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臭环保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266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0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防臭环保面料,包括本发明专利技术由竹纤维、玉米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玉米纤维为经纱,所述竹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后为纬纱,经密为313根/10㎝,纬密为219.5根/10㎝。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兼具竹纤维、玉米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三种纤维的优点,使得面料具有吸湿透气、手感柔顺、抗菌、防臭等特点。另外三种纤维均可生物降解,使得面料真正达到环保的效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防臭环保面料
技术介绍
过去的服装面料主要是以面料的耐用和外观去赢得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时尚、多功能结合在一起是现代消费者所需要的,纺织行业普遍使用的纤维素纤维,用于服装行业存在面料松软易起皱褶,没有骨干不易打理等缺陷。人们需要一种健康,时尚,多功能的新型面料。现代社会,环保成为全人类越来越关心的世界性问题。现代的一些面料不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在面料废弃后,不易分解,对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健康时尚,抗菌防臭,不污染环境的环保面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菌防臭环保面料,包括本专利技术由竹纤维、玉米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玉米纤维为经纱,所述竹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后为纬纱,经密为313根/10 cm,纬密为219. 5根/10 c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竹纤维占面料总重量的409Γ50%,所述玉米纤维占面料总重量的25% 35%,所述大豆蛋白纤维占面料总重量的20% 3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竹纤维的细度为200D 300D,所述玉米纤维的细度为150D,所述大豆蛋白纤维的细度为100D。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防臭环保面料,采用竹纤维、玉米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而成,兼具三种纤维的优点,使得面料具有吸湿透气、手感柔顺、抗菌、防臭等特点。另外三种纤维均可生物降解,使得面料真正达到环保的效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一种抗菌防臭环保面料,包括本专利技术由竹纤维、玉米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玉米纤维为经纱,所述竹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后为纬纱,经密为313根/10 cm, 纬密为219. 5根/10 cm。所述竹纤维占面料总重量的409Γ50%,所述玉米纤维占面料总重量的259Γ35%,所述大豆蛋白纤维占面料总重量的209Γ30%。所述竹纤维的细度为200D 300D,所述玉米纤维的细度为150D,所述大豆蛋白纤维的细度为100D。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的一种纤维素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征,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竹纤维是一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天然环保型绿色纤维。玉米纤维是以玉米、小麦等淀粉为原料,经发酵转化成乳酸再经聚合,纺丝而制成的合成纤维,具有生物降解性,玉米纤维轻柔滑顺,强度大,吸湿透气,手感柔顺,垂悬性佳。大豆纤维易生物降解,生产过程对环境、空气、人体、土壤、水质等无污染,有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被誉为“新世纪的健康舒适纤维”。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防臭环保面料,是采用竹纤维、玉米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而成,兼具了三种纤维的优点,使得面料具有吸湿透气、手感柔顺、光泽亮丽、抗菌、防臭等特点。另外三种纤维均可生物降解,使得面料真正达到环保的效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抗菌防臭环保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专利技术由竹纤维、玉米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玉米纤维为经纱,所述竹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后为纬纱,经密为 313 根 /10 cm,纬密为 219. 5 根 /10 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臭环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占面料总重量的409Γ50%,所述玉米纤维占面料总重量的259Γ35%,所述大豆蛋白纤维占面料总重量的 209^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臭环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的细度为 200D 300D,所述玉米纤维的细度为150D,所述大豆蛋白纤维的细度为100D。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防臭环保面料,包括本专利技术由竹纤维、玉米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玉米纤维为经纱,所述竹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后为纬纱,经密为313根/10㎝,纬密为219.5根/10㎝。通过上述方式,本专利技术兼具竹纤维、玉米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三种纤维的优点,使得面料具有吸湿透气、手感柔顺、抗菌、防臭等特点。另外三种纤维均可生物降解,使得面料真正达到环保的效用。文档编号D03D15/00GK102418191SQ201110291748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徐建平 申请人:常熟市众望经纬编织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众望经纬编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