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聚乙烯基功能性纳米材料的挤出机组合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228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7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聚乙烯基功能性纳米材料的挤出机组合螺杆,从其上游侧按顺序包括输送部、混炼压缩部和挤出部,输送部上设置有与外部挤出机加料口相对应的加料位,挤出部上设置有与外部挤出机排气口相对应的排气位,加料位至排气位之间的一段距离上,依次设置有多个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螺纹元件和捏合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挤出机进料区增加部分大螺距螺纹,明显增大了物料的输送能力,从而提高了挤出效率;该种螺杆组合应用到以聚乙烯为载体树脂,以纳米碳酸钙为主要的无机填料的配方体系下,能够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泽度,强度、韧性等方面的性能,同时可以增大无机物的填充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以聚乙烯为载体树脂的功能性纳米材料的挤出机组合螺杆。
技术介绍
挤出机的螺杆是整个挤出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挤出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螺杆组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加工物料的性能及产量,尤其在生产高填充功能性纳米材料的时候,表现则更加明显。在现有的技术中,常见的螺杆组合只能满足于加工一般通用产品的要求,而对于那些表面能非常高,堆积密度非常小的纳米材料,无法满足加工要求, 存在剪切力不够,混炼效果差,加工产量低,产品性能不稳定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以聚乙烯为载体树脂的功能性纳米材料挤出机的组合螺杆,通过对各螺纹元件及捏合元件的反复的排列组合,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并且得到了性能优异和稳定的产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聚乙烯基功能性纳米材料的挤出机组合螺杆,从其上游侧按顺序包括输送部、混炼压缩部和挤出部,所述输送部上设置有与外部挤出机加料口相对应的加料位,所述挤出部上设置有与外部挤出机排气口相对应的排气位, 所述加料位上游侧沿加料方向至排气位依次设有第一螺纹元件101、第二螺纹元件10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生产聚乙烯基功能性纳米材料的挤出机组合螺杆,从其上游侧按顺序包括输送部、混炼压缩部和挤出部,所述输送部上设置有与外部挤出机加料口相对应的加料位, 所述挤出部上设置有与外部挤出机排气口相对应的排气位,其特征在于该螺杆包括螺纹元件(1)和捏合元件O),所述加料位上游侧沿加料方向至排气位依次设有第一螺纹元件(101)、第二螺纹元件(102)、第三螺纹元件(103)、第四螺纹元件(104)、第五螺纹元件(105)、第六螺纹元件(106)、第七螺纹元件(107)、第八螺纹元件(108)、第九螺纹元件 (109)、第十螺纹元件(110)、第十一螺纹元件(111)、第一捏合元件001)、第十二螺纹元件 (112)、第十三螺纹元件(113)、第十四螺纹元件(114)、第十五螺纹元件(115)、第十六螺纹元件(116)、第十七螺纹元件(117)、第二捏合元件002)、第十八螺纹元件(118)、第十九螺纹元件(119)、第三捏合元件003)、第二十螺纹元件(120)、第二十一螺纹元件(121)、 第二十二螺纹元件(122)、第二十三螺纹元件(123)、第二十四螺纹元件(IM)、第四捏合元件004)、第二十五螺纹元件(125)、第二十六螺纹元件(1 )、第二十七螺纹元件(127)、 第二十八螺纹元件(1 )、第二十九螺纹元件(1 )、第三十螺纹元件(130)、第五捏合元件 005)、第三十一螺纹元件(131)、第三十二螺纹元件(13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聚乙烯基功能性纳米材料的挤出机组合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螺纹元件的参数是第一螺纹元件(101)的长度是80mm,第二螺纹元件(10 的长度是80mm, 第三螺纹元件(103)的长度是44mm,第四螺纹元件(104)的长度是44mm, 第五螺纹元件(10 的长度是72mm,第六螺纹元件(106)的长度是72mm, 第七螺纹元件(107)的长度是36mm,第八螺纹元件(108)的长度是72mm, 第九螺纹元件(109)的长度是44mm,第十螺纹元件(110)的长度是36mm, 第十一螺纹元件(111)的长度是36mm ;第十二螺纹元件(11 的长度是22mm, 第十三螺纹元件(11 的长度是56mm,第十四螺纹元件(114)的长度是56mm, 第十五螺纹元件(11 的长度是64mm,第十六螺纹元件(116)的长度是64mm, 第十七螺纹元件(117)的长度是44mm,第十八螺纹元件(118)的长度是44mm, 第十九螺纹元件(119)的长度是36mm,第二十螺纹元件(120)的长度是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群邦张楠奇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大力纳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