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869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5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燃烧板,其包含有:一个第一板件、一个第二板件与一个混气室,该第一板件与该第二板件对接结合,该第一与第二板件之间形成该混气室,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侧与第二侧,该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位于该混气室相对的两端,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分别位于该混气室相对的两侧,该混气室包括有:一个瓦斯进气口、一个空气进气口、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一空间、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二空间、一个循环式通道、数个第一侧向出火孔与数个第二侧向出火孔,借助该混气室的设计能够有助于瓦斯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揭示一种燃烧板,尤其是指一种使用于烤肉炉内的燃烧板,其能够有助于瓦斯充分混合。
技术介绍
瓦斯的燃烧必须有空气助燃才得以进行,不足量的助燃空气,会使瓦斯燃烧不完全,而容易生成一氧化碳,而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臭不易被察觉,吸入过量容易造成休克死亡,因此提供足量的新鲜空气,使瓦斯燃烧完全,而可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本领域常见的瓦斯燃烧器具其瓦斯炉管上仅设有数小孔,该孔为出火孔,同时也为新鲜空气的进气孔,但因该孔过小使得新鲜空气不足量,容易造成上述的种种问题。因此申请人乃提出一种可容易能提供给瓦斯燃烧器具足量的新鲜空气,而使瓦斯燃烧完全,参照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91036的《烤肉炉改良结构》,其本体内设有一加热管,其设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端设有进气口,使瓦斯由此进入,于该加热管上设有数孔,该孔供瓦斯燃烧时火焰由此窜出,以及供新鲜空气进入,而使瓦斯能完全燃烧而得一安全且更实用的设计。只是,前述设计的瓦斯仅限于加热管内流通,管状的设计让瓦斯的量受到局限,且加热管的前后管也有混合不均勻且燃烧不均勻的缺点,其造成前管瓦斯量较多且瓦斯尚未充分混合即燃烧,而形成红火现象,造成瓦斯燃烧不完全且容易有积碳现象;而后管因为瓦斯进气量不足,让火焰较小,而使得火候较小。这样的设计影响到供给的火焰大小,而有加以改进的必要。因此,本专利技术想排除或至少减轻先前技术所遭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提供一种燃烧板。本专利技术主要改良的技术手段为,能够让瓦斯与空气在混气室内流通且完全混合, 进一步让该混气室内充满混合过的瓦斯,而有助于点火头点火时的瓦斯燃烧,且达到燃烧完全、温度均勻的功效,并将混合后的瓦斯分配给第一侧向出火孔与第二侧向出火孔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板,其包含有一个第一板件、一个第二板件与一个混气室, 该第一板件与该第二板件对接结合,该第一与第二板件之间形成该混气室,该混气室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侧与第二侧,该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位于该混气室相对的两端,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分别位于该混气室相对的两侧;其中,该混气室包括有一个瓦斯进气口,其连通瓦斯罐供瓦斯进入,该瓦斯进气口位于第一端;一个空气进气口,其供气体进入,该空气进气口位于第一端,该空气进气口连通该瓦斯进气口 ;一个第一通道,其连通该瓦斯进气口与该空气进气口 ;一个第一空间,其连通该第一通道;数个第一侧向出火孔,其位于该混气室的第一侧,该第一侧向出火孔连通该第一空间;数个第二侧向出火孔,其位于该混气室的第二侧,该第一侧向出火孔连通该第一空间。本专利技术次要改良的技术手段及效果为,瓦斯与空气借助该第一通道呈渐扩的设计 而能够导引气量通过。本专利技术另一要改良的技术手段及效果为,借助第一空间的抵挡部与斜抵部能够阻 挡瓦斯与空气通过该第二通道,进ー步使瓦斯与空气在第一空间内达到充分混合的效果, 使得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第一空间内产生回流,而能够让混合气体充满而填充于该狭室。