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0416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改装汽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货物箱的改装车。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改装车,能够增加安装在改装车尾部的货物箱的容积,降低货物箱底面高度,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了改装车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改装车包括底盘车架、驾驶室和至少一个货物箱,底盘车架包括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第二车架位于第一车架后侧,并且位于后车轮的后侧,第二车架位于第一车架下方,第二车架与第一车架通过第三车架固定连接,第二车架上固定安装有长方体形状的货物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二车架位于第一车架的下方,能够使安装在其上的货物箱形状更合理,增大货物箱的容积,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装汽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货物箱的改装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运货汽车使用的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带有货物箱的改装车, 可以密封运输各类物品,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但是安装在改装车底盘车架尾部的货物箱,由于现有底盘车架的限制,不能更充分的利用空间。如消防车,全世界几乎每年都要发生近百万次的火灾,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物质损失。消防车是装备有各种消防设备的用于消防灭火和其它临时性、突发性的抢险救援的车辆的总称。因此,消防车中需要配备的各种器材和工具,目前消防部队使用罐类消防车、抢险救援消防车等各类消防车上一般都安装有器材箱,如图7所示,安装在消防车尾部的器材箱1’受到了底盘车架的限制,造成器材箱的结构为左右两侧低,中间高,无形中缩小了器材箱容积,从而制约了消防部队的救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装车,能够增加安装在改装车车尾部的货物箱的容积,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了改装车的工作效率。本技术一种改装车,包括底盘车架、驾驶室和货物箱,货物箱固定安装在底盘车架上,其中所述底盘车架包括第一车架、第二车架和第三车架,第一车架包括两根第一纵梁和若干根第一横梁,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到两根第一纵梁上,第二车架包括至少两根第二纵梁和至少一根第二横梁,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到两根第二纵梁上, 第三车架包括两根第三纵梁,第二车架位于第一车架后侧下方,并且位于后车轮的后侧,第二车架与第一车架通过第三车架固定连接,两根第三纵梁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到两根第一纵梁上,两根第三纵梁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到两根第二纵梁上;货物箱的前部固定安装在第一车架上,货物箱的后部固定安装在第二车架上。本技术一种改装车,其中所述第一车架的两根第一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横梁,第二车架的两根第二纵梁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二横梁,第三车架还包括两根第四纵梁,两根第四纵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到位于第一车架后端的第一横梁和位于第二车架前端的第二横梁上,并且第四纵梁和第三纵梁两两之间间距相等;第一车架与第三车架的结合处,并且位于第一车架的下方设有若干三角形加强板;第二车架与第三车架的结合处,并且位于第三车架的前方固定连接有若干槽钢。本技术一种改装车,其中所述货物箱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侧卷帘门,每个侧卷帘门的侧门槛位置均安装有一个侧斜坡板,侧斜坡板与侧门槛铰接,侧斜坡板的上部安装有插销,用于将侧斜坡板固定在货物箱上。本技术一种改装车,其中所述每个侧斜坡板上安装有至少2个轴线互相平行的第一气弹簧,第一气弹簧的轴线垂直于侧斜坡板与侧门槛的铰接轴,第一气弹簧的活塞杆前端通过第一侧连接块与侧斜坡板铰接,第一气弹簧的尾端通过第二侧连接块与货物箱底部铰接。本技术一种改装车,其中所述货物箱的后侧设置有后卷帘门,后卷帘门的后门槛位置安装有一个后斜坡板,后斜坡板与后门槛铰接,后斜坡板的上部安装有插销,用于将后斜坡板固定在货物箱上。