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8358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0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包括:保温箱体;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体内部的集水槽;与所述集水槽相连的循环泵;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相连的培养水槽,所述培养水槽上固定有藻类载体;与所述培养水槽的出水口相连的浮游植物过滤器,所述浮游植物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集水槽相连;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的光照控制装置及温度控制装置。在所述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中,集水槽、循环泵、培养水槽和浮游植物过滤器形成循环系统,含有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的接种液在该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循环过程中,着生藻类附着在固定于培养水槽中的藻类载体上生长,浮游藻类被浮游植物过滤器吸附过滤而与着生藻类分离,不会干扰着生藻类的生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植物培养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生态系统日益退化,例如水体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已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因此,对退化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对退化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其中,物理修复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对退化水生态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如清淤、置水等手段,但是,物理修复治标不治本,修复后的水生态系统易再次退化;化学修复是指通过化学手段对退化水生态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如化学灭藻等,但是,化学修复由于使用了化学试剂,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因此,生物修复成为修复退化水生态系统的主要方法。在对退化水生态系统的生物修复方法中,植物修复方法由于具有易于操作、修复效果好等优点而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对退化水生态系统的植物修复中,由于水体污染程度不同,很难选择合适的修复植物;另外,由于水体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水体的透明度较差,即使是本土水生植物也容易因光照不足而死亡,因此,对高浊度水体的修复一般采用在藻类载体上着生藻类作为先锋修复,待水质修复后再栽种高等水生植物的方法,其中,藻类载体上的着生藻类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修复效果。在该修复方法中,着生藻类的生长状态不仅与载体的生物相容性相关,也与着生藻类的培养条件相关。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藻类培养箱,如公开号为201751415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藻类培养装置,包含光线引导装置和中空连续S形培养管,所述光线引导装置包括用来收集光线的集光杯、扩散光线的扩散杯和连接集光杯与扩散杯的导光管,向中空连续S 形培养管中注入培养液和藻类菌种后,光线引导装置将光线弓I导至所述中空连续s形培养管中,以供给藻类菌种固碳过程所需的光源。该藻类培养装置可进行高效率的藻类培养,但其只能培养藻类菌种,当藻类为从野外取种的接种液时,由于接种液中不仅包括着生藻类, 还包括浮游藻类等其他生物,这些浮游藻类与着生藻类有共同的生态习性,在植物营养、光能等资源利用上存在激烈竞争,并可能存在“植物他感”效应,会干扰着生藻类的正常生长, 从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植物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能够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与繁殖,有效促进着生藻类在藻类载体上的附着与生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包括保温箱体;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体内部的集水槽;与所述集水槽相连的循环泵;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相连的培养水槽,所述培养水槽上固定有藻类载体;与所述培养水槽的出水口相连的浮游植物过滤器,所述浮游植物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集水槽相连;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的光照控制装置及温度控制装置。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浮游植物过滤器并联设置的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的进水口与所述培养水槽相连,出水口与所述集水槽相连。优选的,所述培养水槽包括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相连的第一培养水槽;与所述第一培养水槽的出水口相连的第二培养水槽,所述第二培养水槽位于所述第一培养水槽的下方;与所述第二培养水槽的出水口相连的第三培养水槽,所述第三培养水槽位于所述第二培养水槽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培养水槽包括培养槽体,所述培养槽体上设置有插板槽,所述培养槽体上固定有藻类载体;可插于所述插板槽中将所述培养槽体分隔的隔板。优选的,所述培养槽上固定有载体夹,所述载体夹上夹有藻类载体。优选的,所述浮游植物过滤器包括内部装填有过滤材料的筒体,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带有密封垫圈的、与所述筒体相配合的桶盖,所述桶盖上设置有进水口。优选的,所述光照控制装置包括日光灯管;控制所述日光灯管的照度控制器。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加热器;制冷器;控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制冷器的温控器。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液位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包括保温箱体;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体内部的集水槽;与所述集水槽相连的循环泵;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相连的培养水槽,所述培养水槽上固定有藻类载体;与所述培养水槽的出水口相连的浮游植物过滤器,所述浮游植物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集水槽相连;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的光照控制装置及温度控制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中,集水槽、循环泵、培养水槽和浮游植物过滤器形成循环系统,含有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的接种液在该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循环过程中,着生藻类附着在固定于培养水槽中的藻类载体上生长,浮游藻类被浮游植物过滤器吸附过滤而与着生藻类分离,不会干扰着生藻类的生长。由此可见,本技术提供的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能够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与繁殖,有效促进着生藻类在藻类载体上的附着与生长。本技术提供的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可模拟水流速度、光照强度、营养盐、环境污染物及环境水温等自然或污染状态下的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着生藻类的生长,也可监测藻类在不同水质下的生长情况。另外,本技术提供的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结构简单,藻类着生培养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培养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浮游植物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包括保温箱体;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体内部的集水槽;与所述集水槽相连的循环泵;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相连的培养水槽,所述培养水槽上固定有藻类载体;与所述培养水槽的出水口相连的浮游植物过滤器,所述浮游植物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集水槽相连;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的光照控制装置及温度控制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中,集水槽、循环泵、培养水槽和浮游植物过滤器形成循环系统,含有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的接种液在该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循环过程中,着生藻类附着在固定于培养水槽中的藻类载体上生长,浮游藻类被浮游植物过滤器吸附过滤而与着生藻类分离,不会干扰着生藻类的生长。由此可见,本技术提供的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能够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与繁殖,有效促进着生藻类在藻类载体上的附着与生长。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藻类着生与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保温箱体,2为设置在保温箱体1内的集水槽;3为与集水槽2的出水口相连的循环泵,41为与循环泵3的出水口相连的第一培养水槽,42为与第一培养水槽41的出水口相连的第二培养水槽,43为与第二培养水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启洪莉萍刘文娟张璐鑫畅如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