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728387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0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有以下药味:党参65-185、刺五加65-185、黄芪65-185、丹参65-185、鳖甲15-185、茯苓50-150、葶苈子30-130、麦冬50-150、枳壳30-130,还有药用辅料。同时提供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是该中药组合物克服了汤剂等传统剂型的弊端,采用水提取的方法,保留了组合物中具有临床疗效的有效成分,采用高效动态循环提取设备,最大限度的提取出有效成分,保证了其临床疗效,对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同类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心力衰竭(心衰)是临床常见的重症之一,既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也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衰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 5 % -5. 6 %,65岁以上达到6.4%,其发病率每十年增加一倍。据中国心血管健康研究调查,我国心衰患病率为0. 9%,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心衰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但死亡率却占40%,提示预后严重。随着现代医学对心衰治疗观念的转变,其住院率和死亡率等均显示了下降的趋势,如何进一步降低心衰的发病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目前防治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心衰属于祖国医学“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等范畴,现代共识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水饮、痰浊为主。心衰病变过程中,气虚为本, 瘀、水、痰为气虚继发之病理产物,贯串于整个病程的始末。我们通过对近20年中医治疗心衰文献的回顾分析,国内30多位专家辨治心衰意见的集成分析,以及天津地区200多例心衰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气虚血瘀水停证是心衰的常见证型。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研究,在病因病机、诊治规律、药物及动物实验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晚近的研究亦多限于气虚或气虚血瘀等病机理论。在药物研究方面,对于心衰,根据目前临床患者的发病特点,多依据祖国医学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采用益气活血为主,兼以温经通络居多。现有中成药对心衰的治疗,或益气温阳、或益气养阴等等,治疗各有侧重,但缺乏益气活血利水功效的专门中药制剂,因此该中药组合物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在临床用药方法上,临床多是采用汤剂的用法,致使药味的脂溶性成分、挥发性成分损失严重,影响了复方的临床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组合物是临床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该制备方法克服了汤剂等传统剂型的弊端,以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有以下药味党参65-185、刺五加 65-185、黄芪 65-185、丹参 65-185、鳖甲 15-185、茯苓 50-150、葶苈子30-130、麦冬50-150、枳壳30-130,还有药用辅料。同时提供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该中药组合物克服了汤剂等传统剂型的弊端,采用水提取的方法,保留了组合物中具有临床疗效的有效成分,采用高效动态循环提取设备,最大限度的提取出有效成分,保证了其临床疗效,对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同类药物。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服用该中药组合物后,中医症候胸闷、胸痛、头晕、气短、四肢浮肿、疲乏无力、心悸、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缓等符合气虚血瘀水停证诸项指标均具显效; 舌质、舌苔、脉象诸项指标组内自身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中医证候诸项指标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衰功能评分总有效率和愈显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疗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和愈显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该中药组合物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已有同类药物。该中药组合物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面,动物实验和临床疗效观察均显示,该中药组合物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加以详细说明。临床前药效学实验研究揭示了该中药组合物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的机理中药组合物浸膏治疗给药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一个月后逐渐形成慢性心力衰竭的大鼠的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心脏构型、血流动力学均有明显的良性调节作用;灌胃给药,能明显降低心衰大鼠的血管紧张素II、内皮素水平,从而抑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中药组合物浸膏多次灌胃给药对心衰大鼠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重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之,该中药组合物可能通过调节改变Angll、ET水平,进而发挥逆转心室重塑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是依据中医传统理论,剖析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的症状此类患者除有胸闷、虚羸少气、四肢浮肿、疲乏无力外,绝大多数并见诸如唇暗、头晕、胸痛、四肢或周身浮肿、心悸、舌淡苔薄白、舌质瘀斑瘀点、脉沉细或缓或结代痰浊内阻之症。心衰属于祖国医学“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等范畴。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多数为本虚标实, 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水饮、痰浊为主。心衰病变过程中,气虚为本,瘀、水、痰为气虚继发之病理产物,贯串于整个病程的始末。据此根据本病致病的特点,确立益气复脉,理气宽中,强心,利水的治疗大法。该中药组合物以金 张元素的生脉散为基础方结合临床经验加减化裁而成此中药组合物。生脉散由麦冬、人参、五味子组成。功能益气养阴,敛汗生脉。主治气阴两伤,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多脉虚;久咳伤肺,气阴两亏,干咳少痰,食少消瘦,虚热喘促, 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脉微细弱;或疮疡溃后,脓水出多,气阴俱虚,口干喘促,烦躁不安,睡卧不宁。本中药组合物根据临床常见心力衰竭患者的致病特点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水饮、痰浊为主。本中药组合物采用益气复脉、强心、利水之法,辅以利水渗湿、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滋阴潜阳之品,佐以养阴生沣、理气宽中之品。本中药组合物在益气复脉治疗大法的基础上,配伍利水渗湿、养血活血、滋阴潜阳、理气宽中之品,其配伍合理,组方严谨,具有益气复脉,理气宽中,强心,利水之功效,用于慢性心衰,风心病及心肌梗塞,或老年人心功能不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由党参、刺五加、黄芪、丹参、鳖甲、茯苓、葶苈子、麦冬、枳壳组成。中药组合物中党参补中益气、生沣养血,黄芪补气固表、利尿,刺五加功类似人参, 补气健脾、温肾安神,三药共为君药;丹参养血活血,鳖甲滋阴潜阳,葶苈子泻肺平喘、行水消肿,茯苓利水消肿、健脾渗湿、宁心,共为臣药;麦冬养阴生沣,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共为佐药。全方九味,以生脉饮为基础方加减化裁而来,用量平和,全方配伍严谨,谨守病机, 共奏益气复脉,理气宽中,强心,利水之功。这种中药组合物功能益气复脉,理气宽中,强心,利水。主治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此类患者除有胸闷、虚羸少气、四肢浮肿、疲乏无力外,绝大多数并见诸如唇暗、头晕、胸痛、四肢或周身浮肿、心悸、舌淡苔薄白、舌质瘀斑瘀点、脉沉细或缓或结代痰浊内阻之症。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有以下药味组成按重量份由以下药味构成党参65-185、刺五加 65-185、黄芪 65-185、丹参 65-185、鳖甲 15-185、茯苓 50-150、葶苈子30-130、麦冬50-150、枳壳30-130,还有药用辅料。所述党参系指人参、白人参、红参、野山参、西洋参、太子参之一种。所述丹参药味能够用桃仁、红花之一种替代;所述黄芪药味能够用人参、白人参、 红参、野山参、西洋参、太子参之一种替代;所述刺五加药味能够用五加皮、香加皮之一种替代。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所含药用辅料可使用糊精、淀粉、乳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静远李进陈涛王贤良侯雅竹阎雪梅孟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石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