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针六线缝纫机的调整式送布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8098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5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针六线缝纫机的调整式送布齿,该缝纫机具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作动臂及一第二作动臂,该第一作动臂与该第二作动臂分别设有一前送布单元与一后送布单元,以推动布料进行车缝,其中,该前送布单元具有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一作动臂的第一送布齿,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一送布齿的第二送布齿,而该后送布单元则具有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二作动臂的第三送布齿,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三送布齿的第四送布齿,通过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送布齿上下移动,以调整该前、后送布单元前后左右的高度,而符合并缝布料的厚度,从而提高车缝的效率,以及车缝成品的品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针六线缝纫机的调整式送布齿,特别涉及一种于四针六线缝纫机车缝两块布料时进行送布的调整式送布齿。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水准提高,使得外表穿着合宜逐渐受到重视,造成人们崇尚流行与时尚; 因此,纺织工业技术成熟及材料科技的发展,配合服装设计师多样复杂的设计,当然车缝方法亦必须跟着进步。一般四针六线缝纫机在进行车缝作业时,主要是通过前送布齿与后送布齿推送布料,且织针连动纱线上下往复运动,逐渐完成车缝作业,而前述的送布齿结构可参见图1所示,其中,前送布齿51设置于一第一作动臂50上,而后送布齿61设置于一第二作动臂60 上,该前送布齿51与该后送布齿61分别受该第一作动臂50与该第二作动臂60以不同的作动时序驱动,因此,在车缝两块布料时,可将两块布料前后拉伸,如此一来,车缝后布料才能达到平整而无波浪状。但是,当两块布料厚度不同时,如图2所示,两块布料在前、后送布齿51、61上势必一边高一边低,造成两块布料前进的速度不同,而大大影响车缝的品质。另外,请再参阅中国台湾第M401019号专利案所示,该专利案揭露一种缝纫机的双差动独立送布机构的送布齿结构,特别是该送布机构中的第二送布齿的前、后送布齿段底缘,分别突设有固定片,并穿设有调整孔,以固定螺丝穿经该调整孔后,锁接于该第二杆臂的侧壁,使该第二送布齿的前、后端皆受固定螺丝的固定及支撑,因而使该前、后送布齿段各自受到坚固的支撑,以避免纵长的第二送布齿因长期受压,发生疲劳而产生变形或断裂。但是,该专利案仅能提供两块布料以相同速度推送而进行车缝,前、后送布齿分别设置在同一杆臂上,同时受此杆臂驱动,车缝后布料容易产生波浪或皱折,影响衣物的美观。由此可见,目前应用于四针六线缝纫机上的送布齿结构都无法提供较佳的车缝品质,实有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针六线缝纫机的调整式送布齿,以改善上述缺失,使两块布料车缝后不但可达到平整,更可以相同速度稳定地车缝。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针六线缝纫机的调整式送布齿,该缝纫机具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作动臂及一第二作动臂,该第一作动臂与该第二作动臂分别设有一前送布单元与一后送布单元, 以推动布料进行车缝,该前送布单元具有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一作动臂的第一送布齿,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一送布齿的第二送布齿,而该后送布单元则具有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二作动臂的第三送布齿,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三送布齿的第四送布齿,通过该第一送布齿、第二送布齿、第三送布齿和第四送布齿上下移动,以调整该前送布单元和后送布单元前后左右的高度。进一步地,该第一作动臂设有一第一结合槽,且该第一送布齿设有一上下滑动于该第一结合槽的第一结合块。进一步地,该第一结合槽设有一结合孔,而该第一结合块相应设有一长形孔,并以一螺丝穿设锁固。进一步地,该第一送布齿设有一第二结合槽,且该第二送布齿设有一于该第二结合槽上下滑动的第二结合块。进一步地,该第二结合槽设有一结合孔,而该第二结合块相应设有一长形孔,并以一螺丝穿设锁固。进一步地,该第二作动臂设有一第三结合块,且该第三送布齿设有一供该第三结合块上下滑动的第三结合槽。进一步地,该第三结合块设有一结合孔,而该第三结合槽相应设有一长形孔,并以一螺丝穿设锁固。进一步地,该第三送布齿设有一第四结合槽,且该第四送布齿设有一上下滑动于该第四结合槽的第四结合块。进一步地,该第四结合槽设有一结合孔,而该第四结合块相应设有一长形孔,并以一螺丝穿设锁固。由此可知,本技术提出一种四针六线缝纫机的调整式送布齿,该缝纫机具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作动臂及一第二作动臂,该第一作动臂与该第二作动臂分别设有一前送布单元与一后送布单元,以推动布料进行车缝,其中,该前送布单元具有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一作动臂的第一送布齿,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一送布齿的第二送布齿,而该后送布单元则具有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二作动臂的第三送布齿,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三送布齿的第四送布齿,通过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送布齿的上下移动,以调整该前送布单元和后送布单元前后左右的高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本技术不但可提高车缝作业的效率,更增加车缝后布料的美观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送布齿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车缝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的第一工作状态的前送布单元剖面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的第二工作状态的前送布单元剖面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的第一工作状态的后送布单元剖面示意图。图5B为本技术的第二工作状态的后送布单元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车缝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四针六线缝纫机的调整式送布齿,该缝纫机具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作动臂10及一第二作动臂20,该第一作动臂10与该第二作动臂20 分别设有一前送布单元30与一后送布单元40,通过该第一作动臂10与该第二作动臂20分别带动该前送布单元30与该后送布单元40,以推动布料进行车缝。请配合图4A、图4B所示,该前送布单元30具有一第一送布齿31与一第二送布齿 32,该第一作动臂10与该第一送布齿31分别设有一第一结合槽11与一第一结合块311,令该第一送布齿31通过该第一结合块311于该第一结合槽11上下移动,且该第一结合槽11 与该第一结合块311相应设有一结合孔12与一长形孔312,并以一螺丝33穿设锁固。而该第一送布齿31与该第二送布齿32分别设有一第二结合槽313与一第二结合块321,令该第二送布齿32通过该第二结合块321于该第二结合槽313上下移动,且该第二结合槽313与该第二结合块321相应设有一结合孔314与一长形孔322,并以一螺丝34穿设锁固。另外,请配合图5A、图5B所示,该第二作动臂20与该第三送布齿41分别设有一第三结合块21与一第三结合槽411,令该第三送布齿41以该第三结合槽411于该第三结合块21上下移动,且该第三结合块21与该第三结合槽411相应设有一结合孔22与一长形孔412,并以一螺丝43穿设锁固。而该第三送布齿41与该第四送布齿42分别设有一第四结合槽413与一第四结合块421,令该第四送布齿42通过该第四结合块421于该第四结合槽413上下移动,且该第四结合槽413与该第四结合块421相应设有一结合孔414与一长形孔422,并以一螺丝44穿设锁固。本技术通过该第一送布齿31、第二送布齿32、第三送布齿41与第四送布齿42 分别可上下移动,以调整该前送布单元30与该后送布单元40前后左右的高度,因此在并缝两块布料时,可根据布料的厚度调整前送布单元30与后送布单元40左右的高度;如图6 所示,当两块布料的厚度不同时,可将该第一送布齿31、第二送布齿32 (本图未示)、第三送布齿41与第四送布齿42设定为一侧较高而另一侧较低,使两块布料以相同的速度车缝,再者,亦可分别驱动上述前送布单元30与后送布单元40,使车缝后的布料平整而无波浪或皱折。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是将前送布单元30与后送布单元40分别设计为两个送布齿,其中,该前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金旺林春祥
申请(专利权)人: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