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合或合并以液态、颗粒或粉末形态的产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4591 阅读:177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置(10),该装置包括基本上静止的外框架(14)和由外框架(14)支撑的可动内框架(18)。内框架(18)设有下部支承板(26)和上夹板(30),其中下部支承板用于包含待混合产品的容器(C),而上夹板可朝内板(26)移动以夹持容器(C)。下板和上板(26、30)两者都可旋转地绕垂直轴线(Z)安装。该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32)、配置成施加垂直振荡运动给容器(C)的第一驱动装置(38、40、42、44、45)、和配置成在垂直振荡运动同时将绕垂直轴线(Z)的旋转运动施加给容器(C)的第二驱动装置(38、40、42、58、60、56、54、52、48、26)。该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两者均由第一电动机(32)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或合并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述的 诸如颜料、种子及类似物的以液态、颗粒或粉末形态的产品的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被称为"混合器,,的混合装置已经在市场上存在很长时间,这 类装置配置成将垂直振荡运动施加给包含待混合的产品的容器。—种上述类型的混合装置例如可以从取自附图中的图8的美国专利 文件No.4,134,689中得知。参见图8,由上述专利文件而得知的混合装 置包括置于地面上的外框架1、借助于弹簧3由外框架1支撑的中间框 架2和内框架7。马达M2和通过皮带传动装置8由马达M2操作的水 平驱动轴4安装在中间框架2的下部。驱动轴4在其两相对端处设置有 两个连接到内框架7上的偏心销6。而且,偏心质量30固定到驱动轴4 上并相对于偏心销6偏移180度。内框架7具有支承基座10,在该支承 基座10上可以放置一个或多个带有待混合的产品的容器11。这样,当 操作马达M2时,内框架7受到沿大致卵形或椭圆形路径的垂直振荡运 动。为了将容器11夹持成抵靠支承基座10,内框架7还载装有夹板12, 该夹板12可以借助于由安装在中间框架2上的电动机Ml操作的蜗杆与 螺母件驱动机构13、 14纟皮垂直位移。更具体地,用于夹+反12的驱动才几 构包括一对固定到夹板12的侧部的螺母件13和一对其每个均与相应的 螺母件13相啮合的蜗杆14。蜗杆14可旋转地安装到内框架7上,并在 它们的上端处承载相应的在其上缠绕有带19的轮18。蜗杆14之一 (在 所图示的示例中右边上的那个)连接到锥齿轮箱21的垂直输出轴20。 该锥齿轮箱21的水平输入轴22连接到电动机M1的输出轴26。这样, 当操作马达M1时,夹板12可以被垂直位移以夹持或释放容器11。然而,上面讨论的混合装置并不很适合于混合高粘性或高密度产 品,诸如灰泥、石灰及类似物等,因为施加给容器的简单垂直振荡运动 在这种情况中不能产生有效的混合动作。对于混合高粘性或高密度产 品,回转混合器(gyroscopic mixer )应当是相当必要的。上面讨论的混合装置同样也不是非常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因为它需 要使用者手动地将带有待混合产品的容器安置到装置内的支承基座上, 该操作可能实施起来证明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对于很大体积和/或很重 的容器而言。
技术实现思路
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消除上面讨论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混 合装置,其能够在所有类型的产品上,也在高粘性和/或高密度产品上执 行有效且迅速的混合动作,而不会由此使该装置的机构变得过于复杂和 使该装置的成本增加过多。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即使在必须要对大 体积的和/或重的容器进行处理时易于使用的混合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依靠用于混合或合并以液态、颗粒或粉末形态的产品 的装置,这些和其它目的都完全可实现,该装置具有在权利要求1的特 征部分中阐述的特征。本专利技术的该装置的另外的有利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予以阐述。 简而言之,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思想,即提供说明书的引言部分中所 提出的类型的混合装置,在这类混合装置中还设有用于将绕垂直轴线的 旋转运动施加给容器的驱动机构,且其中这个驱动机构配置成由操作用 于施加垂直振荡运动到容器的驱动机构的同一马达来操作。因为容器绕 垂直轴线的同步旋转运动附加有容器的垂直振荡运动,则这个使该混合 动作更有效的优点无疑得到实现。对于待混合的相同产品而言,执行该 混合#:作所需的时间因而可以缩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方面,该混合装置设有下部支承板用于以这样 的方式安装的容器,即它可以被拉出以允许使用者容易地放置和拉出容 器,这尤其在很大体积的和/或很重的容器的情况下是非常有用的。