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和专利>正文

一种麦类作物生长调节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9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是涉及对该作物进行中后期生长调控,矮化壮秆,提高产量的组合物激素制剂。它的配制成分包括2-氯乙基磷酸、6-苄基腺嘌呤,Yz901,经一次混合搅拌、静置溶解反应、二次混合搅拌的复配而成。各原料成分均在市场有售,生长设备和制造工艺简单。由于它的喷施时期在生长的中后期,所以可判定是否需作业,减少盲目性及投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Wheat crop growth reg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growth regulator for a wheat crop, which relates to a composition hormone preparation for regula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growth of the crop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s, dwarfing the strong stalk and improving the yield. The composition consists of 2 - chloro - phosphoric acid, - benzyl adenine, Yz901, which is compounded by a mixed stirring, a static dissolution reaction and a mixing of the two times. The raw materials are sold in the market, the growth equipment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 simple. Because of its spraying in the middle and late growth period, it can determine whether the need to work, reduce blindness and inves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生长调节剂,是涉及一种对麦类作物的中后期生长进行多功能调控,促使矮化、壮秆,防止倒伏,并可提高产量的组合物激素制剂。现时,农业生产上,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如适于麦类作物的较多使用的有矮壮素和多效唑等。其中矮壮素的矮化作用主要发生在苗期,即在苗期能延缓生长,促使矮化。但随生长节位的增高上移,到生长的中后期时,其矮化作物就大为降低,尤其是对软秆的大麦作物,发生在后期的倒伏就无法避免。多效唑在矮化作用的发生时期和效果上同矮壮索大体相似,有时稍差。不过它除有一定矮化作用外,还有一定的促进产量提高的效果。根据我地区的实验,增产可达5%左右。从这两种生长调节剂的实际使用效果上看,矮壮素的作用很单一,表现在只对苗期有生长延缓、促使矮化的作用,对中后期的生长及至倒伏问题基本不发生控制作用;多效唑虽然有矮化和增产兼具功能,但矮化效果也是发生在苗期,对中后期也不产生效果,它的增产作用亦不十分明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麦类作物的,在其生长的中后期使用,既能促使植株矮化、壮秆,防止中后期发生倒伏,又能促进较大幅度增产的多功能生长调节剂。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的内容是,它的配制成份包括有2-氯乙基磷酸(通称乙稀利),6-苄基腺嘌呤(通称6-BA)和Yz910(叶面展着剂)。各成份的配制比例是2-氯乙基磷酸为70-80%,6-苄基腺嘌呤1-3%,Yz901为19-30%,各种成份的比例均按纯量计,所得产品为液剂。配制生产时,采取复配方法,即将各成份的需用量分两次混合,在两次混合中间需进行静置溶解反应不少于10小时。生产使用时一般应将该产品稀释500-700倍,采用人力喷施机、机引喷施机或飞机进行喷施作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它的多效作用表现在矮化壮秆和明显增产两大方面。在矮化壮秆方面,它能降低上部节的长度,一般上部节可降低3-4cm;对中下部节可增加壁厚,一般可增加13%左右,达到壮秆要求,整株高度可降低下7-12cm。在增产作用上尤为明显,大面积试验增产达14%。又因它的施用时期为孕穗后期,植物生长已进入到生长的中后期,此时完全可以观察判断出是否会发生倒伏,这样就可提高施用的准确性,减少盲目性。实用例1下面进一步叙述实施技术方案,包括所述生长调节剂的配制选用比例、配制方法和生产上使用方法。各成份比例选用(按纯量计)2--氯乙基磷酸(纯量)75%6--苄基腺嘌呤(纯量)1.0%Yz901 24%配制方法采用复配方法。先取2-氯乙基磷酸需用量的1/4左右装入混合器中, 然后加入全部需用量的6-苄基腺嘌呤进行第一次混合搅拌,要求混合搅拌均匀(搅拌10-15分钟),再将其转入静置器,静置10-12小时,待其充分溶解反应;溶解反应过程完了之后,将剩余3/4左右的2-氯乙基磷酸和全部需用量的Yz901加入到其中,再重新转入到混合器中进行第二次混合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产品分装、销售。生产上使用方法应将产品液剂稀释500-700倍,进行人力机和机引机械地面作业喷施,采用飞机作业稀释50倍即可。喷施时期,待大麦或小麦生长到中后期时看其长势,如确有控制长势,促进增产必要时即可在此时期进行喷施作业,具体时期最好是在孕穗后期,抽穗前5天左右进行。每亩(667m2)用量为20升(商品量)。由于本生长调节剂为酸性物,所以应避免与碱性物混用,在未稀释前尽量避免与人皮肤接触。实施列2各成份在比例范围内可选不同值,其制造方法及生产使用方法等均相同,只是施用效果有所差异,因此不作重述。权利要求1.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其特征是这种生长调节剂包括有2-氯乙基磷酸(通称乙稀利),6-苄基腺嘌呤(通称6-BA),Yz901(叶面展着剂)经复配而成,各成份的复配比例为2--氯乙基磷酸(纯量)70~80%6--苄基腺嘌岭(纯量)1~3%Yz90119~30%全文摘要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是涉及对该作物进行中后期生长调控,矮化壮秆,提高产量的组合物激素制剂。它的配制成分包括2-氯乙基磷酸、6-苄基腺嘌呤,Yz901,经一次混合搅拌、静置溶解反应、二次混合搅拌的复配而成。各原料成分均在市场有售,生长设备和制造工艺简单。由于它的喷施时期在生长的中后期,所以可判定是否需作业,减少盲目性及投入。文档编号A01N57/20GK1143456SQ9510877公开日1997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4日专利技术者蒋和 申请人:蒋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其特征是这种生长调节剂包括有2-氯乙基磷酸(通称乙稀利),6-苄基腺嘌呤(通称6-BA), Yz901(叶面展着剂)经复配而成,各成份的复配比例为: 2--氯乙基磷酸(纯量)70~80% 6--苄基腺嘌呤(纯量)1~3% Yz90119~3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和
申请(专利权)人:蒋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