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平车用柱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766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平车用柱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呈“几”字形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一顶面、两个竖向面,以及设置在每一所述竖向面底部、且向外延伸的底面;所述顶面及所述竖向面的两侧边缘在厚度方向朝外凸出,使所述两侧边缘的厚度大于所述本体其余部分的厚度;所述两侧边缘均采用圆弧形棱边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铸造或锻造成形,结构强度高,外形圆滑美观,可广泛用于铁路平车上装载加固货物的过程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柱插,特别是关于一种铁路平车上用于装载加固的柱插。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平车主要用于运送钢材、机械装备、集装箱等货物。铁路平车的车体结构采用底架承载结构,一般没有侧墙和端墙,因此平车装运货物时需采用专用铁路装载加固工具将货物固定在平车地板上。铁路平车的柱插一般设置在平车侧梁的外侧,主要作用有 1)作为木材集装箱、散堆货物箱等专用箱型载具的固定点;2)作为钢丝绳捆绑货物的栓结点;3)作为腰箍等下压紧固带的紧固点;4)作为钢轨运输座架等专用座架的固定点。我国现有的主流平车附7系列、NX17系列、NX70、NX70A等车型都在每侧侧梁设置有8个柱插,这些平车的侧梁采用H型钢或工字钢,因此柱插的结构基本相同,均为板材组焊结构。采用板材组焊的柱插有较为尖锐的棱边,容易对捆绑的钢丝绳产生破环,因此在运用时需要在柱插的棱边处加防磨垫以防止钢丝绳损化,此外根据柱插的使用工况,柱插中间方孔在上下边缘处受力最大,而采用板材组焊的柱插中间方孔的各处壁厚一致,因此,现有柱插比较容易在中间方孔的上下边缘处出现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钢丝绳损化,方便装载时捆绑货物的铁路平车用柱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平车用柱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呈“几”字形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一顶面、两个竖向面,以及设置在每一所述竖向面底部、且向外延伸的底面;所述顶面及所述竖向面的两侧边缘在厚度方向朝外凸出,使所述两侧边缘的厚度大于所述本体其余部分的厚度;所述两侧边缘均采用圆弧形棱边结构。所述本体的两所述竖向面外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加强筋,四个所述加强筋均连接相应一侧的所述竖向面和底面。所述本体的两个所述底面的外缘均设置呈“S”形。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本体顶面及竖向面的两侧边缘在厚度方向朝外凸出,使其厚度大于本体其余部分的厚度,因此,显著提高了两侧边缘的强度,适应边缘处受力最大的运用现状。2、本技术本体顶面及竖向面的两侧边缘均采用圆弧棱边结构,因此,在使用钢丝绳进行捆绑时,不会对钢丝绳造成损化,方便装载时的捆绑加固。3、本技术两个底面的外缘均设置呈“S”形等不规则形状, 因此,在平车上安装使用时,可以增加连接焊缝的长度。4、本技术本体两竖向面外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加强筋,因此,可以增强“几”字形结构本体的强度。本技术采用铸造或锻造成形,结构强度高,外形圆滑美观,可广泛用于铁路平车上装载加固货物的过程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左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安装在铁路平车底架上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安装在铁路平车底架上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呈“几”字形结构的本体1,本体1包括一顶面 11、两个竖向面12,以及设置在每一竖向面12底部、且向外延伸的底面13。如图1、图3、图4所示,本体1的顶面11及两个竖向面12的两侧边缘14在厚度方向朝外凸出,使本体1顶面11及两个竖向面12的两侧边缘14的厚度大于本体1其余部分的厚度,以增强本体1顶面11及两个竖向面12的两侧边缘14的强度;本体1顶面11及两个竖向面12的两侧边缘14均采用圆弧形棱边结构,作用是捆绑时防止磨损钢丝绳。如图1、图2、图4所示,本体1的两竖向面12外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加强筋2,四个加强筋2均连接相应一侧的竖向面12和底面13,作用是增强“几”字形结构本体1的强度。如图3所示,本体1的两个底面13的外缘15均可以设置呈“S”形等不规则形状, 使本技术在平车上安装使用时增加连接焊缝长度。如图5、图6所示,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将本体1的两个底面13通过焊接固定在铁路平车底架3的侧梁31上。本技术采用铸造或锻造结构。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外。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平车用柱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呈“几”字形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一顶面、两个竖向面,以及设置在每一所述竖向面底部、且向外延伸的底面;所述顶面及所述竖向面的两侧边缘在厚度方向朝外凸出,使所述两侧边缘的厚度大于所述本体其余部分的厚度;所述两侧边缘均采用圆弧形棱边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平车用柱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两所述竖向面外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加强筋,四个所述加强筋均连接相应一侧的所述竖向面和底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铁路平车用柱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两个所述底面的外缘均设置呈“S”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平车用柱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呈“几”字形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一顶面、两个竖向面,以及设置在每一所述竖向面底部、且向外延伸的底面;所述顶面及所述竖向面的两侧边缘在厚度方向朝外凸出,使所述两侧边缘的厚度大于所述本体其余部分的厚度;所述两侧边缘均采用圆弧形棱边结构。本技术采用铸造或锻造成形,结构强度高,外形圆滑美观,可广泛用于铁路平车上装载加固货物的过程中。文档编号B61D3/08GK202200980SQ201120286439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于世明, 关雪梅, 张忠, 戴安国 申请人: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安国于世明关雪梅张忠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