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盘,形成该盘的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5226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23:11
公开了一种数据盘、用于形成该盘的方法和装置。该数据盘包括结合到第二基片结构的第一基片结构(900),该数据盘具有:配设在所述两个基片结构的至少一个的不同侧上的两个可固化的材料层;和形成在两个可固化的材料层之一(904)的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槽(90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参考引用本申请要求以下申请的优先权:2009年6月23日提交的标题为“混合盘,用于形成该盘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S/N 61/269342;2009年12月3日提交的标题为“混合盘,形成该盘的系统和方法”的PCT申请号PCT/US09/006370;2009年12月31日提交的标题为“混合盘,用于形成该盘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S/N 61/291825;和2010年1月16日提交的标题为“混合盘,用于形成该盘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S/N61/295689;所有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盘,该数据盘具有:在基片结构的不同的侧上的两个可固化的材料层,和在所述可固化的材料层之一的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槽。
技术介绍
随着用于多媒体内容的不同的数据格式的发展和可用性,常期望单个数据盘上有不同的数据格式的内容。为了制造这些混合盘,需要变更典型地用于单格式盘的传统的制造工艺和/或系统。为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实施例,图1和图2a-d分别提供了关于传统光盘及其制造工艺的一些
技术介绍
。图1是传统的双层光盘的示意图。光盘100具有基片102、第一反射层104、分隔或结合层106、第二反射层108和层110。对于蓝光盘(BD),层110是覆盖层;而对于数字多用盘(DVD),层110是第二基片。对于BD来说,基片102通常是1.1mm聚碳酸酯盘,并且第一反射层104在读取波长下是高反射的或大致全反射的,该第一反射层104可由银合金或铝制成而厚度小于约50nm。第二反射层108是部分反射的,它可由银合金制成而厚度小于约20nm。蓝光分隔层106由透明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约25μm的厚度,而覆盖层由透明材料制成而厚度为约75μm,并且还可包括保护性硬涂层。当前,有两种广泛采用的用于制造双层蓝光光盘的方法。一种是塑胶模片(plastic stamper)方法,另一种是“湿式凸印”方法。所述塑胶模片方法也被称为“2P”工艺,“2P”表示光聚合作用(参考该方法中的步骤之一)。该方法涉及模制第一基片中的第一数据层和第二基片中的第二数据层。在反射层形成在第一数据层上方之后,利用粘接剂使所述两个基片彼此结合。然后所述第二基片被分离和丢弃,从而使被模制在所述粘接剂层中的所述第二数据层的印记保留在所述第一基片上。然后执行附加的工艺步骤以完成该盘的制造。在蓝光盘的情况中,所述第一基片是1.1mm盘,并且所述第二基片可以是0.6mm盘。此2P方法参考图2a-d进一步示出,图2a-d描绘了截面图从而示出光盘例如蓝光盘的制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图2a示出第一基片202例如1.1mm厚的聚碳酸酯盘,该基片的表面202D具有例如坑(pits)和平面(lands)的结构从而表示第一数据层中的数据。第一反射层204形成在基片202的模制表面202D的上方。不同的基片250,例如聚碳酸酯盘,通常具有0.6mm厚度,该基片具有以坑和平面表示第二数据层中的数据的表面250D。表面202D和250D利用相应的模片(未示出)模制出。基片250利用粘接剂层206结合到反射层204(所述粘接剂层206可由不同粘接剂材料的两个单独的层制成),如图2b所示。在通过暴露于紫外(UV)光(借助于该粘接剂的光聚合作用)而将该粘接剂固化之后,将基片250机械地剥离于反射层204,从而使所述数据层印记留在粘接剂层206的表面206D上,如图2c所示。因为基片250在此制造后被丢弃,并且有效地用作将数据层转移到粘接剂206上的模片,所以它也被称为牺牲型塑胶模片。图2c中的基片结构具有两个数据层:模制在基片202上的一个数据层,和模制在粘接剂层206上的另一个数据层。反射层208于是例如通过溅镀形成在粘接剂层206的数据表面206D上方,然后在反射层208上方施加覆盖层210,从而得到光盘200,如图2d所示。另一种用于制造盘的传统方法是所述的“湿式凸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1.1mm蓝光盘聚碳酸酯基片202中模制第一数据层为开始,如图2a所示。在施加第一反射层204之后,将一层或两层清漆(未示出),包括湿式凸印清漆,施加在反射层204上方。利用可再用型(镍压模)将第二数据层凸印在该湿式清漆中,然后将该清漆紫外固化在该模片上。随后从该模片移除该盘结构,然后通过执行例如有关图2c-d的上述那些的附加步骤完成制造。通常在盘制造中,单个的基片堆叠在用于在后继制造工艺(例如复制、印制和封装)之间运输的约100至150个盘的芯轴上。为了易于取消堆叠(un-stacking),在基片的下侧提供了模制的分隔件或“堆叠环”。