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 激光冲击强化区边缘的过渡处理方法,属于激光加工技术,涉及对激光冲击强化边缘区的特殊处理。
技术介绍
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是利用短脉冲(8 30ns)高功率密度(> lGW/cm2)辐照材料表面,通过汽化、电离在零件表面预先涂覆的吸收层介质(黑漆、铝箔等)形成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继续吸收激光能量而迅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激光冲击强化过程中,需要在零件表面施加均勻的流水层或其他方法,用于约束等离子体的自由膨胀,以提高冲击波的压力幅值。当冲击波压力超过零件材料的弹性极限时,将在零件表面形成永久塑性变形,并形成分布较深的有益的残余压应力。在零件使用过程中,残余压应力将部分或完全抵消疲劳载荷,因此残余压应力能够有效地缓裂纹的萌生时间,抑制裂纹的扩展速率,从而大幅度提高零件的疲劳性能。根据内应力平衡原则,在激光冲击强化后表层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就必将在强化区外围产生与之相平衡的残余拉应力,其拉应力的幅值与零件尺寸密切相关。这些残余拉应力将降低零件的疲劳寿命,残余拉应力分布区域成为新的“危险点”,尤其是平衡拉应力分布延伸至应力集中区的情况。因此,必须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子文,邹世坤,车志刚,许海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