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电容器放电产生高能电脉冲的残余应力消除装置。 技术背景在制造加工过程中,工件受到来自诸如焊接、铸造、热处理、切削、锻造等各种工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装配过程中也会出现因为尺寸不协调而造成的强行装配。所有这些都会在工件内部产生不必要的残余应力,从而降低了工件的静载强度、抗疲劳强度和加速了工件的应力腐蚀过程,同时也是工件产生变形和开裂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如何降低或消除工件中不必要的残余应力,一直是机械制造工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常见的消除残余应力工艺有自然时效和热时效技术。自然时效依靠昼夜季节的温度变化,给工件施加反复的温度应力,长期积累使金属构件发生细微的收缩和膨胀,使金属晶格缓慢滑移,并最终达到释放残余应力的目的,但自然时效耗时长、效率低、占地面积大, 并且自然时效工艺不易管理。热时效即去应力退火法,通过将工件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下,在热状态下降低工件材料的屈服极限,从而使工件材料在残余应力作用下发生屈服变形,产生应力松弛,从而降低或消除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热时效周期较自然时效大为缩短,应用广泛,但是退火炉造价高、能耗高、占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闻,顾邦平,郑建毅,贾叔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