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义专利>正文

齿扣式锁合管扣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219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齿扣式锁合管扣套结构,尤指一种可套设于二管体相对接位置外部,以供二管体作稳固接合;该管扣套包括有可对应接合的第一扣件及第二扣件,而第一扣件具有第一扣合面及第二扣合面,且分别设有凸部或卡槽;而第二扣件亦具有第一扣合面及第二扣合面,亦分别设有凸部或卡槽,并与第一扣件的凸部或卡槽相对应;如此,通过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的凸部或卡槽对应卡接,即可使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稳固对应接合,避免该管扣套受外力震动、锁迫或挤压...等情形,造成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间,因错位关系致而损及于管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齿扣式锁合管扣套结构,尤指套设于二管体相对接位置的外部,专供二管体作稳固性的锁迫接合,主要是利用管扣套的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所设的凸部或卡槽可相对应卡接,进而达到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稳固地对应接合,以避免管扣套因受外力的锁迫、震动或挤压下,易造成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产生错位,进而所及于配管,俾使二管体能发挥稳固接合的耐久性与锁配齿扣式的定位性。
技术介绍
一般相对或相通的输送管体可以借助互相锁接的方式连接,以达到所输送的液体或气体能够适当地延伸传递,而为了能让两输送管体可以稳固的锁接,现有的方式乃于两输送管体相锁接位置的外部另套设有一锁扣套A(如图1所示),而该锁扣套A主要由两相同的锁合件Al,相互对应结合构成一环状体,以利用锁扣套A设于两输送管体相锁接位置的外部,使其加强两输送管体互相锁接的稳固性;但是,现今锁扣套A的锁合件Al的接合面 A2设计,乃呈纵向垂直切面构造形式;因此,若当锁扣套A受到外力震动或挤压时,纵向垂直切面构造形式的接合面A2,并无相互干涉暨限制其移动机制,致使锁扣套A的两锁合件 Al,易产生错位与松动情形,而此情形对于管路配置所需知耐震系数相对来的低,特别是, 处于地震或高频震动环境中,此种现有的锁扣套A往往成为整个配管系统的最大致命伤, 致另耐强度与寿命均大打折扣。基于上述,乃发展出另一种形式的锁扣套B (如图2所示),该锁扣套B同样由两个相同的锁合件Bi,施以相互对应锁合构成一环状体,且相同是利用锁扣套B设于两输送管体相锁接位置的外部,施以加强两输送管体互相锁接的稳固性;其最大的差异处,是其中的锁扣套B的接合面B2设计呈斜切面的构造形式,使得利用接合面B2呈斜切面构造形式,用以将锁扣套B受到外力震动或挤压的能量作相互抵消,以提升锁扣套B的锁接强度;然而, 锁扣套B的两锁合件Bl的接合面B2,相同于前述并无相互干涉暨限制其移动机制;因此, 若当两锁合件Bl于对应锁合时,必然造成两锁合件Bl产生位置偏移与错位...等情况,而此等情形将因锁迫进而产生斜向切应力之故,极易导致管体连接上存具高强度的切应力, 具而所及于管体,同时又使得管路系统配装上较具困难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所存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齿扣式锁合管扣套结构,主要于管扣套的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分别设有可相对应卡接的凸部或卡槽,使得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可稳固对应接合,避免管扣套在受外力震动或挤压下,易造成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产生错位与松脱情况,以达到由锁合程序中自行达到其导正的优势与进步性。根据本技术所揭露一种齿扣式锁合管扣套结构,尤指可套设于二管体相对接位置外部,供二管体作稳固接合。该管扣套包括有一个第一扣件,具有第一扣合面及第二扣合面,而第一扣合面设有至少一个凸部, 而第二扣合面设有至少一个卡槽,又第一扣件相邻第一扣合面与第二扣合面的位置分别向外凸设有锁合部,且第一扣件内部设有第一容置槽;一个第二扣件,与该第一扣件对应接合,该第二扣件具有第一扣合面及第二扣合面,而第一扣合面设有至少一个卡槽并与第一扣件的凸部相互对应,而第二扣合面设有至少一个凸部并与第一扣件的卡槽相互对应,又第二扣件相邻第一扣合面与第二扣合面的位置分别向外凸设有锁合部,且第二扣件内部设有第二容置槽。