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0947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若干根集热管、若干个隔热套和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呈V形排列的用来固定隔热套的圆形固定孔,隔热套为套壁是夹层结构的透明管状结构,隔热套的横截面为圆形,隔热套的套壁具有内腔,隔热套的两端均为密封结构,一根集热管装在一个隔热套的套孔内,一个装有集热管的隔热套固定在固定支架的一个圆形固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小了来自菲涅尔线形聚光反射光带到集热管组构成的受光集热面的入射角,使反射光带在受光集热面上的投影光带的宽度大幅减小,从而增加了单位受光集热面积上的受光强度和光热转换效率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 属于太阳能利用的
,特别是一种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菲涅尔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反射器和集热管组,其中,集热管组由若干根集热管组成,反射器包括一条状的反射镜,集热管组与反射器的反射镜之间为平行设置,反射镜将照射于其上的太阳光再反射至集热管上,如此以实现光热的转转。此种结构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当随着反射镜与集热器距离的增大,反射光带到受光集热面的入射角非线性增大,使得所需受光集热面过宽,进而导致金属集热管数偏多和单位受光集热面上的光热转换效率降低,并且需设置额外的反射镜,如此必然导致集热器设计结构复杂化,不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针对现有的菲涅尔太阳能集热装置所存在的上述光热转换效率低,集热器结构复杂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光热转换效率高,集热器结构简单的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本技术一种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该光热转换装置包括若干根集热管、若干个隔热套和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呈V形排列的用来固定隔热套的圆形固定孔,隔热套为套壁是夹层结构的透明管状结构,隔热套的横截面为圆形,隔热套的套壁具有内腔,隔热套的两端均为密封结构,一根集热管装在一个隔热套的套孔内,一个装有集热管的隔热套固定在固定支架的一个圆形固定孔内。在所述的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中,集热管的横截面为圆形,集热管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在所述的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中,隔热套采用耐高温玻璃材料制成。在所述的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中,隔热套套壁上的内腔被抽成真空或填充惰性气体。在所述的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中,集热管与隔热套之间设有耐高温隔热垫,隔热套与固定支架之间设有耐高温隔热垫。在所述的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中,在固定支架上的圆形固定孔的外缘设有与隔热套相配合的凸缘,隔热套与凸缘内侧之间设有耐高温隔热垫。本技术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采用集热管组呈V形排列结构,与现有的菲涅尔太阳能集热装置中所采用集热管组水平布局的受光集热面结构相比,本技术减小了来自菲涅尔线形聚光反射光带到集热管组构成的受光集热面的入射角,使反射光带在受光集热面上的投影光带的宽度大幅减小,从而增加 了单位受光集热面积上的受光强度和光热转换效率。另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中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附图2,一种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包括若干根集热管1、若干个隔热套2和固定支架3 ;在固定支架3上设有若干个呈V形排列的用来固定隔热套2的圆形固定孔301,其中,集热管1的横截面为圆形,集热管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隔热套2为套壁是夹层结构的透明管状结构,隔热套2的横截面为圆形,隔热套2的套壁具有内腔202,隔热套2的两端均为密封结构,隔热套2采用耐高温玻璃材料制成;一根集热管1装在一个隔热套2的圆形套孔201内,一个装有有集热管1的隔热套2 固定在固定支架3的一个圆形固定孔301内;集热管1与隔热套2之间设有耐高温隔热垫, 隔热套2与固定支架3之间设有耐高温隔热垫。实施例2参照附图1和附图2,一种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包括若干根集热管1、若干个隔热套2和固定支架3 ;在固定支架3上设有若干个呈V形排列的用来固定隔热套2的圆形固定孔301,在圆形固定孔301的外缘设有凸缘302,集热管1的横截面为圆形,集热管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隔热套2为套壁是夹层结构的透明管状结构,隔热套2的横截面为圆形,隔热套2的套壁具有内腔202,隔热套2的两端均为密封结构,隔热套2套壁上的内腔202被抽成真空,隔热套2采用耐高温玻璃材料制成;一根集热管1装在一个隔热套2的圆形套孔201内,一个装有有集热管1的隔热套2固定在固定支架3的一个圆形固定孔301内;集热管1与隔热套2之间设有耐高温隔热垫,隔热套2与凸缘302内侧之间设有耐高温隔热垫。实施例3参照附图1和附图2,一种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包括若干根集热管1、若干个隔热套2和固定支架3 ;在固定支架3上设有若干个呈V形排列的用来固定隔热套2的圆形固定孔301,在圆形固定孔301的外缘设有凸缘302,集热管1的横截面为圆形,集热管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隔热套2为套壁是夹层结构的透明管状结构,隔热套2的横截面为圆形,隔热套2的套壁具有内腔202,隔热套2的两端均为密封结构,隔热套2套壁上的内腔202填充隔热效果好的惰性气体(如氩气),隔热套2采用耐高温玻璃材料制成,其余结构 与实施例2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热转换装置包括若干根集热管、若干个隔热套和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呈V形排列的用来固定隔热套的圆形固定孔,隔热套为套壁是夹层结构的透明管状结构,隔热套的横截面为圆形,隔热套的套壁具有内腔,隔热套的两端均为密封结构,一根集热管装在一个隔热套的套孔内,一个装有集热管的隔热套固定在固定支架的一个圆形固定孔内。2.根据权利1所述的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管的横截面为圆形。3.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套套壁上的内腔被抽成真空。4.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套套壁上的内腔被填充惰性气体。5.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集热管与隔热套之间设有耐高温隔热垫,隔热套与固定支架之间设有耐高温隔热垫。6.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支架上的圆形固定孔的外缘设有与隔热套相配合的凸缘,隔热套与凸缘内侧之间设有耐高温隔热垫,集热管与隔热套之间设有耐高温隔热垫。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集热管组合式夹层隔热套型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本技术包括若干根集热管、若干个隔热套和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呈V形排列的用来固定隔热套的圆形固定孔,隔热套为套壁是夹层结构的透明管状结构,隔热套的横截面为圆形,隔热套的套壁具有内腔,隔热套的两端均为密封结构,一根集热管装在一个隔热套的套孔内,一个装有集热管的隔热套固定在固定支架的一个圆形固定孔内。本技术具有减小了来自菲涅尔线形聚光反射光带到集热管组构成的受光集热面的入射角,使反射光带在受光集热面上的投影光带的宽度大幅减小,从而增加了单位受光集热面积上的受光强度和光热转换效率的特点。文档编号F24J2/51GK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兴张美钦毛方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金大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