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 步的特征和优点将由随后的详细说明获得,这完全是参照附图借助于非限制性实施例表现出来的,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混合装置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其中下部支承板是缩回的)的取自右边的后侧立体透视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在如图1的相同状态下的另外的取自左边的后侧立体透—见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在如图1的相同状态下的后侧视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在加载/卸载状态下(其中下部支承板被拉出)的取自右方的前侧立体透一见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在如图4的相同状态下的另外的取自左方的前侧立体透一见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在如图4的相同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在如图4的相同状态下的俯视图;和 图8是由美国专利文件No.4,134,689得知的混合装置的前侧一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到7, 一种用于混合或合并诸如颜料、种子及类似物的液 态、颗粒或粉末形态的产品的装置总体上用附图标记10指示,且该装 置包括基座12、借助于四个悬置装置支撑在基座12上的外框架14和装 放在外框架14中并在其顶部借助于一对设有诸如橡胶衬套的抗振动装 置22的杆20而连接到外框架上的内框架18,其中每个悬置装置例如通 过减振气缸16以及通过缠绕着气缸16的杆的弹簧17形成的。有利地, 该橡胶衬套22起用于将杆20接合(或铰接)到外框架14上及到内框 架18上的部件的作用。内框架18载装一个垂直固定的支撑结构24和一个垂直可动的横向 件28,在该支撑结构24上可旋转地安装有下部支承板26,而在该^黄向 件28上将上夹板30同轴地安装到内板上。此两板26和30以公知的方 式执行夹持包含有待混合产品的容器或罐C的功能。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两 板26和30都是可旋转地绕一个在图3中以附图标记Z指示的共同垂直 轴线安装,以这样的方式使得也可以使容器或罐C绕该垂直轴线Z旋转, 该垂直轴线通常与容器自己的对称轴线相一致,以便增强混合动作,正 如将进 一 步更详尽说明的那样。因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除了通常的垂直振荡运动之外还能够绕垂直轴线将旋转运动施加给容器或罐C。容器或罐C的垂直振荡运动 和旋转运动两者都由马达32,优选为电动机,通过用于驱动现将加以详 细说明的混合运动的机构来驱动。电动机32安装在外框架14的底部34上,要么是在后侧(如图示的示例中),要么是在前侧上。另一方面,平tf配重36安装到外框架 14的底部34的相对侧上。电动机32控制驱动轮38的旋转,该驱动轮 38通过诸如带的柔性传动部件40被连接于由偏心轴44 (图3 )载装的 ,人动轮42。偏心轴44借助于一对轴承43支撑在外框架14的底部34上,^v而 能够绕水平轴线X旋转,并在其相对端处设有一对偏心销45,该对偏 心销相对于水平轴线X偏移并可操作地关联到内框架18。具体地,在 图示的实施例中,偏心销45每个均配置于设置在支撑结构24的侧壁内 的相应的引导狭缝47(图1)中。而且,偏心轴44优选载装至少一个 偏心质量,在图示的示例中为一对配置在轴44的相对端处的且载装偏 心销45的偏心质量46。备选地,如在前面讨论的现有4支术示例中,该 偏心质量可以是配置在偏心轴44的中间部分内的单个质量。因此,当电动机32被启动时,偏心轴44开始绕水平轴线X旋转并 作用于内框架18上,且因此作用于在其上载装的容器或罐C上;以及 借助于偏心销45开始沿大致卵形或椭圆形路径的垂直振荡运动。结构24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驱动轮48被制成为摩擦轮,并被配置 成其侧表面与下部支承板26的侧表面相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混合或合并以诸如颜料、种子及类似物的液态、颗粒或粉末形态的产品的混合装置(10),它包括第一马达(32)和由所述第一马达(32)操作的第二驱动装置(38、40、42、44、45),以将垂直振荡运动施加给包含待混合产品的容器(C);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38、40、42、58、60、56、54、52、48、26),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配置成在垂直振荡运动的同时将绕垂直轴线(Z)的旋转运动施加到所述容器(C),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由所述第一马达(32)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M布雷萨尼SC程
申请(专利权)人:斯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2月23日 01:01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是宋朝诗人苏轼所作诗词之一。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