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套管双向拉拔力自动检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934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精密零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精密套管双向拉拔力自动检测机,包括上料机构、移载机构、检测机构、分选机构和数控装置,所述移载机构具有垂直取料装置、横移装置和主体,垂直取料装置可控制主体垂直运动,横移装置可控制主体沿检测机构的检测台横向运动,主体的两端各设置一工件卡位;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电机、检测台,以及一对检测头和线性导向模组,线性导向模组安装于检测机构中部的齿轮两侧,线性导向模组一侧突伸出一齿条,并且与齿轮啮合,一电机安装在任一线性导向模组的端部,并可驱动一对线性导向模组相向前进及后退;检测头固定在线性导向模组之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以机器检测替代了人工检测,提高了检测稳定性和精确度,提高了生产检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零件检测
,具体是指一种精密套管双向拉拔力自动检测机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精密套管属于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的作用是把若干段光线的两个端面精密地对接起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目前光纤连接器的种类很多,按连接方式可分为FC,SC, ST, MU, LC等;按套管材料可分为氧化锆陶瓷材料,SUS材料,玻璃材料,塑料材料,金属材料等。随着国内纳米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制备、烧结成型、超硬材料精密加工、材料性能测试等最前沿技术和工艺的突破和成熟,依托中国优良的机械零件加工工业基础,氧化锆陶瓷套筒生产基地逐渐转移到中国,中国将生产全世界所需70%以上的光纤连接器及其部件。然而,在陶瓷套筒精密加工技术趋于成熟的当前,氧化锆陶瓷套筒在批量化生产过程中的几何尺寸、表面缺陷、力学性能等质量参数检测仍完全依靠于人工,因此极大地影响产品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稳定性,严重影响光纤连接器产品的销售。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习知精密套管检测之缺失与不便之处,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替代人工检测,并且提高检测稳定性和精确度的精密套管双向拉拔力自动检测机,提高了生产检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精密套管双向拉拔力自动检测机。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上料机构、移载机构、检测机构、分选机构和数控装置;所述移载机构具有垂直取料装置、横移装置和主体,垂直取料装置可控制主体垂直运动,横移装置可控制主体沿检测机构的检测台横向运动,主体的两端各设置一工件卡位;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电机、检测台、齿轮、基座,以及一对检测头和线性导向模组,线性导向模组安装于检测机构中部的齿轮两侧,线性导向模组一侧突伸出一齿条,并且与齿轮啮合,一电机安装在任一线性导向模组的端部,可驱动线性导向模组相向前进及后退;检测头固定在线性导向模组之上,检测头由插芯和力传感器构成,力传感器可感测插芯的受力, 两检测头的插芯相对设置。所述上料机构为一圆筒形的振动盘,顶部突伸出一料道,料道口与检测台接驳,一上料气缸可将料道口的工件推至检测台上。所述横移装置及垂直取料装置由气缸驱动。所述工件卡位为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分选机构包括四个垂直于检测台设置的收集盒,两分选气缸分设在收集盒两侧。所述线性导向模组通过丝杆螺母副活动安装在基座上,并由齿轮齿条机构驱动相向前进及后退。所述数控装置的可编程控制器与触控屏通过人机交互接口连接,各机构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内部的预设数值程序控制,并在触控屏上同步显示检测数值。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以机器检测替代了人工检测,提高了检测稳定性和精确度,提高了生产检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 图2为检测机构示意图3为移载机构示意图; 图4为工作原理图; 图5为检测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密套管双向拉拔力自动检测机,下面结合附图1至5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上料机构1、移载机构2、检测机构3、分选机构4 和数控装置5 ;所述移载机构2具有垂直取料装置21、横移装置22和主体23,垂直取料装置21可控制主体23垂直运动,横移装置22可控制主体23沿检测机构3的检测台34横向运动,主体23的两端各设置一工件卡位231 ;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电机35、检测台34、齿轮 33、基座36,以及一对检测头31和线性导向模组32,线性导向模组32安装于检测机构3中部的齿轮33两侧,线性导向模组32 —侧突伸出一齿条321,并且与齿轮33啮合,一电机35 安装在任一线性导向模组32的端部,可驱动线性导向模组32沿基座36相向前进及后退; 检测头31固定在线性导向模组32之上,检测头31由插芯311和力传感器312构成,力传感器312可感测插芯311的受力,两检测头31的插芯311相对设置。