在一定的中间的复制工艺情况中,该模制的堆叠环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隙来容许借由通常的自动化操作方法取消堆叠或进行盘分离。在用于运输基片的100-150个盘的芯轴上的平的或光滑的相邻的盘表面,导致基片粘附在一起而使下游的自动过程受到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上问题可通过一种涉及在盘制造过程中在基片结构的另外不同的平的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槽的方法得以克服。本原理的实施例包括:制造数据盘的方法、用于形成该盘的装置、带有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存储的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型介质、以及由该方法所形成的数据盘。作为一个示例,该方法用于形成一种具有结合在一起的两个基片结构(或者“半盘(half-discs)”)的数据盘,其中,所述两个基片结构具有不同于彼此的各自的数据格式。由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形成具有第一基片结构和第二基片结构的数据盘的方法,所述第一基片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二基片结构中的数据层的格式不同的格式的数据层。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基片结构的第一侧上形成第一可固化的材料层,在第一基片结构的第二侧上形成第二可固化的材料层,在第二可固化的材料层上形成至少一个槽,以及将第一基片结构结合到第二基片结构。另外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结合到第二基片结构的第一基片结构的数据盘,该第一基片结构具有与第二基片结构中的数据层的格式不同的格式的数据层。该第一基片结构还包括在第一基片结构的不同侧上的第一可固化的材料层和第二可固化的材料层,其中,第二可固化的材料层具有形成在该层上的至少一个槽。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详细描述,可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教导,在附图中:图1示出一种传统的双层盘的结构;图2a-d是示出适于形成图1的双层盘的工艺的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6.23 US 61/269,342;2009.12.03 US PCT/US2009/1.一种用于形成具有第一基片结构和第二基片结构的数据盘的方法,
所述第一基片结构的数据层的格式与所述第二基片结构中的数据层的格式
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片结构的第一侧上形成第一可固化的材料层;
在所述第一基片结构的第二侧上形成第二可固化的材料层;
在所述第二可固化的材料层上形成至少一个槽;和
将所述第一基片结构结合到所述第二基片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槽由以下步骤形
成:
在所述第二可固化的材料层上方提供至少一个气体射流;
围绕垂直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第一基片结构;和
将所述第二可固化的材料层固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槽包括下述中的至
少一个:连续的螺旋形槽,多个同心的圆形槽,和多个槽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续的螺旋形槽由以下步骤
形成:
在所述第二可固化的材料层上方提供气体射流;
围绕中心的垂直轴线旋转所述第一基片结构;
沿径向方向平移所述气体射流;和
将所述第二可固化的材料层固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同心的圆形槽由以下步
骤形成:
在所述第二可固化的材料层上方提供多个气体射流;
围绕中心的垂直轴线旋转所述第一基片结构;和
将所述第二可固化的材料层固化。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以在每分钟约120转至约480转的范围内的速度旋转所述第一基片结
构。
7.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离所述第一基片结构的中心约15mm至约60mm范围内的径向距离
处形成所述至少一个槽。
8.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以在约0.8mm至约1.2mm范围内的宽度形成所述至少一个槽。
9.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以至少4μm深度形成所述至少一个槽。
10.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气体射流引导为相对于所述第二可固化的材料层的表
面成约45度至约90度范围内的角度。
11.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可固化的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M唐PJ伯恩T哈特曼AB哈莫斯利
申请(专利权)人:汤姆森特许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