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毛机冷却水自动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73207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5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烧毛机冷却水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冷水辊、第二冷水辊的一端头分别与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一端头装在一起,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另一端头与供水管连接;供水管的另一端头与储水箱底部装在一起,在供水管上分别设有止回阀,供水控制阀;电子除垢器和循环水泵装;第一冷水辊、第二冷水辊的另一端头分别与储水箱的进水管连接在一起;可将烧毛机排出的80℃经过冷却与新水流混合后,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在供水管网中循环使用。在储水箱的下部设有三只水位控制检测器探头,在储水箱底部设有循环水泵、控制阀及电子除垢器;采用集成运算电路实现烧毛机火口冷却水的自动循环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印染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烧毛机冷却水自动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纺织印染加工过程中,对织物外表的绒毛,采用烧毛机将织物外表的绒毛烧掉,使织物变得光洁、平整,是一个获得高质量的选择。将织物外表的绒毛烧掉后,织物变得光洁、平整,减少了织物起球,是前处理不可缺少的工序。但是,在使用烧毛机的过程中, 由于火口温度高达1300°C,火口导布辊需消耗大量自来水冷却,由于考虑到生产安全,烧毛机与其它机台相隔较远,冷却水无法回收利用而直接排入下水道,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研究解决烧毛冷却水的浪费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烧毛机冷却水自动循环装置。该装置将烧毛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冷却水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回到供水管网中,达到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目的。其投资少、回报大、达到节能减排、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毛机冷却水自动循环装置,包括供水管、控制阀、冷水辊、出水管、储水箱、水位控制检测、循环水泵、电气主回路、控制回路、电子除垢器、电源变压器、集成运算电路、停止按钮、启动按钮;其特征是第一冷水辊、第二冷水辊的一端头分别与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一端头装在一起,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另一端头与供水管连接;供水管的另一端头与储水箱底部装在一起,在供水管上分别设有止回阀,供水控制阀;电子除垢器和循环水泵装;第一冷水辊、第二冷水辊的另一端头分别与储水箱的进水管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烧毛机冷却水自动循环装置,采用集成运算电路实现烧毛机火口冷却水的自动循环控制,该电路设有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其中,主回路380V电源线Li、 L2、L3与断路器QF的进线端相接,断路器QF的出线U、V、W分别与接触器KM触点、热继电器FR和电机M并联连接;断路器QF的出线W分别与停止按钮SB1、启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线圈、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串联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烧毛机冷却水自动循环控制电路,220V电源的L线和N线与电源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线并联连接,电源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一端与电极b以串联的方式连接,作为水位检测的公共端,电源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另一端与集成运算电路15内电阻R1、 二极管VI、电阻R3、二极管V2并联;R1、R2、继电器Kl-I的常开触点和电极a以串联的方式连接,作为水位探测的低水位检测点;Vl与Rl并联后与集成电路MC1413P的引脚①连接; 电阻R3、电阻R4与电极c以串联的方式连接,作为水位监测的高水位检测点;V2与电阻R3 并联在集成电路MC1413P的引脚②;集成电路MC1413P的引脚 与继电器Kl线圈的一端串联,集成电路MC1413P的引脚 与继电器K2线圈串联连接,电容器C分别与继电器K1、继电器K2并联后,与二极管V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V3的阳极并联在电极b的连接线上。探测电极组件a、b、c探头分别安装固在储水箱上的三个孔的14内。其中,电极探头c为高位电极输入端,电极探头a为低位电极输入端,电极探头b为电极公共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烧毛机火口冷却水是直接由供水管道流过冷水辊,利用循环管道和循环水泵及相应的控制电路,可将烧毛机排出的80°C经过冷却与新水流混合后,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在供水管网中循环使用。有效地减少了冷却水的消耗,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废水排放,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冷却水与新鲜水混合后,提高了水温, 可有效的防止导布辊的表面结露而在布面产生水斑,降低了产品次品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2是图1的主回路电气3是图2的自动控制电气图在图中1、2、烧毛冷水辊,3、4、控制阀,12、控制阀,5、供水管,6、止回阀,8、9出水管,10、水箱,11、电子除垢器,13、孔,15、循环水泵,B、集成运算电路,QF、断路器,KM、交流接触器,RJ、热继电器,SB1、停止按钮,SB2、启动按钮,K1、K2、继电器,QCU QC2是转换开关触点,Τ、电源变压器,a、c、b是电极探头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冷水辊1、第二冷水辊2的一端头分别与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的一端头装在一起,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的另一端头与供水管5连接;供水管5的另一端头与储水箱10底部出水管连接在一起,在供水管5上分别设有止回阀6,供水控制阀3 ;电子除垢器11和循环水泵13 ;第一冷水辊1、第二冷水辊2的另一端头分别与储水箱10的进水管连接在一起。在储水箱10的侧板下部设有三个水位控制检测器探头安装孔14,三只水位控制检测器探头安装固定在储水箱10的下部的孔内。在图2、图3的实施例中,烧毛机冷却水自动循环装置,采用集成运算电路实现烧毛机火口冷却水的自动循环控制,该电路设有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其中,主回路380V电源线L1、L2、L3与断路器QF的进线端相接,断路器QF的出线U、V、W分别与接触器常开KM触点、热继电器FR和电机M并联连接;断路器QF的出线W分别与停止按钮SB1、启动按钮SB2、 接触器KM线圈、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串联连接。在停止按钮SBl与启动按钮SB2之间,并联转换开关QCl与继电器Kl触点和转换开关QC2与继电器K2触点。控制电路由220V电源的L线和N线与电源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线并联连接,电源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一端与电极b以串联的方式连接,作为水位检测的公共端,电源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另一端与集成运算电路15内电阻R1、二极管VI、电阻R3、二极管V2并联;R1、R2、 继电器Kl-I的常开触点和电极a以串联的方式连接,作为水位探测的低水位检测点;Vl与 Rl并联后与集成电路MC1413P的引脚①连接;电阻R3、电阻R4与电极c以串联的方式连接,作为水位监测的高水位检测点;V2与电阻R3并联在集成电路MC1413P的引脚②;集成电路MC1413P的引脚 与继电器Kl线圈的一端串联,集成电路MC1413P的引脚@与继电器K2线圈串联连接,电容器C分别与继电器Kl、继电器K2并联后,与二极管V 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V3的并联在电极b的连线上。探测电极组件a、b、c探头分别安装固在储水箱上的三个孔的14内。其中,电极探头c为高位电极输入端,电极探头a为低位电极输入端,电极探头b为电极公共端;在3的实施例中,AC220V电源的L和N线与电源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线连接,电源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一端与电极b以串联的方式连接,作为水位检测的公共端,另一端与集成运算电路(B)内电阻Rl、二极管VI、电阻R3、二极管V2并联;R1、R2、K1_1与电极a以串联的方式连接,作为水位探测的低水位检测点;Vl与Rl并联后与集成电路MC1413P的引脚 (1)连接;电阻R3、电阻R4与电极c以串联的方式连接,作为水位监测的高水位检测点;V2 与电阻R3并联在集成电路MC1413P的引脚O);集成电路MC1413P的引脚(15)与继电器 Kl线圈的一端串联,集成电路MC1413P的引脚(16)与继电器K2线圈串联连接,电容C分别与继电器Kl继电器K2并联后,与二极管V 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V 3的阳极并联在电极b 的连接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殿来胡齐更王晋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襄樊新四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