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建军专利>正文

掏除深方隐匿病变的组织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009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掏除深方隐匿病变的组织钳,由两个平行设置的夹臂组成,所述每个夹臂均由铰接的前臂和后臂构成;所述两个前臂的前端相对侧面均设为锯齿状而形成钳夹,后端靠近铰接处采用销轴连接;所述两个后臂靠近铰接处采用销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个平行设置的夹臂构成,且两个夹臂均为两段组成,通过前后两段对应位置进行销轴连接,减少了夹臂的夹持位移,使用方便。在进行深方隐匿病变掏除时,可针对病变组织进行操作,而在保护板的作用下,浅层的正常组织得到有效的保护;而夹钳方向与整个组织钳平面成一定的夹角,更方便有效地取出病变组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保护正常组织结构的掏除深方隐匿病变的组织钳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理模式发展,罹患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应运而生的微创神经外科手术则是要求最小程度损伤正常神经结构,而最大程度的切除异常病变或肿瘤组织。在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经常碰到异常病变或肿瘤组织隐匿在正常脑、脊髓、神经和血管等结构的深方,大部分神经结构,如脊髓,不可能大幅度的向一侧牵开。在颅腔、椎管的有限空间内,运用目前的神经外科显微器械,很难做到既保护正常组织结构、又能全部切除病变组织。在组织钳方面,国内外申报的专利并不多,但在咬骨钳领域、双关节或单轴咬骨钳等已有大量专利技术。其中,技术“带齿双关节咬骨钳000920309981. ”和锁孔咬骨钳Q00920290701.8)应用了先进的双关节技术,对于咬除骨质结构得心应手。上述两项专利技术,虽给出了医疗器械中钳夹结构的基本操作力臂和构造部件。但其设计仅针对的是骨质结构,没有专门针对其他肿瘤组织结构的组织钳,尤其是深方组织结构。上述器械即使可勉强用于咬除深方病变,但病变浅层如有正常组织结构,目前所有医疗器械都无法做到既保护正常组织结构,又顺利切除肿瘤病变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掏除深方隐匿病变的组织钳,能在不影响正常组织情况下顺利切除肿瘤病变组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掏除深方隐匿病变的组织钳,由两个平行设置的夹臂组成,所述每个夹臂均由铰接的前臂和后臂构成;所述两个前臂的前端相对侧面均设为锯齿状而形成钳夹,后端靠近铰接处采用销轴连接;所述两个后臂靠近铰接处采用销轴连接。优选的,所述两个前臂前端为同侧弯曲。优选的,所述弯曲的角度为90度或135度。优选的,所述两个前臂的弯向侧上设有弯曲角度相同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一端与销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两个前臂的中央处同侧设为凹槽。优选的,所述两个后臂的后端设有套圈式手柄。优选的,所述两个后臂相对侧之间设有弹簧。优选的,所述两个前臂的前端宽度为渐变式缩小,前端头为最小。优选的,所述保护板的宽度为0. 1 0. 5cm。本技术组织钳的使用方法为使用者将手指套圈式手柄,由于两个后臂之间设有弹簧,用力收拢压缩弹簧,通过后臂之间的连接销轴使得两前后臂连接处的铰接处张开,通过前臂之间的连接销轴得前臂前端的钳夹闭合,夹持住组织块。而对于浅层的正常组织因有保护板的防护作用,不会被钳夹夹持受到损伤。当手上松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夹钳张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组织钳采用两个平行设置的夹臂构成,且两个夹臂均为两段组成,通过前后两段对应位置进行销轴连接,减少了夹臂的夹持位移,使用方便。 在进行深方隐匿病变掏除时,可针对病变组织进行操作,而在保护板的作用下,浅层的正常组织得到有效的保护;而夹钳方向与整个组织钳平面成一定的夹角,更方便有效地取出病变组织。