机、轴承座、传动系统、分散轴、分散盘、导柱、导套和液压泵站等组成。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立柱、导柱和分散轴的轴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固定力点小。2、底座仅采用裸露的加强筋加强。底部份量轻,使分散机不稳固。3、底座底板上没有预留铲车脚孔,不方便装卸。4、液压泵站许多部件裸露在外,安全可靠性差,噪音大,操作又不方便。5、机架头尾同宽。不能安装大传动带轮,分散机的速比小。6、吊装环没有设置在机架上,美观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固定力点大、稳固性好、方便装卸、噪音小,安全可靠性好,操作方便、分散机的速比大、美观实用性强的新型分散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分散机,包括底座、立柱、柱塞、旋转托座、机架、电机、轴承座、传动系统、分散轴、分散盘、导柱、导套和液压泵站,所述的立柱装置于立柱底座上,立柱上端与柱塞相连,柱塞与旋转托座相连,机架横置于旋转托座上,机架尾部下面挂装电机,头部下面挂装轴承座,传动系统装置于机架内,分别与电机和轴承座相连,轴承座与分散轴相连,分散盘装置于分散轴下端,导套连接于立柱上,导柱插置于导套内,导柱上端与旋转托座相连,其特征在于立柱、导柱和分散轴的轴心线均置于同一垂直平面内。固定力点大。本技术分散机,所述的底座采用大包围包覆。加重了底部的份量,使分散机更加稳固。本技术分散机,所述的底座底板上留有铲车脚孔,方便装卸,使整台机器既可吊装也可用铲车装卸。本技术分散机,所述的液压泵站采用全封闭结构,操作控制按钮置于液压泵站面板上。降低了液压泵站的噪音,采用隔爆形式,操作方便。本技术分散机,所述的机架尾部向左、右两侧放大。便于安装传动系统的大带轮,以提高分散机的速比。本技术分散机,所述的机架宽尾部与机架其它部分的过渡连接处设置吊装环,使吊装环更是贴装在机架上,美观实用。电机输出的动力经传动系统变速后驱动分散轴,使分散轴上的分散盘高速旋转以分散物料。机架由柱塞带动由导柱作导向进行上下升降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架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为一种分散机。主要由分散盘1、分散轴2、轴承座3、机架4、导柱5、导套6、旋转托座7、柱塞8、立柱9、立柱底座10、传动系统11、电机12和液压站13等组成。底座10采用大包围包覆。底座10底板上留有铲车脚孔10.1。立柱9装置于立柱底座10上,立柱9上端与柱塞8相连,柱塞8与旋转托座7相连,机架4横置于旋转托座7上,机架4尾部下面挂装电机12,头部下面挂装轴承座3,传动系统11装置于机架4内,分别与电机12和轴承座3相连,轴承座3与分散轴2相连,分散盘1装置于分散轴2下端,导套6连接于立柱9上,导柱5插置于导套6内,导柱5上端与旋转托座7相连,立柱9、导柱5和分散轴2的轴心线均置于同一垂直平面内。液压泵站13采用全封闭结构,操作控制按钮置于液压泵站13面板上。参见图2,机架4尾部4.1向左、右两侧放大。机架4尾部4.1与机架其它部分的过渡连接处设置吊装环4.2。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分散机,包括底座(10)、立柱(9)、柱塞(8)、旋转托座(7)、机架(4)、电机(12)、轴承座(3)、传动系统(11)、分散轴(2)、分散盘(1)、导柱(5)、导套(6)和液压泵站(13),所述的立柱(9)装置于立柱底座(10)上,立柱(9)上端与柱塞(8)相连,柱塞(8)与旋转托座(7)相连,机架(4)横置于旋转托座(7)上,机架(4)尾部下面挂装电机(12),头部下面挂装轴承座(3),传动系统(11)装置于机架(4)内,分别与电机(12)和轴承座(3)相连,轴承座(3)与分散轴(2)相连,分散盘(1)装置于分散轴(2)下端,导套(6)连接于立柱(9)上,导柱(5)插置于导套(6)内,导柱(5)上端与旋转托座(7)相连,其特征在于立柱(9)、导柱(5)和分散轴(2)的轴心线均置于同一垂直平面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分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0)采用大包围包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分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0)底板上留有铲车脚孔(1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分散机,其特征在于液压泵站(13)采用全封闭结构,操作控制按钮置于液压泵站(13)面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分散机,其特征在于机架(4)尾部(4.1)向左、右两侧放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分散机,机架(4)尾部(4.1)与机架其它部分的过渡连接处设置吊装环(4.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散机,包括底座(10)、立柱(9)、柱塞(8)、旋转托座(7)、机架(4)、电机(12)、轴承座(3)、传动系统(11)、分散轴(2)、分散盘(1)、导柱(5)、导套(6)和液压泵站(13),所述的立柱(9)装置于立柱底座(10)上,立柱(9)上端与柱塞(8)相连,柱塞(8)与旋转托座(7)相连,机架(4)横置于旋转托座(7)上,机架(4)尾部下面挂装电机(12),头部下面挂装轴承座(3),传动系统(11)装置于机架(4)内,分别与电机(12)和轴承座(3)相连,轴承座(3)与分散轴(2)相连,分散盘(1)装置于分散轴(2)下端,导套(6)连接于立柱(9)上,导柱(5)插置于导套(6)内,导柱(5)上端与旋转托座(7)相连,其特征在于立柱(9)、导柱(5)和分散轴(2)的轴心线均置于同一垂直平面内。文档编号B01F7/26GK2794620SQ20052007171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范伟洪 申请人:范伟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分散机,包括底座(10)、立柱(9)、柱塞(8)、旋转托座(7)、机架(4)、电机(12)、轴承座(3)、传动系统(11)、分散轴(2)、分散盘(1)、导柱(5)、导套(6)和液压泵站(13),所述的立柱(9)装置于立柱底座(10)上,立柱(9)上端与柱塞(8)相连,柱塞(8)与旋转托座(7)相连,机架(4)横置于旋转托座(7)上,机架(4)尾部下面挂装电机(12),头部下面挂装轴承座(3),传动系统(11)装置于机架(4)内,分别与电机(12)和轴承座(3)相连,轴承座(3)与分散轴(2)相连,分散盘(1)装置于分散轴(2)下端,导套(6)连接于立柱(9)上,导柱(5)插置于导套(6)内,导柱(5)上端与旋转托座(7)相连,其特征在于:立柱(9)、导柱(5)和分散轴(2)的轴心线均置于同一垂直平面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伟洪
申请(专利权)人:范伟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