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塚田贤专利>正文

静态混合模块及其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645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静态混合模块及至少使用一所说模块的混合装置,具有中间带状体及一定宽度翼部和缺口,在该中间带状体一侧,翼部与缺口各自交替配置,而在另一侧,翼部和缺口与上述侧相反配置,翼部相对中间带状体以同一朝向按所定角度弯折,这样形成两个附设带状体的静态混合模块部件,使两者的翼部与缺口一致背对,中间带状体的表面重合在一起,固结而成。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短距离内低压力损失的条件下得到高搅拌效果,模块和混合装置容易成型加工和组装,制造费用低廉。(*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两种以上的流体(气体、液体、粉状体等)在配管流路内进行静态的接触混合的静态混合模块以及将该模块装填在管内的改良混合装置。当将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静态混合模块以静态配置在具有一定长度和内径的管中时,该模块具有能促进流入该管内的流体(气体、液体、粉状体等)进行接触混合的机能,在气液混合的情况下还具有能使液体中微小气泡混入的作用。在此以前,日本专利申请公告昭和54-21987号公报(以下简称特公昭54-21987号公报)的图2中曾公开过一种模块,该模块能以低成本形成混合矩阵可在配管的轴向上诱导引起复杂的速度向量。还在图3中公开过与图2具有镜象关系的模块。另外在特公昭55-37941号公报的第7图中也公开过同样的静态混合模块。这些模块基本上具有附图说明图17所示的形态。这些模块都是用一块椭圆形板冲裁形成翼部,再将该翼部上下交叉经过两次弯折加工,使它成为在四个方向上弯折的形态。但是上述模块有这样的缺点两次弯折加工需要两种模具,因此费用增高,同时随着弯折加工次数的增加,加工费也会增高。另外,如图18所示的在短距离内只有低压力损失而能得到高搅拌效果的模块亦已公知。这种模块是由压力加工制成如图19A、20A、21A所示的具有一定形状的翼部,再将该翼部用焊接组装成如图19B、20B、21B所示的组件,最后将这些组件焊接起来,形成如图18所示的构造(参见特公昭61-32117号公报)。采用这种制造手段,只须用压力冲裁加工便可形成翼部,压力加工用的模具可简化,另外,单一零件的精度容易确保。但在另一方面,为与接纳模块的配管的尺寸相适应,需要很多种很多数量的零件,零件的选别和补充管理很麻烦,异件混入等质量管理上的问题会产生,生产费用和生产率等方面也会出现大问题。另外,焊接点众多并且复杂,需要特殊的焊接机械,这些都会成为使生产费用上升的原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改良的静态混合模块和混合装置,它们在矩距离内只有低压力损失的条件下能够得到高搅拌效果,而且容易成形加工和组装,能以较低的费用制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静态混合模块的其特征在于,具有中间带状体以及在划定其两侧的弯折加工线两侧直线延伸的一定宽度的翼部和缺口,在该中间带状体的一侧,该翼部和该缺口分别交替配置,而在该中间带状体的另一侧,翼部和缺口呈与上述侧相反配置,翼部对中间带状体以同一朝向按所定角度弯折,从该带状体面侧看去的外周大致如圆,这样形成附设带状体的静态混合模块部件,取两个这样的部件,使两者的翼部与缺口一致背对,将各翼部弯折方向的相反侧的中间带状体的表面重合在一起,固结成为模块。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是在可能通过多种流体的管内,通过固定部件固结至少一个上述静态混合模块,使其中间带状体平行或垂直于管断面的半径方向。本专利技术中与上述附设带状体的静态混合模块部件一起使用的不设带状体的静态混合模块部件,其本身构成专利技术,这种不设带状体的静态混合模块部件的特征在于,具有中间带状体以及在其两侧直线延伸的一定宽度的翼部和缺口,在该中间带状体的一侧,翼部和缺口各自交替配置,而在该中间带状体的相反侧,翼部和缺口呈与上述侧相反配置,在该中间带状体的短径方向的中心线上弯折,从该带状体面侧看去的外周大致如圆,缺口可一直切到中间带状体的短径方向的中心线上。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的另一型式,其特征在于,是将至少一个上述静态混合模块配设成其中间带状体平行于管断面的半径方向,使该模块两侧的翼部与配设在该翼部的两侧的上述附设带状体的静态混合模块部件的翼部的弯折方向相对,且使上述模块与该附设带状体的静态混合模块部件的中间带状体的方向一致,并排配设,使双方的翼部分别嵌入到相对的对方的缺口内,形成至少两个以上静态混合模块,使邻接的静态混合模块在中间带状体平行于管断面半径方向的条件不变情况下,相互间作45°-90°的转动,该静态混合模块至少有一端用固定部件固结在管上。