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07784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2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导管输送装置无法进行有序输送等问题。本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包括一个机架,机架下部设有用于储存导管的料槽,料槽上方设有通过吸取方式能吸附导管的吸料机构,吸附件和料槽或吸附件或料槽处设有驱动件,驱动件能驱动料槽和吸附件同时相向移动或驱动料槽相对于吸附件移动或驱动吸附件相对于料槽移动。本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导管输送效率高、工作稳定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组装机,特别是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输液作为一种重要治疗方式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病例中。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IOOml以上)注射液,输液过程中通过输液器调整注射液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显然,输液器在整个输液过程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洁的输液器不仅会使药物的药效减弱,更可能导致交叉感染,极大的损害了病人的健康。可以看出,保证输液器的洁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医疗输液行业中,一次性输液器由于使用方便和安全卫生的优点,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输液时不需要进行消毒,使用者只需要拆开包装将输液器和静脉针连接在一起即可。其中导管是输液器中重要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导管为柔性的。在组装过程中显得不甚方便。现有的输液器组装通常是操作者手工进行组装的,特别是导管。由于其具有柔性,普通的输送装置无法对其进行有序输送。可以看出,导管只能依靠人工进行取拿,使得输液器的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导管输送效率高、输送顺畅的且能保证导管有序输送的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 该装置包括一个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下部设有用于储存导管的料槽,所述料槽上方设有通过吸取方式能吸附导管的吸料机构,所述的吸附件和料槽或吸附件或料槽处设有驱动件,上述的驱动件能驱动料槽和吸附件同时相向移动或驱动料槽相对于吸附件移动或驱动吸附件相对于料槽移动。吸料机构与一驱动件相连且驱动件能驱动吸料机构相对于料槽上下移动。本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用于有序的输送导管,也就是说,将导管有序排列的输送至特定区域。具体而言,本输送装置通过驱动件驱动吸料机构下移至料槽处,吸料机构将位于料槽中的导管吸附。然后驱动件再将吸料机构提升,将导管输送至组装机的下道工序处。驱动件驱动吸料机构上下移动一次后完成一次输送导管。驱动件往复的驱动吸料机构动作就能实现有序的对导管进行输送。当然,根据驱动件设置的情况,也可以是驱动件驱动料槽和吸附件同时移动。或者驱动料槽相对于吸附件移动。在上述的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的吸料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架一和支架二,所述的驱动件包括固连在机架上的驱动气缸一和固连在支架一上的驱动气缸二,驱动气缸一的活塞杆呈水平设置且与支架一相连,驱动气缸二的活塞杆呈竖直设置且与支架二相连。显然,驱动气缸一驱动支架二和支架一同时前后移动,驱动气缸二驱动支架二相对于支架一上下移动。在上述的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的支架一上具有能使支架二相对于支架一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竖向导向结构。通过竖向导向结构使得支架二能相对于支架一顺畅的上下移动。在上述的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的竖向导向结构为固连接支架二上的导向杆一和固连在支架一上的导向筒一,导向筒一套在导向杆一上。在导向筒一内设有直线轴承,通过直线轴承使导向杆一顺畅的移动。在上述的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的机架上具有能使支架一相对于机架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横向导向结构。通过横向导向结构使得支架一能顺畅的前后移动。在上述的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的横向导向结构为固连接支架一上的导向杆二和固连在机架上的导向筒二,导向筒二套在导向杆二上。在导向筒二内设有直线轴承,通过直线轴承使导向杆二顺畅的移动。在上述的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的吸料机构为若干横向均勻排列在支架二上的吸附杆,吸附杆的内端与气泵连通,吸附杆外端具有与导管侧部相匹配的弧形槽,且在弧形槽处具有吸孔。由于弧形槽与导管侧部相匹配,当气泵动作时能稳定的吸附导管。在上述的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的吸附杆包括座体和杆体,座体与连板固连,杆体与上述的气泵相连接且弧形槽位于杆体外端,所述的杆体上端部分穿过座体且在杆体上套有弹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杆体具有下移趋势。杆体下移至接触导管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具有缓冲。避免将导管过渡挤压。在上述的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的支架一上还设有用于梳理导管的分离机构。通过该分离机构使得导管在输送过程中不会纠结在一起。在上述的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的分离机构为固连在支架一上的梳理气缸和固连在梳理气缸活塞杆上的梳架,梳架位于料槽上部且梳架由于梳理气缸活塞杆固连的连杆和沿连杆轴向均勻分布的若干梳齿组成。在梳理气缸的驱动下若干梳齿对导管进行梳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通过驱动气缸一和驱动气缸二能有序的对导管进行输送,因此,它的工作稳定性高、导管输送效率高。同时,本装置上的梳理机构还能有效的避免导管相互纠结在一起,使得导管输送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另外,每次吸附导管时每跟吸附杆均会相对于上次吸附的位置微量左右移动,这样使得处于每根吸附杆每次都能吸附一根导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中支架一与支架二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中支架一与支架二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料槽;3、支架一 ;4、支架二 ;5、驱动气缸一 ;6、驱动气缸二 ;7、导向杆一 ;8、导向筒一 ;9、导向杆二 ;10、导向筒二 ;11、座体;12、杆体;13、梳理气缸;14、梳架;15、弧形槽;16、弹簧。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组装机中医用导管的输送装置用于有序输送导管。也就是说,将导管有序排列的输送至组装机上。如图1和图2所示,本装置包括一个机架1,机架1下部设有用于储存导管的料槽 2,料槽2上方设有通过吸取方式能吸附导管的吸料机构和与吸料机构相连的驱动件。如图3和图4所示,吸料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架一 3和支架二 4,驱动件包括固连在机架1上的驱动气缸一 5和固连在支架一上的驱动气缸二 6,驱动气缸一 5的活塞杆呈水平设置且与支架一 3相连,驱动气缸二 6的活塞杆呈竖直设置且与支架二 4相连。支架一 3上具有能使支架二 4相对于支架一 3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竖向导向结构。 本实施例中,竖向导向结构为固连接支架二 4上的导向杆一 7和固连在支架一上的导向筒一 10,导向筒一 10套在导向杆一 7上,且在导向筒一 10内设有直线轴承。机架1上具有能使支架一 3相对于机架1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横向导向结构。本实施例中,横向导向结构为固连接支架一 3上的导向杆二 9和固连在机架1上的导向筒二 10, 导向筒二 10套在导向杆二 9上,且在导向筒二 10内设有直线轴承。吸料机构为若干横向均勻排列在支架二 4上的吸附杆,吸附杆的内端与气泵连通,吸附杆外端具有与导管侧部相匹配的弧形槽15,且在弧形槽处具有吸孔。本实施例中, 吸附杆均连接于一连板上,连板与步进电机相连且当支架二往复上下移动一次步进电机能控制连板相对于支架二沿其左右方向微量移动一次。吸附杆包括座体11和杆体12,座体11与连板固连,杆体12与上述的气泵相连接且弧形槽15位于杆体12外端,所述的杆体12上端部分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迈得科技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