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春锋专利>正文

光反射原理教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9663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5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反射原理教学模型,包括由进光筒、连接筒和窥视筒形成的Z字形中空筒体,进光筒和窥视筒分别与连接筒垂直,进光筒与窥视筒平行,进光筒与连接筒的拐角处内部设有第一反射镜,连接筒与窥视筒的拐角处内部设有第二反射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平行设置且均与连接筒呈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在课堂上演示光反射原理可以达到授课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可以很轻松地理解并掌握光反射原理的知识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可以启发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具,具体涉及光反射原理教学模型
技术介绍
初中物理教材中讲述的光反射原理是一节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授课时,一般都是照本宣讲,并结合人们平时照镜子梳妆打扮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述,学生们对此也是模棱两可,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和教师都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型来更好地演示光反射原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光反射原理教学模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光反射原理教学模型,包括由进光筒、连接筒和窥视筒形成的Z字形中空筒体,进光筒和窥视筒分别与连接筒垂直,进光筒与窥视筒平行,进光筒与连接筒的拐角处内部设有第一反射镜,连接筒与窥视筒的拐角处内部设有第二反射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平行设置且均与连接筒呈4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眼睛置于窥视筒外侧,光线由进光筒进入,先经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光线进入到连接筒内,再经过第二反射镜的反射,最后经过窥视筒反射出, 正对进光筒的景物,就可以被置于窥视筒外侧的人的眼睛看到。这也是光反射原理应用于潜望镜的实际应用。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在课堂上演示光反射原理可以达到授课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可以很轻松地理解并掌握光反射原理的知识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可以启发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光反射原理教学模型,包括由进光筒1、连接筒2和窥视筒3形成的Z字形中空筒体,进光筒1和窥视筒3分别与连接筒2垂直,进光筒1与窥视筒 3平行,进光筒1与连接筒2的拐角处内部设有第一反射镜4,连接筒2与窥视筒3的拐角处内部设有第二反射镜5,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平行设置且均与连接筒3呈45°。使用时,将眼睛置于窥视筒3外侧,光线(图中所示箭头)由进光筒1进入,先经第一反射镜4的反射,光线进入到连接筒2内,再经过第二反射镜5的反射,最后经过窥视筒 3反射出,正对进光筒1的景物,就可以被置于窥视筒3外侧的人的眼睛看到。这也是光反射原理应用于潜望镜的实际应用。权利要求1.光反射原理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进光筒、连接筒和窥视筒形成的Z字形中空筒体,进光筒和窥视筒分别与连接筒垂直,进光筒与窥视筒平行,进光筒与连接筒的拐角处内部设有第一反射镜,连接筒与窥视筒的拐角处内部设有第二反射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平行设置且均与连接筒呈4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反射原理教学模型,包括由进光筒、连接筒和窥视筒形成的Z字形中空筒体,进光筒和窥视筒分别与连接筒垂直,进光筒与窥视筒平行,进光筒与连接筒的拐角处内部设有第一反射镜,连接筒与窥视筒的拐角处内部设有第二反射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平行设置且均与连接筒呈45°。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在课堂上演示光反射原理可以达到授课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可以很轻松地理解并掌握光反射原理的知识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可以启发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文档编号G09B23/22GK202205381SQ201120305000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2日专利技术者任晓鸽, 左春锋 申请人:左春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春锋任晓鸽
申请(专利权)人:左春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