本技术当管扣套的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对应接合时,通过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所设的凸部或卡槽,即可达到于锁合程序中自行校正与对应卡接,使得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的第一扣合面与第二扣合面,具有轴向干涉并限制其移动机制,达到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可稳固对应接合,避免该管扣套受外力震动或挤压下,易造成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产生错位与松脱等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锁扣管A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另一锁扣管B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管扣套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管扣套结合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管扣套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A、锁扣套A2、接合面Bi、锁合件101、第一扣合面103、凸部105、锁合部107、第一容置槽201、第一扣合面203、卡槽205、锁合部207、第二容置槽2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技术配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的特征以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新型的范畴。请参阅图3、4及5所示,本技术揭露一种齿扣式锁合管扣套结构,尤指可套设于二管体相对接位置外部,供二管体作稳固性的接合;该管扣套1包括有一第一扣件10及Al、锁合件 B、锁扣套B2、接合面1、管扣套10、第一扣件102、第二扣合面104、卡槽106、凸肋20、第二扣件202、第二扣合面 204、凸部 206、凸肋 2、锁迫胶圈4一第二扣件20,其中第一扣件10,可呈圆弧状或其它形式,其具有第一扣合面101及第二扣合面102, 而第一扣合面101设有至少一凸部103,而第二扣合面102设有至少一卡槽104,又第一扣件10相邻第一扣合面101与第二扣合面102的位置,分别向外凸设有锁合部105,且于其内部设有第一容置槽107 ;另外,第一扣件10的锁合部105具有锁孔,并于锁孔周缘设有至少一凸肋106(如图4所示)。第二扣件20,可呈圆弧状或其它形式,与第一扣件10对应接合;其中第二扣件 20其具有第一扣合面201及第二扣合面202,而第一扣合面201设有至少一卡槽203,而第二扣合面202设有至少一凸部204,又第二扣件20相邻第一扣合面201与第二扣合面202 的位置分别向外凸设有锁合部205,且于其内部设有第二容置槽207 ;另外,第二扣件20的锁合部205具有锁孔,并于锁孔周缘设有至少一凸肋206 (如图3、4所示)。又管扣套1进一步包括有一锁迫胶圈2,而锁迫胶圈2相对设置于第一扣件10的第一容置槽107及第二扣件20的第二容置槽207内(如图5所示),该锁迫胶圈2的内壁可环设有凹槽21。此外,上述第一扣件10的锁合部105与第二扣件20的锁合部205呈相互对应,借此可供一螺件相对穿设于锁合部105、205所设的锁孔,使第一扣件10与第二扣件20可对应接合,并通过锁合部105、205的锁孔周缘分别设有至少一凸肋106、206,以借助所述凸肋 106,206可干涉螺件的螺帽转动,以供组装人员仅需对螺件的单边进行锁合作业即可。当管扣套1的第一扣件10与第二扣件20对应接合时,第一扣件10的第一扣合面 101的凸部103,可与第二扣件20的第一扣合面201的卡槽203相对应卡接、以及第一扣件 10的第二扣合面102的卡槽104可与第二扣件20的第二扣合面202的凸部204相对应卡接,使得第一扣件10的第一扣合面101及第二扣合面102与第二扣件20的第一扣合面201 及第二扣合面202,具有轴向干涉暨限制其移动机制,达到第一扣件10与第二扣件20可稳固对应接合,避免该管扣套环1受外力震动或挤压下,易造成第一扣件10与第二扣件20产生错位、松脱...等情况,达到可供二管体作稳固接合;同时,当管扣套1套设于二管体其对接位置外部时,可进一步通过锁迫胶圈2的包覆与迫锁力道,将使得管扣套1与管体之间具存迫合性的密接效果。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义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