该技术专利的优点是(1)组织钳的远端咬合部分和翘起135度或90度的夹角,利于掏除深方病变的操作;(2)组织钳咬合部分上方贴覆的保护板可分隔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避免组织钳夹持操作时对正常组织结构造成误损伤;(3)组织钳的锯齿样咬合保证死死咬住附着牢固的病变组织;(4)组织钳咬合部分近端内凹槽保证最大程度的夹持病变组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前端保护板结构示意图;图3-1是夹角为135度的组织钳的示意图;图3-2是夹角为90度的组织钳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后臂;11-套圈式手柄;2-前臂;21-夹钳;22-凹槽;3-后销轴;4-前销轴;5-铰链;6-弹簧;7-保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3_1和3-2所示的一种用于掏除深方隐匿病变的组织钳,由两个平行设置的夹臂组成,每个夹臂均由铰接的前臂2和后臂1构成;其中两个前臂2的前端在相对的侧面上均设为锯齿状,这样当两者靠近时就形成夹钳21,便于夹持住病变组织;不使用的状态下夹钳21为张开状态。而两个前臂2的后端在靠近与后臂1铰链连接处5采用前销轴4连接,这样前臂的前后端可通过前销轴4的连接做杠杆运动,只需张开后端,就会使得夹钳21处于夹持状态。两个后臂1在靠近铰接处,采用后销轴3连接,由于平行设置的后臂1的后端为张开状态;当闭合后臂1的后端,通过后销轴3的旋转,后臂1的前端会张开,这样使得与后臂1前端铰链连接的前臂2的后端也张开,从而夹钳21会处于夹持状态。两个前臂2前端,即夹钳21处,均为同侧弯曲,即夹钳21的两个夹持部均向同一侧弯曲;且弯曲的角度为90度(如图3-2所示的α角)或135度(如图3_1所示的α 角)。这样在掏除深方隐匿病变组织时,夹钳21的弯曲使得使用更方便。为了防止使用中,夹钳21夹住浅层的正常组织,在两个前臂2的弯向侧上设有弯曲角度相同的保护板7,保护板7的一端与前销轴4固定连接,其中保护板7的宽度和夹钳 21张开的宽度一致——约为0. 1 0. 5cm。两个前臂2的中央处同侧设为凹槽,更优选的防止夹持了浅层的正常组织。两个后臂1的后端设有套圈式手柄11,以及两个后臂1相对侧之间设有弹簧6。套圈式手柄11为了方便使用,弹簧6的作用是在组织钳不使用时使得其处于张开状态,或在夹持后自动回至张开状态,减少操作。两个前臂2的前端,即夹钳21的宽度为渐变式缩小,前端头为最小,形成尖嘴状, 方便小量夹持,尤其方便在大量的正常组织中夹持小量的病变组织。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手术视野的开阔程度和病变组织的深度,选择135度(术野开阔、病变较浅)或90度(术野狭窄、病变深在)弯角的组织钳。将配以保护板7的张开的组织钳前端夹钳21伸入正常脊髓、神经或血管组织的深方、病变内,此时保护板7位于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间,而夹钳21张开状态插于病变内或其两侧。操作者将拇指和环指伸入套圈式手柄11中,用力收拢,通过后销轴3传到铰链5,使得两个铰链5张开,通过前销轴4 传递致使夹钳21,夹持住病变组织块。因有保护板7的防护作用,正常组织不会被夹钳21 夹持损伤。维持夹持病变状态,取出组织钳,手上松力,在弹簧6的弹力作用使夹钳21张开, 所夹持的病变组织落入标本碗,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反复多次类似操作,可在保护正常组织结构的同时,将病变组织全部清除干净。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掏除深方隐匿病变的组织钳,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平行设置的夹臂组成,所述每个夹臂均由铰接的前臂和后臂构成;所述两个前臂的前端相对侧面均设为锯齿状而形成钳夹,后端靠近铰接处采用销轴连接;所述两个后臂靠近铰接处采用销轴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臂前端为同侧弯曲。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的角度为90度或135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臂的弯向侧上设有弯曲角度相同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一端与销轴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织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军刘丽王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孙建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