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温复位型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8783 阅读:5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温复位型温控器,这种温控器由主体(1)和开关组件(2)、推杆(9)组成,主体(1)由外壳(3)及内部组件构成,内部组件主要包括L型的主动臂(4)、波纹管(5)、活动板(7)、拉簧(81、82)及与外壳(3)连接的销轴(6)。主动臂(4)一侧与波纹管(5)接触,另一侧被拉簧(82)固定,推杆(9)一端与开关结构(2)内部的开关系统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主动臂(4)碰触,拉簧(81)一端与活动板(7)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6)与主动臂(4)连接。相对传统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减少了零部件,节约了成本,安装更加便捷,减小了零部件之间的传导尺寸,零部件之间的动作更加稳定,产品性能更加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式温控器
,特别涉及一种定温复位型温控器。二
技术介绍
温控器广泛应用于冰箱、冷柜、饮水机等家电领域,是制冷功能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传统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结构如图1所示,由主体1和开关结构2构成,主体1由外壳 3及内部组件构成,内部组件主要包括L型主动臂4、波纹管5、定位板6、活动板7、拉簧(81、 82),推杆9与开关结构2连接在一起,定位板6 —端被销轴10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中间有一开口 61,开口 61的边框处有一调节螺钉62。L型主动臂4的一侧设有凸点并在波纹管5上部,且穿过定位板6自由端的开口 61,另一侧被拉簧82固定,且与推杆9 连接。拉簧81的一端连接在定位板6的自由端,另一端与活动板7连接。200820217405.0 便公开了这种类似的温控器。当温控器温度降低时,波纹管5回缩,与波纹管5接触的L型主动臂4 一侧产生向下的位移,将对调节螺钉62产生向下的压力,由于调节螺钉62固定在定位板6上,定位板6会向下移动,此时拉簧81处于张开状态。L型主动臂4另一侧向上移动,带动与其连接的推杆9翻转,使得与推杆9连接的开关断开,温控器处于OFF状态。反之,当温度上升时,波纺管5伸张,与波纹管5接触的L型主动臂4的一侧离开调节螺钉62 产生向上的位移,定位板6在拉簧81的作用下回缩,L型主动臂4另一侧则向下移动,带动与其连接的推杆9反向翻转,使得与推杆9连接的开关闭合,温控器处于接触状态。这种温控器的缺点在于所需的零部件较多,尤其是主体1内部的零部件,且由于各种零部件之间并不是直接作用,而是通过诸如调节螺钉之类的零件间接作用,由于螺钉会发生松动现象,因此温控器的性能存在不稳定因素。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零部件之间动作稳定,性能更加可靠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这种温控器由主体1和开关组件2、推杆9组成,主体1由外壳3及内部组件构成,内部组件主要包括L型的主动臂4、波纹管5、活动板7、拉簧(81、82),与外壳3 连接的销轴6,主动臂4 一侧与波纹管5接触,另一侧被拉簧82固定,推杆9 一端与开关结构2内部的开关系统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主动臂4碰触,拉簧81 —端与活动板7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6与主动臂4连接。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定温复位型温控器,由主体1和开关组件2、推杆9组成,所述主体1由外壳 3及内部组件构成,所述内部组件主要包括L型的主动臂4、波纹管5、活动板7、拉簧(81、 82),所述主动臂4 一侧与波纹管5接触,另一侧被拉簧82固定,推杆9 一端与开关结构2 内部的开关系统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主动臂4碰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与外壳3连接的销轴6,拉簧81 —端与活动板7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6与主动臂4连接。如前所述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所述主动臂4在垂直于销轴6的方向有开口 42,所述拉簧81穿过开口 42。如前所述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所述开口 42为V型或U型。如前所述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所述主动臂4上冲有与销轴6方向一致的槽口 41, 销轴6置于槽口 41内。如前所述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所述槽口 41为V型或U型。如前所述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所述外壳3上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开口 32,销轴6的两端分别架立在两个开口 32上。如前所述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所述开口 32为M型。