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线风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6551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线风道系统,包括灌装线风道,所述灌装线风道上设有通过气动控制管连接的气动控制拦瓶夹和气动控制装置,所述气动控制装置上设有前感应探头和后感应探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简单,通过设置气动控制装置和气动控制拦瓶夹,让整个PET瓶在输送中,处于排列紧凑的状态,避免PET瓶输送过程中的因左右摆动过大而导致其被刮花的情况发生,非常适合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装线风道系统
技术介绍
灌装线风道,主要是输送PET瓶的输送装置中的一段,现有技术中的灌装线风道, 在输送PET瓶时,PET瓶在风道转弯处的左右摆动十分厉害,瓶颈与倒瓶条的摩擦阻力比较大,这样就造成瓶颈被刮花的现象,这样一来,就对PET瓶的质量造成了直接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尚未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灌装线风道系统,避免PET瓶在输送过程中,碰到弯道被刮花的情况出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灌装线风道系统,包括灌装线风道, 所述灌装线风道上设有通过气动控制管连接的气动控制拦瓶夹和气动控制装置,所述气动控制装置上设有前感应探头和后感应探头。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前感应探头和后感应探头之后,当前感应探头和后感应探头之间排满PET瓶时,气动控制拦瓶夹就会自动打开,从而让PET瓶排列紧凑时通过,就避免了左右摆动幅度大的情况,当前感应探头和后感应探头之间未排满PET瓶时,气动控制拦瓶夹就处于关闭状态,待前感应探头和后感应探头之间再次排满PET瓶时,气动控制拦瓶夹就会再次自动打开,如此往复循环,从而解决PET瓶因为左右摆动过大被刮花的问题。为能够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动控制拦瓶夹由对称安装在灌装线风道两侧的两块固定板和分别垂直固定在固定板上的两块活动顶件组成,两块活动顶件的端部呈圆弧形,所述活动顶件的末端与所述气动控制管连接。为了能使活动顶件能够上下移动调整位置,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能使活动顶件上下移动位置的条形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通过设置气动控制装置和气动控制拦瓶夹,让整个PET瓶在输送中,处于排列紧凑的状态,避免PET瓶输送过程中的因左右摆动过大而导致其被刮花的情况发生,非常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灌装线风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气动控制拦瓶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灌装线风道,2-气动控制拦瓶夹,21-固定板,2101-条形孔,22-活动顶件,3-气动控制装置,4-前感应探头,5-后感应探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灌装线风道系统,包括灌装线风道1,所述灌装线风道1上设有通过气动控制管连接的气动控制拦瓶夹2和气动控制装置3。所述气动控制装置3上设有前感应探头4和后感应探头5。所述气动控制拦瓶夹2由对称安装在灌装线风道1两侧的两块固定板21和分别垂直固定在固定板21上的两块活动顶件22组成,两块活动顶件 22的端部呈圆弧形,所述活动顶件22的末端与所述气动控制管连接。为了能使活动顶件 22能够上下移动调整位置,所述固定板21上设有能使活动顶件22上下移动位置的条形孔 2101。本实施例中,当前感应探头4和后感应探头5之间排满PET瓶时,气动控制拦瓶夹 2就会自动打开,从而让PET瓶排列紧凑时通过,就避免了左右摆动幅度大的情况,当前感应探头4和后感应探头5之间未排满PET瓶时,气动控制拦瓶夹2就处于关闭状态,待前感应探头4和后感应探头5之间再次排满PET瓶时,气动控制拦瓶夹2就会再次自动打开,如此往复循环,从而就解决了 PET瓶因为左右摆动过大被刮花的问题。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灌装线风道系统,包括灌装线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线风道上设有通过气动控制管连接的气动控制拦瓶夹和气动控制装置,所述气动控制装置上设有前感应探头和后感应探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线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控制拦瓶夹由对称安装在灌装线风道两侧的两块固定板和分别垂直固定在固定板上的两块活动顶件组成,两块活动顶件的端部呈圆弧形,所述活动顶件的末端与所述气动控制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装线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能使活动顶件上下移动位置的条形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线风道系统,包括灌装线风道,所述灌装线风道上设有通过气动控制管连接的气动控制拦瓶夹和气动控制装置,所述气动控制装置上设有前感应探头和后感应探头。本技术的结构设计简单,通过设置气动控制装置和气动控制拦瓶夹,让整个PET瓶在输送中,处于排列紧凑的状态,避免PET瓶输送过程中的因左右摆动过大而导致其被刮花的情况发生,非常适合推广应用。文档编号B67C3/24GK202226638SQ20112033379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7日专利技术者徐佳康 申请人:广州紫江包装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紫江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