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在甲专利>正文

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5696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0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尤其是涉及安装在具有较大显示界面的终端设备上,不仅保护显示界面,同时能使终端设备倾斜,具有支撑作用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包括:上面形成容置槽用于容纳便携式终端设备,且一侧形成第一枢接部的本体;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一枢接部枢合的第二枢接部,且一面向所述本体,通过旋转,打开和闭合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上面)的翻转体;一端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结合,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枢接部结合,且使所述翻转体向所述本体旋转的具有施加作用的旋转体。并且,所述翻转体的旋转超过270度时,所述翻转体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成锐角,且由于所述翻转体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相邻,从而可阻止所述翻转体继续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尤其是涉及安装在具有较大显示界面的终端设备上,不仅保护显示界面,同时能使终端设备倾斜,具有支撑作用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
技术介绍
近年来,无线通信正在取代有线通信,并且其技术性及市场需求正处于大幅度发展之中。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诸如无线通信技术的终端设备也拥有了各式各样的外观与各种功能,已成为尖端技术电子产品。所谓便携式电话、手机、蜂窝式无线电话及移动手机,是用户在日常生活中随身携带的装置,这样的终端设备因小型化、精密化,从而要求终端设备的耐用性、耐冲击性及防水性等更加优良。并且,由塑料、人造革、合成树脂等制成的终端设备保护壳也被广泛地应用。最近,随着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越来越大,造成键盘被取代,而触摸显示界面的杆 (bar)型的完全触摸式终端设备(也叫触摸型手机)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使用。由于触摸型显示界面的价格较为昂贵,因此非常需要便携式终端设备保护壳,以便有效防止冲击作用下的损伤及划伤。但是,把没有保护壳的触摸型手机放进口袋里,移动时,因显示界面完全暴露在夕卜,容易发生失误导致的画面损伤,而且在通话时,因不能阻挡人口下漏掉的声音,而造成通话音质下降的问题。另外,在收看视频时,只能利用周边环境来支起便携式终端设备,因此不便之处依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该支架安装在具有较大显示界面的杆型的终端设备(也叫触摸型手机)上,不仅防止外界按压显示界面,而且还防止通话音漏出,使通话质量提高,还有在收看视频时,能使终端设备倾斜支起,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包括上面形成容置槽用于容纳便携式终端设备,且一侧突出形成第一枢接部的本体;一侧突出形成与所述第一枢接部枢合的第二枢接部,且一面向所述本体,通过旋转,打开和闭合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上面)的翻转体;一端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结合,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枢接部结合,且使所述翻转体向所述本体旋转的具有施加作用的旋转体并且,所述翻转体的旋转超过270度时,所述翻转体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成锐角, 且由于所述翻转体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本体的一面)相邻,从而可阻止所述翻转体继续旋转。进一步,所述本体的一侧突出设有2个隔开形成的第一枢接部,且突出形成在所述翻转体一侧的所述第二枢接部位于2个隔开形成的第一枢接部之间,还有,由于所述翻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枢接部相互隔开的距离,因此在所述翻转体旋转时,由所述翻转体的两侧与所述本体的下面相邻来支撑住所述本体。进一步,在所述翻转体的一侧突出设有2个隔开形成的第二枢接部,且突出形成在所述本体一侧的所述第一枢接部位于2个隔开形成的第二枢接部之间。进一步,所述翻转体的宽度小于所述本体的宽度。进一步,在所述本体的一侧向上突出形成第一卡勾用于固定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以及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向上突出形成第二卡勾用于固定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且在所述第一卡勾或第二卡勾中,至少一个以上用于盖住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棱角侧面及上面。进一步,若所述翻转体正在闭合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时,可通过所述旋转体施加的旋转力,使所述翻转体向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上面方向继续旋转。进一步,若所述翻转体由于外力其旋转超过90度时,可通过所述旋转体施加的旋转力,使所述翻转体以半自动状态下旋转至180度。进一步,若所述翻转体由于外力其旋转超过270度时,可通过所述旋转体施加的旋转力,使所述翻转体旋转的方向与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上面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该支架安装在具有较大显示界面的杆型的终端设备(也叫触摸型手机)上,不仅防止外界按压显示界面,而且还防止通话音漏出,使通话质量提高,还有在收看视频时,能使终端设备倾斜支起,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闭合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上装有便携式终端设备的立体图;图5是通过旋转图4中的翻转体,打开便携式终端设备的立体图;图6是为了把翻转体当作支架,图5中翻转体继续被旋转的一侧立体图;图7是为了把翻转体当作支架,图5中翻转体继续被旋转的另一侧立体图;图8是图6及图7的终端设备支架被使用的状态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闭合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上装有便携式终端设备的立体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设备40支架包括本体10、翻转体20、及旋转体30。所述本体10由合成树脂、金属材质等构成,且在其上面形成凹陷的容置槽11,如图4所示,在所述容置槽11装有便携式终端设备40。并且,在所述本体10的一侧突出形成第一枢接部12。并且,在所述本体10的一侧突出设有2个隔开形成的第一枢接部12。也就是说,2个所述第一枢接部12在突出状态下,相互隔开设置,且相互之间留有空隙。并且,在所述本体10的一侧向上突出形成第一卡勾13用于固定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以及在所述本体10的另一侧向上突出形成第二卡勾14用于固定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接下来,在所述第一卡勾13或第二卡勾14中,至少一个以上用于盖住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棱角侧面及上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设置有1个第一卡勾13,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2上的2个第二卡勾14。所述第一卡勾13折曲为曲线形状,并具有弹性,而所述第二卡勾14凹陷形成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2上。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卡勾13盖住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侧面,而所述第二卡勾14装有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棱角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卡勾14用于盖住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侧面及上面。接下来,在所述容置槽11装有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状态下,由于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侧面及/或上面被第一卡勾13和第二卡勾14勾住,造成终端设备被固定且不能上下左右方向移动。所述翻转体20由合成树脂、金属材质等构成,且在其一侧突出形成与第一枢接部 12枢合的第二枢接部22。所述翻转体20通过对所述本体10的旋转,其一面打开和闭合装在所述本体10上的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 (的上面)。所述第二枢接部22突出形成于所述翻转体20的一侧,且插入形成于相互隔开的第一枢接部12之间。所述本体10和所述翻转体20,在所述翻转体20的旋转超过270度时,所述翻转体 20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10成锐角,并且由于所述翻转体20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10相邻, 因此可阻止所述翻转体20继续旋转。另外,所述第二枢接部22的宽度小于所述翻转体20的宽度,且所述翻转体2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2相互隔开的距离。如图7所示,在所述翻转体20旋转时,由所述翻转体20的两侧与所述本体10的下面相邻来支撑住所述本体10。并且,因为所述翻转体20的宽度小于所述本体10的宽度,如图8b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设备40支架被竖立起来时,所述翻转体20可稳固地支撑装在所述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甲
申请(专利权)人:李在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