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车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45085 阅读:1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7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车门机构,设置在客车车身上,所述客车车身上设有固定平移乘客门的底板固定支架,所述的平移乘客门换型结构包括驱动机构底板、电机、导向皮带、两个门板固定支架、限位调节装置、两扇门板、导轨、门锁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底板固定在底板固定支架上,该驱动机构底板的左右两部分各设有一根导轨,每根导轨的一端设有一台电机,导轨的另一端设有限位调节装置,所述的门板固定支架设置在电机和限位调节装置之间的导轨上,该门板固定支架通过导向皮带与电机连接,所述的门板与门板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门锁机构设置在两扇门连接处的导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噪音小、耐用、可实现全程防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客车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公交车车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部分城市客车的上下乘客门为节省空间兼顾美观也方便乘员上下车(例如 BRT等大容量客车)采用气动平移乘客门机构,且基本上采用国产长气缸(进口非标定制气缸的采购周期长、价格昂贵、对安装基准要求高)。由于国产长气缸质量不稳定,乘客门开关同步性差,如果门板不灵活则整套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发卡不流畅。另外气动驱动平移门的气动防夹系统的原理是气电转换开关检测到压力变化时给出电信号给电磁阀换向来实现防夹的,但气电转换开关的灵敏度直接影响到防夹反应的时间,也即夹紧力的大小,外力口门边胶条的结构限制造成系统的防夹功能实用性差。这样的机构整体结构较复杂,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噪音小、耐用、 可实现全程防夹的公交车车门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公交车车门机构,设置在客车车身上,所述客车车身上设有固定平移乘客门的底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移乘客门换型结构包括驱动机构底板、电机、导向皮带、两个门板固定支架、限位调节装置、两扇门板、导轨、门锁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底板固定在底板固定支架上,该驱动机构底板的左右两部分各设有一根导轨,每根导轨的一端设有一台电机,导轨的另一端设有限位调节装置,所述的门板固定支架设置在电机和限位调节装置之间的导轨上,该门板固定支架通过导向皮带与电机连接,导向皮带可带着门板固定支架沿着导轨滑动,所述的门板与门板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门锁机构设置在两扇门连接处的导轨上。所述的门锁机构包括电磁阀、弹簧、锁扣组件、两个锁舌组件,所述的电磁阀与锁扣组件连接,该电磁阀与锁扣组件得连接处还套有弹簧,所述的锁舌组件分别设置在两扇门板上。所述的门板上还设置有限位橡胶,该限位橡胶在门闭合时与限位调节装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车身电路控制,不存在气动驱动机构气缸漏气的质量问题;2、无刷电机寿命长、噪音小;3、系统可程序控制,初次通电时,可自检整个开关门的过程并记忆各位置的阻力情况,然后按记忆的程序动行;4、乘客门防夹系统实用性强,运行通过程序控制,可实现全程防夹。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门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公交车车门机构,设置在客车车身上,客车车身上设有固定平移乘客门的底板固定支架8。该平移乘客门换型结构包括驱动机构底板1、电机2、导向皮带3、两个门板固定支架4、限位调节装置6、两扇门板7、导轨9、门锁机构。驱动机构底板1固定在底板固定支架8上,该驱动机构底板1的左右两部分各设有一根导轨9,每根导轨9的一端设有一台电机2,导轨9的另一端设有限位调节装置6。门板固定支架4设置在电机2和限位调节装置6之间的导轨9上,该门板固定支架4通过导向皮带3与电机2连接,导向皮带3可带着门板固定支架4沿着导轨9滑动。门板7与门板固定支架4固定连接,门锁机构设置在两扇门板7连接处的导轨9上。门锁机构包括电磁阀10、弹簧11、锁扣组件12、两个锁舌组件13,电磁阀10与锁扣组件12连接,该电磁阀10与锁扣组件12的连接处还套有弹簧11,锁舌组件13分别设置在两扇门板7上。门板7上还设置有限位橡胶 5,该限位橡胶5在车门闭合时与限位调节装置6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公交车车门机构,设置在客车车身上,所述客车车身上设有固定平移乘客门的底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移乘客门换型结构包括驱动机构底板、电机、导向皮带、两个门板固定支架、限位调节装置、两扇门板、导轨、门锁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底板固定在底板固定支架上,该驱动机构底板的左右两部分各设有一根导轨,每根导轨的一端设有一台电机,导轨的另一端设有限位调节装置,所述的门板固定支架设置在电机和限位调节装置之间的导轨上,该门板固定支架通过导向皮带与电机连接,导向皮带可带着门板固定支架沿着导轨滑动,所述的门板与门板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门锁机构设置在两扇门连接处的导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车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锁机构包括电磁阀、弹簧、锁扣组件、两个锁舌组件,所述的电磁阀与锁扣组件连接,该电磁阀与锁扣组件得连接处还套有弹簧,所述的锁舌组件分别设置在两扇门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车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板上还设置有限位橡胶,该限位橡胶在门闭合时与限位调节装置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车门机构,设置在客车车身上,所述客车车身上设有固定平移乘客门的底板固定支架,所述的平移乘客门换型结构包括驱动机构底板、电机、导向皮带、两个门板固定支架、限位调节装置、两扇门板、导轨、门锁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底板固定在底板固定支架上,该驱动机构底板的左右两部分各设有一根导轨,每根导轨的一端设有一台电机,导轨的另一端设有限位调节装置,所述的门板固定支架设置在电机和限位调节装置之间的导轨上,该门板固定支架通过导向皮带与电机连接,所述的门板与门板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门锁机构设置在两扇门连接处的导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噪音小、耐用、可实现全程防夹等优点。文档编号E05B65/08GK102452303SQ20101051522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1日专利技术者林伟, 范晓军, 郝后兵 申请人: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郝后兵范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