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冒止咳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497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8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金荞麦为君药的感冒止咳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为:金荞麦50-70重量份;沙参40-60重量份;柴胡20-40重量份;款冬花20-40重量份;黄芩20-40重量份;百部20-40重量份;荆芥10-30重量份;紫菀10-30重量份;防风10-30重量份;前胡10-30重量份;枇杷叶10-30重量份;桔梗10-30重量份;五味子10-30重量份;苦杏仁10-22重量份;化橘红5-15重量份;法半夏5-15重量份等;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或痰多等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金荞麦为君药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或痰多等症状的感冒止咳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咳嗽既是独立的病证,又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多发于秋冬季节,属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致病原因的复杂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中医药治疗咳嗽有着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且疗效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金荞麦为君药的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 咳嗽或痰多等症状的感冒止咳中药组合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感冒止咳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为 金荞麦50-70重量份;沙参40-60重量份;柴胡20-40重量份;款冬花20-40重量份;黄芩 20-40重量份;百部20-40重量份;荆芥10-30重量份;紫菀10-30重量份;防风10-30重量份;前胡10-30重量份;枇杷叶10-30重量份;桔梗10-30重量份;五味子10-30重量份;苦杏仁10-22重量份;化橘红5-15重量份;法半夏5-15重量份;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原料药为金荞麦60重量份;沙参50重量份;柴胡 30重量份;款冬花30重量份;黄芩30重量份;百部30重量份;荆芥20重量份;紫菀20重量份;防风20重量份;前胡20重量份;枇杷叶20重量份;桔梗20重量份;五味子20重量份;苦杏仁15重量份;化橘红10重量份;法半夏10重量份。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治疗伤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或痰多等症状的药物。其可以为上述中药组合物和任意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临床常用的各种剂型,如临床上可接受的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冲剂、口服液、煎膏剂、合剂或散剂。其中优选的剂型为煎膏剂。此剂型口感好,病人服用方便,且易于接受,并且药效物质成分含量尚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冒止咳膏中成药产品,其制备方法为十六味,除苦杏仁单独蒸馏提取外,其余十五味中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池, 第二次lh,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池,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加入炼蜜,煮沸,放冷;依此加入岩白菜素、陈皮酊、甘草流浸膏、杏仁水、薄荷脑乙醇溶液,加炼蜜适量,搅勻,即得。炼蜜将蜂蜜置锅内,先用武火加热,沸腾后改用文火,并不时捞出漂浮的泡沫及蜡质等,炼至色泽加深,用手捻之其粘性较生蜜略强时,离火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感冒止咳中药组合物具有解表驱邪,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临床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痰多等症。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 感冒止咳膏一、配方金荞麦60g沙参50g柴胡30g 款冬花30g 黄芩30g百部30g 荆芥20g紫菀20g 防风20g 前胡20g枇杷叶20g 桔梗20g 五味子20g 苦杏仁15g 化橘红IOg法半夏IOg岩白菜素1.5g薄荷脑Ig 陈皮酊Iml甘草流浸膏Iml炼蜜适量。二、制法前十六味,除苦杏仁单独蒸馏提取外,其余十五味中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池, 第二次lh,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池,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加入炼蜜,煮沸,放冷;依此加入岩白菜素、陈皮酊、甘草流浸膏、杏仁水、薄荷脑乙醇溶液,加炼蜜至1000ml,搅勻,即得。炼蜜将蜂蜜置锅内,先用武火加热,沸腾后改用文火,并不时捞出漂浮的泡沫及蜡质等,炼至色泽加深,用手捻之其粘性较生蜜略强时,离火备用。三、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淡红棕色膏状液体,久置可有微量混浊,气香,味酸甜,微苦、凉。四、鉴别(1)取本品30ml,加氯仿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置水浴蒸干,加氯仿 I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荞麦对照药材3. 5g,加氯仿浸渍过夜,滤过,滤液蒸干, 加氯仿Iml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 μ 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19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2)取本品30ml,加7%硫酸乙醇液-水(1 3) 2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加水30ml洗涤,弃去洗液,氯仿用无水硫酸钠脱水, 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Iml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3. 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 μ 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板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醚(1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色斑。五、检查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3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I A)。其他应符合煎膏剂项下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一部I F)。六、功能主治解表驱邪,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痰多等症。七、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 15ml,一日三次。八、规格120ml/瓶;密封,避光保存。试验例1 实施例1的临床应用结果1、作用与用途解表驱邪,化痰止咳。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等症。2、临床资料共观察患者567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4岁,平均32岁。疗程最长20d,最短3d。3、治疗方法与疗程治疗组以本品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5d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川贝枇杷膏,每次10mL,每日3次,5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的川贝枇杷膏为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主要成分川贝、枇杷叶、沙参、茯神、橘红、桔梗、法半夏、北五味子、瓜萎仁、远志、北杏仁、生姜、薄荷、蜂蜜。4、疗效标准及结果4. 1疗效标准以伤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为指征。痊愈症状消失。有效症状缓解,发作次数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变。4. 2结果与分析治疗组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567例,其中治愈356例(62. 8 % ),有效189 例(33. 3%),无效22例(3. 95% ),总有效率为96. 1 %。对照组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观5例,其中治愈62例01.75% ),有效151 例(52. 98% ),无效72例27%),总有效率为80. 73%。实施例2:感冒止咳丸采用下述配方,制备方法前述的提取步骤同实施例1,后将提取物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丸剂,如水蜜丸。配方金荞麦50g沙参40g柴胡20g 百部40g 款冬花40g黄芩20g 荆芥30g紫菀IOg 防风30g 前胡IOg枇杷叶30g 桔梗IOg 五味子IOg 苦杏仁22g化橘红15g法半夏5g。实施例3 感冒止咳颗粒采用下述配方,制备方法前述的提取步骤同实施例1,后将提取物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颗粒剂。配方 金荞麦70g沙参60g 柴胡40g 百部20g 款冬花20g黄芩40g 荆芥IOg 紫菀30g 防风IOg 前胡30g枇杷叶IOg 桔梗30g 五味子30g 苦杏仁IOg 化橘红5g法半夏15g。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开发区格力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