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另有一个型式,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一个上述静态混合模块与至少一个上述不设带状体的静态混合模块部件组合起来,将至少一个上述静态混合模块配设成中间带状体平行于管断面的半径方向,使该模块两侧的翼部和配设在该翼部的两侧的上述不设带状体的静态混合模块部件的翼部的弯折方向相对,并使双方的翼部分别嵌入到相对的对方在缺口内,形成至少两个以上静态混合模块,该静态混合模块至少有一端用固定部件固结在管上。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还有一个型式,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一个上述静态混合模块配设成中间带状体垂直于管断面的半径方向,使该模块两侧的翼部和配设在该翼部的两则的上述不设带状体的静态混合模块部件的翼部的弯折方向相对,并使双方的翼部分别嵌入到相对的对方的缺口内,形成至少两个以上静态混合模块,该静态混合模块至少有一端用固定部件固结管上。另有一个适宜的型式是,在形成至少两个以上静态混合模块后,使邻接的静态混合模块在中间带状体垂直于管断面半径方向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互间作45°-90°的转动。下面就附图进行简单说明图1为静态混合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斜视图2为同上的平面图;图3为混合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斜视图;图4为混合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断面图;图5为混合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断面图;图6为曲折形部件的一个制造例的平面图;图7和图8都是曲折形部件的其他制造例的平面图;图9至图15都是混合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侧断面图;图16为混合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斜视图;图17至图21B为现有已公开例的说明图。下面就本专利技术的静态混合模块以及将该模块装填在管内的混合装置参照附图表示的实施例详细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静态混合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斜视图,图2为其平面图。静态混合模块(以下简称模块)1的制造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举例说可用线切割从板材上切取坯料,然后用压力加工进行冲裁和随后的弯折加工,即可制成静态混合模块部件(以下简称为附设带状体部件或模块部件)2。在弯折加工时弯折角度α宜为5°-85°,最好为10°-75°。其次该模块部件要准备两个,使两个部件上的翼部4与缺口5一致背对,将在各翼部弯折方向反对侧的中间带状体3的表面重合用焊接或粘接剂等手段固结在一起便可制成模块1。本实施例的模块的制造方法除了上述的线切割和压力加工外,还可考虑用阴模压制成形、注塑成形等方法,因此方法是并不限定的。本实施例的模块的材料可考虑用各种钢材和塑料等,因此材料也并不限定。本实施例的模块在管内设置使用时能根据当时混合液体的粘度考虑采用使中间带状体与管断面的半径方向平行或垂直(成直角)的方案。另外,模块部件2的翼部4的长度和个数也是可以变化的,因此能够制成多种多样的模块。模块部件2的大小能够随着管径而变化。在管径从10mm到3000mm的非常广的范围内都可有效使用,从而本实施例的模块除了用在混合装置以外还能适用于反应装置等上。采用本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减少制作程序,降低生产费用。另外由于用两个模块部件接合而成,可比以往用一块折弯板而成的模块得到较大的强度。实施例2图3为本专利技术混合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斜视图,而图4则为本专利技术混合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断面图。在图3、4中,10为用模块1装填起来的混合装置。11为装填有多个模块1的管,管11的直径应比模块1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态混合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中间带状体以及在划定其两侧的弯折加工线两侧直线延伸的一定宽度的翼部和缺口,在该中间带状体的一侧,该翼部和该缺口分别交替配置,而在该中间带状体的另一侧,翼部和缺口呈与上述侧相反配置,翼部对中间带状体以同一朝向按所定角度弯折,从带状体面侧看去的外周大致如圆,这样形成附设带状体的静态混合模块部件,取两个这样的部件,使两者的翼部与缺口一致背对,将各翼部弯折方向的相反侧的中间带状体的表面重合在一起,固结而成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田贤
申请(专利权)人:塚田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