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艳杰专利>正文

一种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434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20:13
一种听诊器,属于医疗器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便于医生计数的听诊器,它是由拾音器、导音管、听音管及耳塞构成,听音管呈U形,处于其上方的两端均安有耳塞,底端的中心处通过导音管与拾音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拾音器的前端设有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的后方通过导线连接电子数字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振动传感器可把听诊部位的跳动通过导线传递到其后方的电子数字显示器,电子数字显示器就会自动记录听诊部位跳动的次数,取代传统的靠医务人员心算计数的方式,方便医生的工作,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听诊器
技术介绍
听诊器是医生常用的诊断器具,医务人员在听诊时常常需要对听诊部位的跳动进行计数,目前这一操作完全靠医生的心算来计数,其操作不便,易受环境的影响,计数不准确,容易造成误诊,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够一种听诊器,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便于医生计数。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该听诊器,由拾音器、导音管、听音管及耳塞构成,听音管呈U形,处于其上方的两端均安有耳塞,底端的中心处通过导音管与拾音器相连通,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拾音器的前端设有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的后方通过导线连接电子数字显示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听诊器的拾音器内设有的振动传感器,可把听诊部位的跳动通过导线传递到其后方的电子数字显示器,电子数字显示器就会自动记录听诊部位跳动的次数,取代传统的靠医务人员心算计数的方式,方便医生的工作,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大大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附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该听诊器,由拾音器1、导音管2、听音管3及耳塞4构成,听音管3呈U 形,处于其上方的两端均安有耳塞4,底端的中心处通过导音管2与拾音器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拾音器1的前端设有振动传感器5,振动传感器5的后方通过导线连接电子数字显示器 6。使用时,让拾音器1前端的振动传感器接触听诊部位,振动传感器会把听诊部位的跳动次数通过导线传递到其后方的电子数字显示器上,电子数字显示器会自动记录听诊部位的跳动次数,方便医生的工作,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权利要求1. 一种听诊器,由拾音器(1)、导音管(2)、听音管(3)及耳塞(4)构成,听音管(3)呈U 形,处于其上方的两端均安有耳塞(4),底端的中心处通过导音管(2)与拾音器(1)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拾音器(1)的前端设有振动传感器(5),振动传感器(5)的后方通过导线连接电子数字显示器(6)。专利摘要一种听诊器,属于医疗器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便于医生计数的听诊器,它是由拾音器、导音管、听音管及耳塞构成,听音管呈U形,处于其上方的两端均安有耳塞,底端的中心处通过导音管与拾音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拾音器的前端设有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的后方通过导线连接电子数字显示器。本技术的振动传感器可把听诊部位的跳动通过导线传递到其后方的电子数字显示器,电子数字显示器就会自动记录听诊部位跳动的次数,取代传统的靠医务人员心算计数的方式,方便医生的工作,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文档编号A61B7/02GK202207158SQ20112032492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专利技术者李艳杰 申请人:李艳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艳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