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手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637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4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手腕带,包括防静电松紧带与弹簧软线,所述防静电松紧带上设置有下扣件,所述弹簧软线的一端设置有上扣件,所述上扣件与下扣件扣接连接,所述防静电松紧带上设置有日型环与连接件,所述防静电松紧带的一端套接在所述日型环上并形成副防静电松紧带圈,所述副防静电松紧带圈穿过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防静电松紧带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防静电松紧带在使用过程中松开而影响静电疏导,并方便不同体型人员佩戴该手腕带,且能在使用过程中方便地调节防静电松紧带松紧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静电释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静电手腕带
技术介绍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很多,如接触、磨擦、冲流等等,其产生的基本过程可归纳为接触-电荷-转移-偶电层形成-电荷分离。静电放电引起的元器件击穿损害是电子工业最普遍、最严重的静电危害,它分硬击穿和软击穿。硬击穿是一次性造成元器件介质击穿、烧毁或永久性失效;软击穿则是造成器件的性能劣化或参数指标下降。因此,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元器件、组件成品经常与设备工具等发生接触、分离、磨擦而产生静电,必须使用防静电坐垫、周转小车、维修包、 工具、工作椅(凳)等,并通过适当的接地,使静电迅速释放。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佩戴防静电手腕带是简单、有效的方式。现有技术的防静电手腕带如图1所示,其包括弹簧软线13和防静电松紧带11,且通过弹簧软线13 上的上扣件14与防静电松紧带11上的下扣件15扣接连接,防静电松紧带11包括带绳及卡挚体,卡挚体包括用于固定带绳一端的固定块16及用于活动卡设带绳另一端的卡块12, 卡块12与固定块16通过圆杆枢设在一起,卡块12与固定块16连接端设置为锯齿状,该手腕带可以通过将卡块12扣住而使锯齿卡紧调节好的带绳。该种调节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卡块12使用几次后容易松动,易导致佩戴过程中卡块突然松开而使手腕带不能紧缚在手腕上,从而起不到疏导静电的作用;另外其调节幅度较小,对于体型较胖的操作人员来说佩戴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静电手腕带,以避免防静电松紧带在使用过程中松开而影响静电疏导,并方便不同体型人员使用该手腕带且能在使用过程中方便调节松紧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防静电手腕带,包括防静电松紧带与弹簧软线,所述防静电松紧带上设置有下扣件,所述弹簧软线的一端设置有上扣件,所述上扣件与下扣件扣接连接,所述防静电松紧带上设置有日型环与连接件,所述防静电松紧带的一端套接在所述日型环上并形成副防静电松紧带圈,所述副防静电松紧带圈穿过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防静电松紧带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内连接件与外连接件,所述内连接件设置有内卡板,所述外连接件设置有与所述内卡板配套的卡槽,所述内卡板卡设在所述卡槽内。优选的,所述内卡板为按压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防静电手腕带,其设置有可以分开的连接件,可以方便通过分开及卡扣而佩戴到不同体型人员手腕上,且可以通过日型环实现防静电松紧带松紧度的调节,使用过程中不存在突然松开而导致的防静电功能失效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防静电手腕带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防静电手腕带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防静电松紧带12.卡块13.弹簧软线14.上扣件15.下扣件16.固定块21.日型环22.连接件31.内连接件32.内卡板33.卡槽34.外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根据图2及3,本技术提供的防静电手腕带,包括防静电松紧带11与弹簧软线 13,防静电松紧带11上设置有下扣件15,弹簧软线13的一端设置有上扣件14,上扣件14 与下扣件15扣接连接,防静电松紧带11上设置有日型环21与连接件22,防静电松紧带11 的一端套接在日型环21上并形成副防静电松紧带圈,副防静电松紧带圈穿过连接件22的一端,防静电松紧带11的另一端套接在连接件22的另一端。其中,连接件22包括内连接件31与外连接件34,内连接件31设置有内卡板32, 外连接件34设置有与内卡板32配套的卡槽33,内卡板32卡设在卡槽33内,且内卡板32 为按压式。佩戴该技术公开的防静电手腕带时,首先按下内卡板32以分开内连接件31 与外连接件34,然后可以方便的将该手腕带套在手腕上再将内卡板32卡扣进卡槽33中; 手腕带套在手腕上之后,通过日型环21调节副防静电松紧带圈的松紧度而实现整个手腕带的松紧度调节,以确保手腕带紧缚在手腕上;最后通过上扣件14与下扣件15的卡扣将弹簧软线13连接到防静电松紧带11上,连接件22的另一端接地以实现静电的疏导。其中, 连接件22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内连接件31与外连接件34形式,可以采用同弹簧软线13 与防静电松紧带11相互扣接相同的连接方式,即采用上扣件14与下扣件15扣接的方式, 其目的均是为了方便的将手腕带套在手腕上,对连接件22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本技术提供的防静电手腕带,其设置有可以分开的连接件22,可以方便的通过分开及卡扣而佩戴到不同体型人员手腕上,且可以通过日型环21实现防静电松紧带11 松紧度的调节,使用过程中不存在突然松开而导致的防静电功能失效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防静电手腕带,包括防静电松紧带与弹簧软线,所述防静电松紧带上设置有下扣件,所述弹簧软线的一端设置有上扣件,所述上扣件与下扣件扣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松紧带上设置有日型环与连接件,所述防静电松紧带的一端套接在所述日型环上并形成副防静电松紧带圈,所述副防静电松紧带圈穿过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防静电松紧带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内连接件与外连接件,所述内连接件设置有内卡板,所述外连接件设置有与所述内卡板配套的卡槽, 所述内卡板卡设在所述卡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板为按压式。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手腕带,包括防静电松紧带与弹簧软线,所述防静电松紧带上设置有下扣件,所述弹簧软线的一端设置有上扣件,所述上扣件与下扣件扣接连接,所述防静电松紧带上设置有日型环与连接件,所述防静电松紧带的一端套接在所述日型环上并形成副防静电松紧带圈,所述副防静电松紧带圈穿过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防静电松紧带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该技术可以避免防静电松紧带在使用过程中松开而影响静电疏导,并方便不同体型人员佩戴该手腕带,且能在使用过程中方便地调节防静电松紧带松紧度。文档编号A61N1/14GK202207396SQ201120298908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叶建平 申请人:苏州诚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诚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