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空膜制备技术,具体为一种利用界面致孔原理和熔融纺丝成形方法制备中空纤维多孔膜的方法,国际专利分类号拟为Int. CL D01F 6/00 (2006. 01) I 。
技术介绍
目前,中空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溶液纺丝法和熔融纺丝法。 熔融纺丝法主要包括熔融纺丝-拉伸法和热致相分离法,其中熔融纺丝-拉伸 法是指将聚合物材料熔融挤出成膜后,对其进行拉伸,从而使聚合物的晶相 与非晶相之间沿纤维径向发生分离,形成微孔结构,这种方法对原料聚合物 的聚集态结构要求较高,主要适用于聚集态结构较易控制的硬弹性材料,如 聚丙烯等,但通常形成的膜孔通透性较差,宏观表现为中空纤维多孔膜的水 通量不高,如ZL901003174号专利所述。热致相分离法则是将聚合物与高沸 点的非溶剂(或称稀释剂)在高温(高于聚合物熔融温度)下共混形成均相体 系,然后在挤出成形的降温过程中,使聚合物和稀释剂发生因温度下降而产 生的相分离(即所谓热致相分离),形成中空纤维膜后,用乙醇等有机溶剂对 纤维膜中残留的稀释剂组分进行萃洗,赋予中空纤维膜通透性的多孔结构, 如ZL988074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纤维多孔膜的熔融纺丝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 (1).制备成膜体系:一是选择热力学不相容或部分相容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混合物作为成膜体系,成膜体系中分散相聚合物的质量含量为基质相聚合物质量的10-50%,所述热力学不相容或部分相容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是指下列各组聚合物:聚氨酯与聚乙烯,聚氨酯与聚偏氟乙烯、或者聚氨酯/聚乙烯/聚偏氟乙烯;二是选择适当的聚合物及其良溶剂与无机物微粒组成的多相共混体系作为成膜体系,成膜体系中分散相无机物微粒的质量含量为基质相聚合物质量的10-50%,所述适当的聚合物是指聚偏氟乙烯或聚氯乙烯,所述的聚合物良溶剂为二甲基乙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长发,胡晓宇,梁海先,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