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电源插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29918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电源插座装置,其包括:RFID电源插座、及触发该RFID电源插座进行供电的RFID卡。该RFID电源插座内包括有单片机、分别与该单片机电性连接的RFID读写模块、继电器、及供电与检测模块,所述RFID卡通过该RFID读写模块与RFID电源插座电性联系及通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RFID技术引入到电源插座装置中,使电源插座具有了身份识别的功能,方便了公共场所及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对授权用户用电的管理和使用,解决了在一般性负载用电器,如电动自行车、笔记本电脑、及手机充电器等在公共场所用电管理困难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功能的电源插座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源插座装置通常为一插墙式电源插座,该种电源插座固定设置于墙壁上与交流市电电性连接,负载用电器插入该电源插座内与其电性连接进行取电。现有的插墙式电源插座无法对电源插座使用做计费管理,大多数的公共场所如居民社区、车站、机场、码头、及候车室等均不提供通用的电源插座,这给需要用电的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例如,小区内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问题。由于电动自行车电瓶很重,住较高层的用户,搬运电池非常困难,集中存放的车棚有的提供一些电源插座供电动自行车充电使用,但需要物业定期催缴用户收取充电及车辆管理费,为管理带来了一些不便。再者,高层的用户,从家中拉电源线到楼下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容易造成用电的不安全。而在其他的公共场所,如火车车厢内需要对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充电时,用电也存在着管理不便的问题。综上所述,现有的电源插座装置不具有计费管理功能,因此在公共场所不便于安装使用,这样不仅为需要使用外部交流电源的人们带来使用上的不便,且存在一定的用电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电源插座装置,其通过将 RFID技术引入到电源插座装置中,使得电源插座具有了身份识别功能,方便公共场所的用电计费管理及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电源插座装置,其包括RFID电源插座、及触发该RFID电源插座进行供电的RFID卡。该RFID电源插座内包括有单片机、分别与该单片机电性连接的RFID读写模块、继电器、及供电与检测模块,所述 RFID卡通过该RFID读写模块与RFID电源插座电性联系及通信。其中,所述供电与检测模块包括直流供电模块、及一交流负载电流检测模块,该直流供电模块分别与单片机及RFID读写模块电性连接,其另一端还与一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交流负载电流检测模块分别与单片机及继电器电性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RFID电源插座包括有电源输出端,继电器通过该电源输出端与负载用电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包括两个常闭点、及两个常开点,外部电源为220V交流电源,该继电器的常闭点与该外部电源的零线端和火线端电性连接,该继电器的常开点与 RFID电源插座电源输出端的零线端和火线端电性连接,该继电器通过单片机的控制进行闭合或断开。所述RFID卡内包括有内存单元,该RFID卡采用IS014443或IS01569射频标签通信标准,其采用的频率为13. 56MHZ。所述RFID电源插座还包括一 IXD显示屏,该IXD显示屏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RFID电源插座采用平面式或嵌入式安装于一承载物上。本技术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电源插座装置,其通过将RFID技术引入到电源插座装置中,使电源插座具有了身份识别的功能,为需要应用外部交流电源供电的设备及工具提供刷卡取电的服务,方便了公共场所及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对授权用户用电的管理和使用,解决了在一般性负载用电器,如电动自行车、笔记本电脑、及手机充电器等在公共场所用电困难的问题,同时为用电管理者提供了一种便利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对用电设备的自动收费和无人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公共场所用电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一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电源插座装置,其包括 RFID电源插座10、及触发该RFID电源插座10进行供电的RFID卡20。本技术在传统电源插座装置中引入RFID技术,可用于电源插座需要授权管理的公共场所使用,能为持有 RFID卡20的用户提供刷卡取电的功能,便于公共场所内电源插座的有效管理。特别地,本技术的RFID电源插座10内包括有单片机11、分别与该单片机11 电性连接的RFID读写模块12、继电器13、及供电与检测模块,所述RFID卡20通过该RFID 读写模块12与RFID电源插座10电性联系及通信。其中,所述供电与检测模块包括直流供电模块14、及一交流负载电流检测模块15,该直流供电模块14分别与单片机11及RFID 读写模块12电性连接,其另一端还与一外部电源30电性连接;所述交流负载电流检测模块15分别与单片机11及继电器13电性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30电性连接。该 RFID电源插座10还包括有电源输出端,继电器13通过该电源输出端与负载用电器40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13包括两个常闭点、及两个常开点,外部电源30为220V交流电源,该继电器13的常闭点与该外部电源30的零线端和火线端电性连接,该继电器13的常开点与RFID电源插座10电源输出端的零线端和火线端电性连接,该继电器13通过单片机11的控制进行闭合或断开。RFID卡20内包括有内存单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RFID卡20 可以采用IS014443或IS01569射频标签通信标准。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该RFID卡20可以采用13. 56MHZ的频率,通过RFID读写模块12可向RFID卡20的内存单元写入或读出信肩、ο在本技术中,所述单片机11、及交流负载电流检测模块15为所有的模块提供适合的直流工作电压。该单片机11是RFID电源插座10的控制机构,用来控制RFID读写模块12读写RFID卡20上内存单元内的信息以及通过交流负载电流检测模块15的信号量作出控制继电器13进行闭合或断开动作的状态。RFID读写模块12可以读写RFID卡20上内存单元内的信息,以供单片机11判断后做输出控制,同时将RFID卡20的使用记录写入4到RFID卡20的内存单元中。直流供电模块14是单片机11以及单片机11所连接的各模块的能量来源。交流负载电流检测模块15用来检测RFID电源插座10上是否有负载用电器40接入,以及起到过流保护的作用。本技术的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电源插座装置,其可以采用平面式或嵌入式安装于一承载物上,例如,其可以以电源插座面板的形式安装到墙面或以模块的形式嵌入到其它电器控制箱等承载物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可以在所述RFID电源插座10上设置一液晶显示屏(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16,该LCD显示屏16与单片机 11电性连接。当RFID卡20接近其读卡区域时,通过IXD显示屏16可以显示出RFID卡20 内的相关信息和RFID电源插座10此时的供电状态。本技术通过单片机11和交流负载电流检测模块15的控制,可以实现当从该 RFID电源插座10拔出其使用的负载用电器40时,该RFID电源插座10自动断电,防止了用户使用完插座后,其他人在未刷卡的情况下继续使用该RFID电源插座10取电的情况。在使用本技术时,将本技术的RFID电源插座10接入电网的外部电源30。直流供电模块14与外部电源30电性连接并为单片机11和RFID读写模块12供电,RFID电源插座 10进入待机状态。在有人需要用电时,将负载用电器40插入RFID电源插座10,再将RFID 卡20贴近RFID电源插座10,R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红王鸿龙张培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睿雅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