本专利技术又一要改良的技术手段及效果为,该第二通道的狭道能够形成一股气流而 让气量加速流通,且该第二通道的第一通部与第二通部能够宣泄无法经由该狭道通过的气里。本专利技术再一要改良的技术手段及效果为,该循环式通道的导引端能够将该第二空 间的气量导引至该两个侧道。附图说明图1 :为本专利技术燃烧板的立体外观图。图2 为本专利技术燃烧板的立体分解图。图3 为本专利技术燃烧板的另ー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 为本专利技术混气室的示意图。图5 为本专利技术燃烧板的上视图。图6 为本专利技术由图5的6-6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图7 为本专利技术由图5的7-7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图8 为本专利技术由图5的8-8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图9 为本专利技术由图5的9-9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图10 为本专利技术的燃烧板设于烤肉炉的立体外观图。图11 为本专利技术的燃烧板设于烤肉炉的立体分解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燃烧板10第一板件101波浪纹20第二板件 201平直部 30混气室 301第一端 302第二端 303第一侧 304第二侧 31瓦斯进气ロ 32空气进气ロ 33第一通道 331窄部 332宽部 ;34第一空间 341主室 ;342狭室 343抵挡部 ;344斜抵部 345窄部 346宽部 35第二通道 351狭道352第一通部353第二通部354阻挡部36第二空间37循环式通道 371导引端372侧道373连通道38第一侧向出火孔39第二侧向出火孔2烤肉炉01点火头3 瓦斯罐。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ー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参照图1、图2与图3,为本专利技术燃烧板的立体外观图与立体分解图。本专利技术的燃烧板1包括一个第一板件10、一个第二板件20与一个混气室30。该第一板件10与该第二板件20对接结合,该第一与第二板件10、20之间形成该混气室30。同时参照图4、图5与图6,为本专利技术燃烧板的示意图。该混气室30包括第一端 301、第二端302、第一侧303与第二侧304,该第一端301与第二端302分别位于该混气室 30相对的两端,该第一侧303与该第二侧304分别位于该混气室30相对的两侧。该混气室30包括有一个瓦斯进气口 31、一个空气进气口 32、一个第一通道33、一个第一空间34、一个第二通道35、一个第二空间36、一个循环式通道37、数个第一侧向出火孔38与数个第二侧向出火孔39。该瓦斯进气口 31供瓦斯进入,其位于第一端301且连通第一端301的端部,且该瓦斯进气口 31由该第一与第二板件10、20所形成。该空气进气口 32供气体进入,其位于第一端301,该空气进气口 32穿设于该第一板件10,且该第二板件20对应该空气进气口 32处呈封闭状,该空气进气口 32邻近该瓦斯进气口 31,且该空气进气口 32连通该瓦斯进气口 31,且该空气进气口 32的进气方向与该瓦斯进气口 31的进气方向垂直。同时参照图7,该第一通道33连通该瓦斯进气口 31与该空气进气口 32,该第一通道33由该第一端301朝向第二端302呈渐扩,该第一通道33包括一个窄部331与一个宽部332,瓦斯与空气能够快速通过该第一通道33。该第一空间34包括一个主室341与两个狭室342,该主室341 —端连通该第一通道33与该两个狭室342,该主室341另一端连通该第二通道35。该第一空间34包括一个抵挡部343,其位于邻近该第二通道35的一端,该抵挡部343能够阻挡瓦斯与空气通过该第二通道35,进一步使瓦斯与空气在第一空间34内达到充分混合的效果。该主室341与该第二通道35之间更形成两个斜抵部344,该抵挡部343位于该两个斜抵部344之间,该两个斜抵部344由第一端301朝向第二端302渐缩。该两个狭室342位于该第一通道33的两侧, 该狭室;342由第二端302朝向第一端301渐缩,该狭室342包括一个窄部345与一个宽部 346,该窄部345对应该窄部331,该宽部346对应该宽部332。该第一空间34的两侧连通该第一侧向出火孔38与该第二侧向出火孔39。同时参照图8,该第二通道35连通该第一空间34,该第二通道35包括一个狭道 351、两个第一通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槐泰陈维隆
申请(专利权)人:爱烙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