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5756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一种曝气池,用于解决原有曝气池曝气效果差的问题。它包括池子和充气管道,其特征是,所述充气管道布置在池底,且所述充气管道与池底的间隔为800毫米,在所述充气管道上均匀安装盘式曝气器。该种结构的曝气池通过改造成盘式曝气器可以有效形成曝气,提高曝气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曝气效果更好的曝气池
技术介绍
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构筑物。活性污泥法是需氧性生物处理方法,在处理过程中,为了维持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必须保证水中有一定量的溶解氧。所谓曝气,就是不断地把空气打入水中,或利用机械搅拌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曝气池主要由池体、曝气系统和进出水口三个部分组成。池体一般用钢筋混凝土筑成,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曝气方法主要有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我们原有的处理工艺中使用的曝气池的结构是在池底布置气路管道,如图1所示,并在管道上开设出气口,但是这种形式的曝气池曝气效果不好,需要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曝气池,用于提高曝气效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曝气池,包括池子和充气管道,其特征是,所述充气管道布置在池底,且所述充气管道与池底的间隔为800毫米,在所述充气管道上均勻安装盘式曝气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结构的曝气池通过改造成盘式的曝气器可以有效形成曝气,提高曝气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原有曝气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池子,2充气管道,3盘式曝气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一种曝气池,包括池子1和充气管道2,充气管道2外接鼓风装置。本技术中的池长为9米,在长度方向上并列布置两道充气管道2,充气管道2布置在池底, 且充气管道与池底的间隔为800毫米,在充气管道上均勻安装盘式曝气器3,盘式曝气盘可以提高曝气量和曝气效果。盘式曝气盘主要由曝气器底座、上螺旋压盖、空气均流板、合成橡胶膜片等部件组成,其构件材质均采用工程塑料,组装时,只要将微孔橡胶膜片套在空气均流板上,并置入带有密封线的曝气器底座内,然后用上螺旋压盖拧紧即可。充气时,空气通过依次充气管道和空气均流板,均勻进入橡胶膜片之间,在空气压力作用下,使膜片微微鼓起,孔眼张开,达到布气扩散的目的,停止供气时,由于膜片和空气均流板之间压力渐渐下降,使孔眼逐渐闭合,当压力全部消失后,由于水压作用和膜片本身的回弹性作用,将膜片压实于空气均流板之上。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 一种曝气池,包括池子和充气管道,其特征是,所述充气管道布置在池底,且所述充气管道与池底的间隔为800毫米,在所述充气管道上均勻安装盘式曝气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布一种曝气池,用于解决原有曝气池曝气效果差的问题。它包括池子和充气管道,其特征是,所述充气管道布置在池底,且所述充气管道与池底的间隔为800毫米,在所述充气管道上均匀安装盘式曝气器。该种结构的曝气池通过改造成盘式曝气器可以有效形成曝气,提高曝气效果。文档编号C02F7/00GK202226720SQ20112032333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张佰海, 张鹏飞, 李晓蕾 申请人:邹平县海华纸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佰海张鹏飞李晓蕾
申请(专利权)人:邹平县海华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