本技术一种改装车,其中所述后斜坡板上安装有至少2个轴线互相平行的第二气弹簧,第二气弹簧的轴线垂直于后斜坡板与后门槛的铰接轴,第二气弹簧的活塞杆前端通过第一后连接块与后斜坡板铰接,第二气弹簧的尾端通过第二后连接块与货物箱底部铰接。本技术一种改装车,其中所述改装车为消防车,货物箱为分体式结构,货物箱的后部为第一器材箱,货物箱的前部为泵房、水罐或者第二器材箱。本技术一种改装车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中第二车架位于第一车架下方,货物箱安装在第二车架上,通过第二车架的设置,使安装在其上的货物箱形状更合理,降低了货物箱底面高度,增大了货物箱的容积,充分利用了空间,从而提高了改装车的工作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改装车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种改装车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种改装车中底盘车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种改装车中底盘车架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种改装车中底盘车架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种改装车中器材箱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种改装车中器材箱的右视图;图7为现有技术中器材箱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种改装车中侧斜坡板的关闭状态图;图9为本技术--种改装车中侧斜坡板的打开状态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改装车中后斜坡板的关闭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消防车为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底盘车架1、驾驶室2和货物箱20,其中底盘车架1包括第一车架19、第二车架4和第三车架5,结合图2、图3、图4所示,第一车架19 包括两根第一纵梁7和若干根第一横梁6,第一横梁6的两端分别焊接或者铆接到两根互相平行的第一纵梁7上,第一车架19的两根第一纵梁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横梁6 ; 第二车架4包括两根第二纵梁8和三根第二横梁9,第二车架4的两根第二纵梁8的前后两端均焊接或者铆接有一根第二横梁9,两根第二纵梁8的中部分别与另一根第二横梁9的两端焊接或者铆接;第三车架5包括两根第三纵梁10和两根第四纵梁21 ;第二车架4位于第一车架19后侧下方,并且位于后车轮的后侧,第二车架4与第一车架19通过第三车架5固定连接,第三车架5的两根第三纵梁10的上端分别焊接或者铆接到两根第一纵梁7上,两根第三纵梁10的下端分别焊接或者铆接到两根第二纵梁8上;两根第四纵梁21的两端分别焊接或者铆接到位于第一车架19后端的第一横梁6和位于第二车架4前端的第二横梁 9上,并且第三纵梁10和第四纵梁21两两之间间距相等;第一车架19与第三车架5的结合处,并且位于第一车架19的下方焊接有八个三角形加强板11 ;第二车架4与第三车架5 的结合处,并且位于第三车架5的前方焊接或者铆接有四根槽钢12,其中三角形加强板11 用于加强第一车架19与第三车架5的连接强度,槽钢12用于加强第二车架4与第三车架 5的连接强度。货物箱20为分体式结构,货物箱20前部为泵房、水罐或者第二器材箱,固定安装在第一车架19上,货物箱20后部为第一器材箱3,固定安装在第二车架4上,器材箱3 为长方体状,结合图5、图6所示,器材箱3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侧卷帘门13,每个侧卷帘门13的侧门槛14位置均安装有一个矩形侧斜坡板15,侧斜坡板15与侧门槛14铰接,结合图8、图9所示,每个侧斜坡板15上安装有2个轴线互相平行的第一气弹簧16,第一气弹簧16的轴线垂直于侧斜坡板15与侧门槛14的铰接轴,且两个第一气弹簧16的位置关于侧斜坡板15的底边的垂直平分线对称,第一气弹簧16的活塞杆前端通过第一侧连接块17 与侧斜坡板15铰接,第一气弹簧16的尾端通过第二侧连接块18与器材箱3底部铰接,侧斜坡板15的上部安装有插销,用于将侧斜坡板15固定在器材箱3上。器材箱3的后侧设置有后卷帘门22,后卷帘门22的后门槛M位置安装有一个矩形的后斜坡板25,后斜坡板 25与后门槛M铰接,结合图10所示,后斜坡板25上安装有2个轴线互相平行的第二气弹簧沈,第二气弹簧沈的轴线垂直于后斜坡板25与后门槛M的铰接轴,且两个第二气弹簧 26的位置关于后斜坡板25的底边的垂直平分线对称,第二气弹簧沈的活塞杆前端通过第一后连接块27与后斜坡板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洪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消防冻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