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2914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包括搭载有连接器的电路基板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路基板,其具有第1面和第2面且形成有贯通第1面和第2面的贯通孔;连接器,其搭载于电路基板的第1面;以及支承零件,其具有对放置于电路基板的第1面上的连接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及绕至电路基板的第2面且形成有与上述贯通孔连通的螺纹孔的固定部,通过从第1面侧插入于上述贯通孔而螺入于上述螺纹孔中的螺钉,从而将支承零件以支承上述连接器的状态固定于电路基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搭载有连接器的电路基板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例如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以下简记为“笔记本PC”)中采用如下结构在电路基板的表面搭载连接器,将该连接器配置于在笔记本PC的侧面等设置的开口的紧内侧,收纳外部连接器而与电路基板上的连接器结合。该情况下,外部连接器由用户插拔,因此该外部连接器不一定相对于内部的连接器从其正面以必需最小限度的力进行插拔,可能会以过大的力插拔,或倾斜地掏出。为了形成耐受此种情况的结构,使用支承零件将连接器固定于电路基板上,或者在电路基板上大致用支承零件加强被固定的连接器。该情况下,支承零件自身也需要进行固定,一直以来,大多螺纹紧固于邻近配置的部件。该情况下,受到需要邻近配置适于螺纹紧固的部件等布局上的制约。或者为了螺纹紧固于稍微分离的部件而使用臂部延伸的支承零件时,需要按照该臂部的量在壳体内空出多余的空间,与小型化的要求相肖1 O虽然也提出了不在邻近的部件进行螺纹紧固而在固定有该连接器的部件(上述的例子中为电路基板)直接进行螺纹紧固的方案,但对于电路基板来说,只要不实施埋入设有螺纹孔的金属管等特殊加工,就难以在该电路基板自身上设置螺纹孔。将支承零件固定于电路基板自身时,还需要另一部件,在与其安装零件之间隔着电路基板的里侧贴着设有螺纹孔的金属板而进行螺纹紧固等。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昭59-09018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294024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实开平5-786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电子设备的课题在于,不依赖于其他部件而利用支承零件将连接器支承于电路基板。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电路基板、连接器和支承零件。此处,电路基板是具有第1面和第2面且形成有贯通所述第1面和第2面的贯通孔的电路基板。另外,连接器是搭载于电路基板的第1面的连接器。另外,支承零件具有支承部和固定部。支承部是对放置于电路基板的第1面上的连接器进行支承的部分。另外,固定部是绕至电路基板的第2面且形成有螺纹孔的部分,该螺纹孔与形成于电路基板的贯通孔连通。借助从第1面侧插入于所述贯通孔中而螺入于所述螺纹孔中的螺钉,将该支承零件以支承连接器的状态固定于电路基板。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电子设备,利用支承零件而不依赖于其他部件就能够将连接器支承于电路基板。因此元件及部件的布局的自由度得以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笔记本PC的闭合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示出闭合状态的笔记本PC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打开状态的笔记本PC的右侧面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打开状态的笔记本PC的左侧面的立体图。图5是观察打开状态的笔记本PC的底面时的立体图。图6是从另一角度观察打开状态的笔记本PC的底面时的立体图。图7是拆下电池而示出运算单元底面的、电池收纳开口的部分的图。图8是将拆下的电池翻过来示出的图。图9是示出覆盖HDD单元的盖体的延伸部的周围的放大立体图。图10是示出收纳于HDD单元收纳开口内的状态的HDD单元的图。图11是示出从HDD单元收纳开口拆下的状态的盖体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盖体的内表面的立体图。图13是拆下HDD单元后的HDD单元收纳开口的立体图。图14是从另一视点观察拆下HDD单元后的HDD单元收纳开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15是HDD单元的立体图。图16是从另一视点观察HDD单元而示出的立体图。图17是示出HDD单元的底面的图。图18是将HDD单元分为HDD主体和罩部件而示出的立体图。图19是HDD单元的罩部件的立体图。图20是从另一视点观察HDD单元的罩部件时的立体图。图21是还从又一视点观察HDD单元的罩部件时的立体图。图22是示出拆下运算单元的上表面的里侧的罩部件并且还拆下扬声器的状态的笔记本PC的图。图23是示出左侧的扬声器配置部的放大立体图。图M是示出右侧的扬声器配置部的放大立体图。图25是从背面侧观察扬声器时的立体图。图沈是示出在左侧的扬声器配置部配置有扬声器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图27是示出在右侧的扬声器配置部配置有扬声器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图观是示出将覆盖扬声器等的罩部件和键盘双方拆下的状态的运算单元上表面侧的图。图四是示出从图观所示的状态还拆下扬声器的状态的运算单元上表面侧的图。图30是示出兼用作支承扬声器的基板的上表面罩的背面侧的图。图31是示出上表面罩背面的、支承零件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32是从前面罩拆下支承零件而示出该支承零件的上表面侧的放大立体图。图33是拆下带有电路基板的支承零件而示出将指纹传感器夹在中间的2个操作按钮的内表面的立体图。图34是示出右侧的操作开关的内表面的放大立体图。图35是示出左侧的操作开关的内表面的放大立体图。图36是示出运算单元的、拆下上表面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7是示出主基板的立体图。图38是主基板的图37所示一侧的面的、电源用的连接器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39是从另一视点观察主基板的图37所示一侧的面时的、电源用的连接器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40是主基板的、与图37所示的面相对的背面的、电源用连接器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41是电源用连接器单独的立体图。图42是示出支承零件的立体图。图43是从另一视点观察支承零件而示出的立体图。图44是将支承零件与电源用的连接器组合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5是示出拆下散热模块的状态的主基板的第1面的立体图。图46是示出拆下主基板的状态的、底面罩的内侧的立体图。图47是示出散热模块的立体图。图48是示出将散热模块在从主基板拆下的状态下放置于底面罩内的规定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9是沿图48的X-X线的剖面图。图50是示出卡定解除按钮从显示单元的上表面(前端面)突出的状态的图。图51是示出卡定解除按钮被按下的状态的图。图52是钩部和卡定解除按钮的部分的剖面图。图53是示出比较例的、对应于图52的图。图M是示出显示单元的前罩的内表面的立体图。图55是由前罩内表面的钩部等构成的钩部结构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56是钩部结构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57是示出第2钩部件的钩保持器侧的面(A)和第1钩部件侧的面(B)的俯视图。图58是示出第2钩部件的钩保持器侧的面(A)和第1钩部件侧的面(B)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外观)图1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实施方式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笔记本PC)的闭合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图1中示出闭合状态的笔记本PC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另外, 图3、图4分别是示出该打开状态的笔记本PC的右侧面、左侧面的立体图。而且,图5、图6 是分别从不同角度观察打开状态的笔记本PC的底面时的立体图。此处,参照上述图1 图6,对作为一实施方式的笔记本PC的外观进行说明。该笔记本PC 10具有运算单元20和显示单元30。在运算单元20的里侧具有转动轴40,该显示单元30以该转动轴40为中心在图1所示的与运算单元重叠的闭合状态、和图 2所示的从运算单元20打开的打开状态之间转动。为使显示单元30从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转移,抬起显示单元30的闭合状态下的前端面311侧,使显示单元30绕转动轴40转动。 该闭合状态下的显示单元30的前端面是垂直地打开显示单元30的打开状态(以下有时不经特别说明而仅表述为打开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立神一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