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3084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21:30
一种多功能取暖器,包括台面,电陶炉,隔板,发热装置,发热体和底座。台面上设有微晶板和触摸控制板。电陶炉处于固定盘内,位于微晶板下面。电陶炉和固定盘通过台面底罩固定在台面下。隔板通过大圆柱与台面连接。大圆柱内设有小圆柱。发热装置上下两端的连接螺杆分别与隔板和底座连接。发热装置内设有发热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结构合理、加热均匀、造型美观、功能多样,台面、炉体以及底座均可发热,可达到暖手、暖身、暖脚的全身取暖效果,且在发热过程中不发光;而且还可以通过嵌入在台面内的电陶炉实现烹饪的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器,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取暖器,属于家用电器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取暖器一般控制盒安装在底座上,导致操作时带来不便(尤其是对于年老的人或不适宜下蹲的人),而且容易带来安全隐患。现有的取暖器均采用传统光波管加热,存在着加热不均勻、使用寿命低以及发亮、发光导致夜间不适宜使用等问题;现有取暖器发热装置集中在底座中央,人腿无法自由伸展,发热时间慢,热损耗较多,而且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取暖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取暖器,包括台面, 电陶炉,隔板,发热装置,发热体和底座。台面上设有微晶板和触摸控制板。电陶炉处于固定盘内,位于微晶板下面。电陶炉和固定盘通过台面底罩固定在台面下。隔板通过大圆柱与台面连接。大圆柱内设有小圆柱。发热装置上下两端的连接螺杆分别与隔板和底座连接。 发热装置内设有发热体。本技术使用方便、结构合理、加热均勻、造型美观、功能多样,台面、炉体以及底座均可发热,可达到暖手、暖身、暖脚的全身取暖效果,且在发热过程中不发光;而且还可以通过嵌入在台面内的电陶炉实现烹饪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取暖器,包括台面3,电陶炉6,隔板11,立柱组件12,发热装置和底座16。台面3上设有微晶板1和触摸控制板2。电陶炉6处于固定盘7内,位于微晶板1下面。电陶炉6和固定盘7通过台面底罩8固定在台面3下。隔板11为玻璃或板材制成,通过大圆柱9与台面3连接,构成了一个置物架,可以用来放置杂物。大圆柱9内设有小圆柱10。小圆柱10为电线通道。发热装置上下两端的连接螺杆13分别与隔板11 和底座16连接。发热装置内设有发热体15。发热体15可采用发热膜、发热管或其他发热材料。在台面3和底座16的四周设有边框4和塑料角码5。底座16的下端设有底角19。: 四组发热装置呈X形状分布在底座上,每组发热装置包括立柱12、发热体15和防护网14, 发热体15处于防护网14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面,电陶炉,隔板,发热装置,发热体和底座;台面上设有微晶板和触摸控制板;电陶炉处于固定盘内,位于微晶板下面;电陶炉和固定盘通过台面底罩固定在台面下;隔板通过大圆柱与台面连接;大圆柱内设有小圆柱;发热装置上下两端的连接螺杆分别与隔板和底座连接;发热装置内设有发热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发热体为发热膜或发热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台面和底座的四周设有边框和塑料角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下端设有底角。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四组发热装置呈X形状分布在底座上,每组发热装置包括立柱、发热体和防护网,发热件处于防护网内。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取暖器,包括台面,电陶炉,隔板,发热装置,发热体和底座。台面上设有微晶板和触摸控制板。电陶炉处于固定盘内,位于微晶板下面。电陶炉和固定盘通过台面底罩固定在台面下。隔板通过大圆柱与台面连接。大圆柱内设有小圆柱。发热装置上下两端的连接螺杆分别与隔板和底座连接。发热装置内设有发热体。本技术使用方便、结构合理、加热均匀、造型美观、功能多样,台面、炉体以及底座均可发热,可达到暖手、暖身、暖脚的全身取暖效果,且在发热过程中不发光;而且还可以通过嵌入在台面内的电陶炉实现烹饪的功能。文档编号F24D19/10GK202216319SQ20112028227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孙巍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汇文电器销售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汇文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