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缩羊毛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34396 阅读:7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1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缩羊毛针织布,该羊毛针织布为二层织物结构,用高支毛条与25%的锦纶混纺纱线,采用珠地织造工艺,表面层依次织有有序排列的成圈和集圈形状,成圈之间是浮线;第二层采用相同的织造工艺织有有序排列的成圈和集圈,但是上、下层的成圈和集圈位置是交错重叠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高支毛条与锦纶混纺织造,手感非常柔软细腻,不仅具有极好的保暖性和吸湿性。而且具有良好的伸缩适度的张力,自然回弹性好,光泽自然,贴身穿着也相当舒适。久穿而不易变形,面料采用珠地织法,营造出小提花的布面效果,用其制成的成衣无处不彰显着端庄与典雅的气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羊毛与人造纤维混纺是常见的织物,但是用高支毛条与棉纶混纺尚不多见,目的是使织物柔软细腻,目前尚没有这种强缩羊毛针织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织物面料柔软细腻,本技术提供一种强缩羊毛针织布,该羊毛针织布为二层织物结构,用高支毛条与锦纶混纺纱线,采用珠地织造工艺,表面层依次织有有序排列的成圈和集圈形状,成圈之间是浮线;第二层采用相同的织造工艺织有有序排列的成圈和集圈,但是上、下层的成圈和集圈位置是交错重叠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高支毛条与锦纶混纺织造,手感非常柔软细腻, 不仅具有极好的保暖性和吸湿性。而且具有良好的伸缩适度的张力,自然回弹性好,光泽自然,贴身穿着也相当舒适。由于面料添加有25%的锦纶混纺纱线,更增强了其耐用性和可塑性,久穿而不易变形,面料采用珠地织法,营造出小提花的布面效果,用其制成的成衣无处不彰显着端庄与典雅的气质。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附图所示,强缩羊毛针织布为二层织物结构,用高支毛条与25%的锦纶混纺纱线,采用珠地织造工艺,表面层依次织有有序排列的成圈1和集圈2形状,成圈1之间是浮线3 ;第二层采用相同的织造工艺织有有序排列的成圈1和集圈2,但是上、下层的成圈 1和集圈2位置是交错重叠的。所述浮线3是一种收针结构。权利要求1. 一种强缩羊毛针织布,其特征在于,该羊毛针织布为二层织物结构,用高支毛条与锦纶混纺纱线,采用珠地织造工艺,表面层依次织有有序排列的成圈和集圈形状,成圈之间是浮线;第二层采用相同的织造工艺织有有序排列的成圈和集圈,但是上、下层的成圈和集圈位置是交错重叠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强缩羊毛针织布,该羊毛针织布为二层织物结构,用高支毛条与25%的锦纶混纺纱线,采用珠地织造工艺,表面层依次织有有序排列的成圈和集圈形状,成圈之间是浮线;第二层采用相同的织造工艺织有有序排列的成圈和集圈,但是上、下层的成圈和集圈位置是交错重叠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高支毛条与锦纶混纺织造,手感非常柔软细腻,不仅具有极好的保暖性和吸湿性。而且具有良好的伸缩适度的张力,自然回弹性好,光泽自然,贴身穿着也相当舒适。久穿而不易变形,面料采用珠地织法,营造出小提花的布面效果,用其制成的成衣无处不彰显着端庄与典雅的气质。文档编号D04B1/12GK202214552SQ20112029678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6日专利技术者邵联琴 申请人:上海斯尔丽服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联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斯尔丽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