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5577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5 04:39
一种USB装置,包括座体、连接器及一对滚轮。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座体转动连接,所述滚轮分别定位于座体及连接器之间。所述连接器在所述滚轮与抵持部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座体旋转并定位,从而开启所述USB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USB装置,无需用手指扳开USB装置的插接部,通过滚轮与抵持部之间的摩擦力就可以达到USB装置的插接部快速开启的效果,所述独特的开启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使用体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便携式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USB装置
技术介绍
新颖、时尚及功能多样化是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随着笔记本型电脑的普及,USB装置,如USB上网卡以小型时尚及方便携带等特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USB装置的插头旋转定位结构一般采用金属转轴部件达到USB插头转动开启的目的。此种旋转结构需外购金属转轴部件,从而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同时,如何以低成本制造出开启方式新颖独特的便携式电子产品是设计者们所共同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USB装置,其独特的开启方式既能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崭新的使用体验,又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本技术提供的USB装置包括座体、连接器及一对滚轮。所述座体包括本体、自所述本体的一端平行延伸的一对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本体共同形成收容槽。所述连接臂分别设有相对的收容孔,且包括自所述连接臂至少一者的内侧突出延伸的止挡部。所述连接器包括自所述连接器的两侧突出延伸的一对转轴。所述滚轮分别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每一个滚轮包括摩擦轮及与所述摩擦轮固定连接的止挡轮,每一个止挡轮的轮缘设有多个定位凸点,分别与所述座体的止挡部配合以实现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座体之间的定位。 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滚轮固定并分别收容于所述座体的收容孔内,从而使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滚轮可相对所述座体转动,以实现所述连接器收容于或离开所述座体的收容槽。优选地,所述转轴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凸键,所述滚轮的轴孔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键槽,所述转轴分别穿过所述滚轮的轴孔,所述至少一个凸键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键槽配合使所述滚轮分别与所述转轴固定。优选地,每一个转轴包括自所述连接器的相应侧边突出延伸的第一轴部及自所述第一轴部平行延伸的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第二轴部呈台阶状,所述至少一个凸键设于所述第一轴部,所述第二轴部收容于所述座体的收容孔内。优选地,所述定位凸点以间隔30度的角度均勻分布于所述止挡轮的轮缘。优选地,所述滚轮的材质为橡胶。优选地,所述收容槽包括第一收容槽及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成阶梯状,每一个连接臂设有自所述连接臂内侧突出延伸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分别突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两个相对内壁并靠近所述第二收容槽。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平行延伸的插接部,所述转轴自所述连接部的两侧突出延伸,所述连接部收容于所述座体的第一收容槽内,所述插接部收容于所述座体的第二收容槽内。本技术提供的USB装置,无需外购金属转轴部件,利用一对橡胶滚轮即可实现USB装置的插接部的转动开启的目的,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同时,消费者在使用时,无需用手指扳开USB装置的插接部,通过橡胶滚轮与抵持部之间的摩擦力就可以达到USB装置的插接部快速开启的效果,所述独特的开启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USB装置的立体装配图。图2是图1中USB装置抵顶于抵持部朝A方向移动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USB装置的连接器开启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USB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图4中USB装置的连接器旋转定位后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USB 装置 100座体10本体 11连接臂 12收容槽 13第一收容槽131第二收容槽132收容孔 14止挡部 15连接器 20连接部 21插接部 22转轴23第一轴部231第二轴部232凸键24滚轮30摩擦轮 31止挡轮 32定位凸点 321轴孔33键槽34抵持部 40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图2及图3。本技术提供的USB装置100包括座体10、连接器20 及一对滚轮30。所述连接器20与所述座体10转动连接,所述滚轮30分别定位于座体10 及连接器20之间,连接器20在滚轮30与抵持部40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可相对于座体10旋转并定位,从而开启所述USB装置。抵持部40可以为手指或桌面,当滚轮30与抵持部40 接触并相对其滚动,即可开启USB装置100的连接器20。请参照图4。座体10包括本体11及自所述本体11的一端平行延伸的一对连接臂 12。所述连接臂12与本体11共同形成收容槽13。所述连接臂12分别设有相对的收容孔 14,且包括自所述连接臂12至少一者的内侧突出延伸的止挡部15。本实施方式中,每一个连接臂12设有自所述连接臂12的内侧突出延伸的止挡部15。收容槽13包括第一收容槽 131及与第一收容槽131相通的第二收容槽132,且所述第一收容槽131与所述第二收容槽 132呈台阶状。所述止挡部15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1的两个相对的内壁并靠近所述第二收容槽132。连接器20包括一对分别自所述连接器20的两侧突出延伸的转轴23。转轴23的一端分别收容于座体10的连接臂12的收容孔14内,连接器20收容于座体10的收容槽13 内,从而使所述连接器20通过所述滚轮30可相对所述座体10转动,以实现所述连接器20 收容于或离开所述座体10的收容槽13。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20包括连接部21及自所述连接部21平行延伸的插接部 22。USB装置100通过插接部22与外部电子装置实现连接。转轴23分别设于连接部21的两侧,并包括第一轴部231及自所述第一轴部231平行延伸的第二轴部232。所述第一轴部 231与所述第二轴部232呈阶梯状。所述第一轴部231设有至少一个凸键M。滚轮30分别与连接器20的转轴23固定连接。每一个滚轮30包括摩擦轮31及与摩擦轮31固定连接的止挡轮32,其中,所述止挡轮32的轮缘设有多个定位凸点321分别与所述座体10的止挡部15配合以实现所述连接器20与所述座体10之间的定位。止挡轮32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摩擦轮31的外径,也就是说,止挡轮32的定位凸点321不超出摩擦轮31的外边缘以确保摩擦轮31与抵持部40接触。本实施方式中,滚轮30的轴孔33的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键槽34。安装时,所述滚轮30的轴孔33分别穿过所述连接器20的转轴23的第二轴部232,键槽34分别与设于连接器20的第一轴部231上的凸键M配合,从而将滚轮30与连接器20的转轴23固定。转轴23的第二轴部232分别收容于座体10的连接臂12的收容孔14内,从而使所述连接器20可相对于所述座体10转动。止挡轮32的轮缘上的定位凸点321分别与座体10的止挡部15配合以实现连接器20与座体10之间的定位。当USB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连接器20的连接部21收容于座体10的第一收容槽内 131,插接部22收容于座体10的第二收容槽132内。请参照图2及图3。施力于USB装置100的座体10使摩擦轮30抵顶于抵持部40 并驱动滚轮30沿B方向滚动,同时USB装置100沿A方向移动。连接器20在摩擦轮31与抵持部4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作用下相对于座体10转动并离开收容槽13而开启。当连接器20旋转的角度达到使用者的需求时,外力可被取消,止挡轮32的相应的定位凸点321与所述座体10的止挡部15配合以实现所述连接器30与所述座体10之间的定位,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止挡轮32的定位凸点以间隔30度的角度均勻分布于止挡轮32的轮缘,因此,连接器20每间隔30度可以止挡一次。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整连接器20 与座体10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士玮洪子修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