如前所述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所述开口 32上方有长条形开口 31。如前所述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所述销轴6为柱状且有两个相对细的端部(62、 63)。如前所述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所述销轴6上开有槽口 61,与主动臂4连接的拉簧 81置于销轴6的槽口 61内。如前所述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所述槽口 61为V型或U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所需零部件较少,便于安装;2、节约成本;3、温控器的零部件之间动作稳定,性能更加可靠。四附图说明图1 现有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结构剖视图。图2 图1所示的定位板与拉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 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图4 图3所示销轴示意图。图5 图3所示拉簧与销轴的连接示意图。图6 图3所示主动臂主视图。图7 图3所示主动臂俯视图。图8 图3所示外壳的一个侧壁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3-8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这种温控器由主体1和开关组件2及推杆9组成,主体1由外壳3及内部组件构成,内部组件主要包括L型的主动臂4、波纹管5、 销轴6、活动板7、拉簧(81、82)等,主动臂4 一侧通过凸台与波纹管5接触,另一侧被拉簧 82固定,推杆9 一端与开关结构2内部的开关系统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主动臂4碰触。外壳3的两个对立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呈M型开口 32,销轴6呈柱状,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如长条状,其有两个相对细的端部(62、63),分别架立在两个开口 32上,从而使销轴6固定于外壳3。开口 32的上方有两个方形开口 31,开口 32可以对销轴6的两端进行活动范围的限制与定位,外壳3两侧的开口(31、32)的强制挤压可对柱状销轴6的活动位置进行调整,当然开口(31、32)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比如椭圆或不规则的形状。拉簧81 —端与活动板7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6与主动臂4连接。主动臂4在垂直于销轴6的方向有开口 42,开口 42为V型或U型,拉簧81穿过开口 42,通过销轴6与主动臂4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方案是在主动臂4上冲有与销轴6方向一致的槽口 41,槽口 41最好为V型或U型,销轴6置于槽口 41内,销轴6与拉簧81接触处开有V型或U型槽口 61,便于拉簧 81定位。温控器工作时,当温度降低时,波纹管5回缩,与波纹管5接触的主动臂4在受到拉簧82的作用力下逆时针产生向下的位移,此时主动臂4的定位槽41与销轴6直接接触且带动销轴6向下运动,销轴6两端(62、63)逐渐与外壳3两侧开口 32分离,此时与销轴 6连接的拉簧81处于拉紧状态。主动臂4另一侧则同样逆时针运动,通过推杆9使得连接的开关断开,温控器处于OFF状态。反之,当温度上升时,波纹管5伸张,与波纹管5接触的主动臂4顺时针向上运动,销轴6在主动臂4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销轴6两端(62、63)逐渐与外壳3两侧开口 32接触,销轴6受到阻力停止运动,拉簧81回缩,主动臂4继续顺时针动作,另一侧带动与其连接的推杆9使得开关闭合,温控器处于接通状态。当温控器接通时销轴6对主动臂4有作用力,通过对外壳开口 31进行强制挤压进行位置的调整;反之,当温控器断开时销轴6与主动臂4不能有效接触,可以通过对外壳开口 32进行强制挤压进行位置的调整,从而使销轴6对主动臂4有效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温复位型温控器,由主体(1)和开关组件(2)、推杆(9)组成,所述主体(1) 由外壳(3)及内部组件构成,所述内部组件主要包括L型的主动臂(4)、波纹管(5)、活动板 (7)、拉簧(81、82),所述主动臂(4) 一侧与波纹管(5)接触,另一侧被拉簧(82)固定,推杆 (9) 一端与开关结构(2)内部的开关系统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主动臂(4)碰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与外壳(3)连接的销轴(6),拉簧(81)—端与活动板(7)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6)与主动臂(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臂(4)在垂直于销轴(6)的方向有开口(42),所述拉簧(81)穿过开口(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42)为V型或U型。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温复位型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臂(4)上冲有与销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西玛特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