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用鞋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30112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制鞋用鞋楦,其目的在于使用与人脚形状相同形状的鞋楦来制造穿着舒适的鞋子,利用脚部生物化学数据来检测步行时脚部的压力变化和脚部的形状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与人脚形状相同形状的制鞋用鞋楦,具体特征在于具有第1凸部(11)和凹凸部(12),所述第1凸部(11)形成在鞋楦(10)的前足部(21)顶端一侧,且与人的脚拇趾形状相对应地向前方和上方弯曲凸出,所述凹凸部(12)与人脚趾中的第2脚趾至第5脚趾的各凸出形状相对应地向前方弯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鞋子和休闲运动鞋等各类鞋子制成与人脚形状相匹配形状的制鞋用鞋楦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用于制造鞋子的鞋楦呈人脚形状,其材质可列举金属、木材或合成树脂。使用鞋楦来制作鞋子时,采用以下方法由构成鞋子外形的鞋面皮覆盖鞋楦的外表面,在此状态下从外侧将鞋底粘着在鞋面皮下端,之后将鞋楦分开。由此在鞋子内部形成了与鞋楦形状相对应的空间,从而能够制造出与脚的形状相匹配的鞋子。但是,以往制造的鞋楦省略了人脚细微的弯曲部位,例如省略了脚趾部位或踝子骨部位等弯曲部位,只是大致地反映了脚的整体形状。因此,当穿着者在初次穿上购实的鞋子时,存在穿着不舒适的问题。作为以往制造的鞋楦大致地反映了脚的整体形状的原因之一,可列举一直坚持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大批量生产方式。由于不考虑穿着鞋子时的舒适感,仅仅使用制作容易且其形状与脚的形状相近似的鞋楦来制造鞋子,从而产生了上述问题。在人体工学中,人脚由23对骨头、肌肉、关节、以及韧带、神经、血管构成,分前足部、中足部和后足部三个部位。前足部由包含了脚趾的5个跖骨形成,中足部呈弓形,后足部由踵骨形成。众所周知,步行时前足部和后足部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并且,跖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晟源金庆泰
申请(专利权)人:特瑞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