所述上料机构1为一圆筒形的振动盘11,顶部突伸出一料道12,料道口与检测台 34接驳,一上料气缸13可将料道口的工件6推至检测台34上。所述横移装置22及垂直取料装置21由气缸驱动。所述工件卡位231为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分选机构4包括四个垂直于检测台34设置的收集盒41,两分选气缸42分设在收集盒41两侧。所述线性导向模组32通过丝杆螺母副活动安装在基座36上,并由齿轮齿条机构驱动相向前进及后退。所述数控装置5的可编程控制器53与触控屏51通过人机交互接口 52连接,各机构通过可编程控制器53内部的预设数值程序控制,并在触控屏51上同步显示检测数值。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先将杂乱无章的待检测工件6倒入振动盘11中,通过振动盘11内部的螺旋形上升通道可将工件6输送至料道12,并有序地排列在料道口(即上料工位),同时也能将待检测工件6中所含的杂质及加工碎料留在振动盘11底部;工件6 在上料气缸13的推杆作用下进入主体23右端的工件卡位231之后,主体23通过横移装置22左移,将工件6送至检测机构3之两插芯111的轴心线处(即检测工位),电机35通过丝杆螺母副驱动与其连接的线性导向模组32滑动,齿条321作用于齿轮33上,带动另一线性导向模组32及其上的检测头31在基座36上同步前进,插芯311自两端同时插入待检测工件6套管的两端,之后电机35反转,通过丝杆螺母副,线性导向模组32在齿条321、齿轮33 作用下同步后退,工件6两端受到插芯311的拉力,力传感器312则同步检测该拉力,并将最终结果显示在触控屏51上;在检测机构3对工件6检测的同时,移载机构2的主体23通过垂直取料装置21的作用上移,再通过横移装置22作用右移至初始位置上方(即上料工位上方)。当工件6的拉拔力检测完毕后,主体23通过垂直取料装置21的作用下移,右端的工件卡位231再次上料,而左端的工件卡位231则卡住检测完毕的工件6 ;横移装置22驱动主体23左移,将检测完毕的工件6送至分选机构4之两分选气缸42的轴心线处(即下料工位),在两分选气缸42推杆的共同作用下,将工件6接收至按分类标准对应的收集盒41中, 同时右端的工件卡位231将工件6送至检测工位,之后移载机构2上行,重复前述操作,如此循环往复则可不间断地对工件6进行拉拔力检测。本专利技术通过力传感器312自动检测光纤连接器用精密套管两端(0-10) N拉拔力, 并能根据拉拔力的自动检测值,依靠分选机构4,自动分选出2N以下报废品,(2-4) N优良品,(4-6)N合格品,以及6N以上可修复品,自动检测速度可达到1.7秒/件,即每分钟检测 30件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数控装置5的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包括检测各机构的位置信号,并控制各机构的协调运动,对各种故障的判断与处理,对检测产品的分选等。具体工作如下(1)与触控屏51交互数据操作员在触控屏51上完成的设备初始化设置传输到可编程控制器53,可编程控制器53根据相关参数协调各机构运动,同时,可编程控制器53将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实时数据上传到触控屏51显示。(2)对各机构的位置检测和控制对所有机构的端部位置进行检测,以判断各机构是否超限或未到位,并及时报警;根据整个检测工艺过程,协调控制各机构有序动作,包括控制电机35的运转和各气动元件的动作,以及手动操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精密套管双向拉拔力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1)、移载机构(2)、检测机构(3)、分选机构(4)和数控装置(5),所述移载机构(2)具有垂直取料装置(21)、横移装置(22)和主体(23),垂直取料装置(21)可控制主体(23)垂直运动,横移装置(22)可控制移载机构(2)沿检测机构(3)的检测台(34)横向运动,主体(23)的两端各设置一工件卡位(231);所述检测机构(3 )包括电机(35 )、检测台(34)、齿轮(33 )、基座(36 ),以及一对检测头(31)和线性导向模组(32),线性导向模组(32)安装于检测机构(3)中部的齿轮(33) 两侧,线性导向模组(32) —侧突伸出一齿条(321),并且与齿轮(33)啮合,一电机(35)安装在任一线性导向模组(32)的端部,并可驱动两组线性导向模组(32)沿基座(36)相向前进及后退;检测头(31)固定在线性导向模组(32)之上,检测头(31)由插芯(311)和力传感器(312)构成,力传感器(312)可感测插芯(311)的受力,两检测头(31)的插芯(311)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套管双向拉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爱尔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