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相英专利>正文

一种持针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966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持针钳,涉及医疗器材,钳子分为钳嘴,钳身,手柄,钳身与钳身中部通过轴活动固定,在钳身的中后部设有咬合齿,在钳身的尾部设有手柄,至少在其中一个钳嘴内侧设置有横向凹槽。进一步:所述的横向凹槽为半圆形,其半径与缝针半径相同。所述的横向凹槽为弧形,凹槽的深度为缝针半径的50-120%。所述的横向凹槽设置于钳嘴中距前端1∕2-1∕3位置处。所述的横向凹槽在两个钳嘴上各设置一个,凹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缝针半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缝针被钳持后,针体被牢固嵌入钳嘴处凹槽内,因此缝针稳固牢靠,杜绝翻转打滑不良现象发生,使手术中的缝合操作变得更加准确无误,轻松便捷,大大提高手术操作进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进一步是一种持针钳,特别是具有固定针作用的持针钳。
技术介绍
在实施各种外科手术操作时,持针钳是必不可缺少之器械类之一,它的质量优劣, 制作工艺,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手术操作的快捷程度,甚至损伤邻近组织。持针钳用于手术持针时,夹持缝针的合理位置应在持针钳的钳嘴中距前端的1 / 2 — 1 / 3处,此处由于持针钳钳嘴宽度有限,加之缝针圆滑性,细硬性特点,常常会其缝合一些韧度较大组织时,如韧带、角质层、脱水性皮肤,子宫颈部等组织时,因穿透阻力过大,而出现缝针翻转打滑导致缝合失败,甚至伤其重要脏器及组织,以致影响手术进度,给术者造成一定麻烦,为此,为了改进工作,提高手术中持针缝合的可靠程度,对常规持针钳进行创新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持针钳,它具有可固定缝针的作用,便于手术缝合操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持针钳,钳子分为钳嘴,钳身,手柄,钳身与钳身中部通过轴活动固定,在钳身的中后部设有咬合齿,当钳夹紧时,两咬合齿可相互啮合,在钳身的尾部设有手柄,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其中一个钳嘴内侧设置有横向凹槽。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进一步实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相英李晓珍李界敏谭菊燕常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刘相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