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朗辉专利>正文

防滑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0676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滑梯子,它由左支架、横杆、右支架构成;左支架和右支架表面上相对应处设有多个通孔;横杆左端或右端设有凹陷,多个横杆将左支架和右支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用于爬高,又能够防止在爬高过程中的滑落,给人们带来了安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作业和广大的学校寝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梯子,尤其是一种防滑梯子
技术介绍
梯子,日常生活用具,由两根长粗杆子做边,中间横穿适合攀爬的横杆,用于爬高。 传统的梯子结构简单,但用途非常广泛,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梯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主要用于爬高和一些够不着的地方。由于梯子的结构简单, 使用较广泛,但是,由于该梯子的特性,在使用中安全隐患较高,给人们带来很多的担忧,给工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梯子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梯子,它采用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相对应处设置通孔,在横杆的左端或右端设有凹陷,左右支架通过横杆相连接。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滑梯子,其特征在于 它由左支架、横杆、右支架构成;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均为方形状,表面上相对应处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横杆左端或右端设有凹陷,多个横杆将左支架和右支架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既能够用爬高,又能够防止在爬高过程中的滑落,给人们带来了安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硬,适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作业和广大的学校寝室。以下结合附图和其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图中I-左支架、2-横杆、3-右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防滑梯子,其特征在于它由左支架(1)、横杆(2)、右支架C3)构成;所述的左支架(1)和右支架C3)均为方形状,表面上相对应处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横杆( 左端或右端设有凹陷,多个横杆( 将左支架(1)和右支架(3) 相连接。在图1、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横杆⑵上设有凹陷,起到防滑的作用; 所述的左支架(1)和右支架C3)上设有通孔,起到手扶的作用;当踩在横杆( 上的凹陷处,和扶在左支架(1)和右支架C3)上的通孔处,起到快速上爬和安全的作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将左支架(1)和右支架(3)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端靠在需要爬上的位置;然后,脚踩在横杆( 上的凹陷处,手扶在左支架(1)和右支架(3)的通孔处,能够快速安全使人达到想要的高度。权利要求1. 一种防滑梯子,其特征在于它由左支架(1)、横杆O)、右支架(3)构成;所述的左支架(1)和右支架C3)均为方形状,表面上相对应处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横杆( 左端或右端设有凹陷,多个横杆⑵将左支架⑴和右支架⑶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滑梯子,它由左支架、横杆、右支架构成;左支架和右支架表面上相对应处设有多个通孔;横杆左端或右端设有凹陷,多个横杆将左支架和右支架相连接。本技术既能够用于爬高,又能够防止在爬高过程中的滑落,给人们带来了安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作业和广大的学校寝室。文档编号E06C7/08GK202194546SQ201120150928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2日专利技术者吕朗辉 申请人:吕朗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朗辉
申请(专利权)人:吕朗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