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设备的数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263083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4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网设备的数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该系统包括电网设备数据模块,电网三维模型设计模块,与所述电网三维模型设计模块相连的运行环境信息集成模块,与所述运行环境信息集成模块相连的设备空间关系模块,与所述电网设备数据模块、所述电网三维模型设计模块、所述运行环境信息集成模块、所述设备空间关系模块分别相连的电网数据整合模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电网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方法,解决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遇到的数据分散、来源多样、规范不一致等问题。电网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电网全过程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贯穿系统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及设备报废各阶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设备的管理技术,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电网公司作为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提高设备运营水平,延长资产生命周期已经成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建立起设备实体的有效管理体系是电网企业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现有技术当中,PMS 系统(power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工程生产管理系统)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以投资控制为核心,以合同管理为纽带,以进度控制为主线,根据工程建设管理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工作流程,实现工程各类数据和工作流程电子化、信息化,是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智能管理的信息系统,体现基建项目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尤其是进度、质量、安全、造价管理。但是,PMS系统获得的信息不是面向对象的,因其数据来源复杂,数据时效性不一致导致数据管理混乱。现有技术当中,还有一种二维GIS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一幅地图包含的最基本的信息有两种空间信息和描述信息。前者反映了地理特征的位置和形状及特征间的空间关系,后者则反映了这些地理特征的一些非空间属性。例如,地图上的一个城市,其经纬度坐标属于空间信息,而城市名称、级别、人口等都属于描述性信息。点、线、面作为组成地图的三种基本元件,分别反映了不同的地图特征。 在地图上,一定的地图对象的地理特征及其非空间特性往往是用特定的符号同时反映出来的。但是,这种二维GIS系统中地理对象以抽象的符号表达,故表达能力有限,不能实现模型可视化管理和反映真实世界的情况。另外,二维GIS平台和三维设计成果脱节,不能兼容三维数据的完整、准确的移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面向电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三维GIS环境中实现电网设备的信息一体化管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网设备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电网设备数据模块,电网三维模型设计模块,与所述电网三维模型设计模块相连的运行环境信息集成模块,与所述运行环境信息集成模块相连的设备空间关系模块,与所述电网设备数据模块、所述电网三维模型设计模块、所述运行环境信息集成模块、所述设备空间关系模块分别相连的电网数据整合模块;所述电网设备数据模块,用于对电网设备进行分类组织,对支路类、节点类电力设备进行分类识别,并将分类识别后的数据存储在电力设备属性数据库内;所述电网三维模型设计模块,用于将各个电力设备的三维模型存储在电力设备模型数据库内,所述三维模型是根据真实的电网电力设备物理形态建立的;所述运行环境信息集成模块,用于通过遥感影像数据、电子地形图数据和地理、地质图件信息对基础空间地理信息集成,获取电网运行环境的空间地理数据库;所述设备空间关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网运行环境的空间地理数据库和设定的电网运行环境数学模型来分析所述电网电力设备三维模型的空间拓扑关系及组装方式,获取电网设备组装关系数据库;电网数据整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力设备属性数据库、所述电力设备模型数据库、所述电网运行环境的空间地理数据库和所述电网设备组装关系数据库进行整合集成,形成面向电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据模型组织系统。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电网设备的数据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对电网设备进行分类组织,对支路类、节点类电力设备进行分类识别,并将分类识别后的数据存储在电力设备属性数据库内;将各个电力设备的三维模型存储在电力设备模型数据库内,所述三维模型是根据真实的电网电力设备物理形态建立的;通过遥感影像数据、电子地形图数据和地理、地质图件信息对基础空间地理信息集成, 获取电网运行环境的空间地理数据库;根据所述电网运行环境的空间地理数据库和设定的电网运行环境数学模型来分析所述电网电力设备三维模型的空间拓扑关系及组装方式,获取电网设备组装关系数据库;将所述电力设备属性数据库、所述电力设备模型数据库、所述电网运行环境的空间地理数据库和所述电网设备组装关系数据库进行整合集成,形成面向电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据模型组织系统。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为研究和解决设备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电网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方法,该方法将电力设备属性的基本数据、电力设备的三维模型、三维GIS环境中实现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远程监控设备、调度运行数据、电网设备组装关系数据的一体化集成管理,解决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遇到的数据分散、来源多样、规范不一致等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实现组件化、可拆分的数据组织方式,以避免建立大而全、大而粗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今后建设专业化、小型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节点专业系统而打下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网设备的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网设备的数据管理系统的电网设备数据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电网设备数据模块的电力设备属性数据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网设备的数据管理系统的电网数据整合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网设备的数据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CN 102411764 A说明书3/5页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网设备的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网设备数据模块, 电网三维模型设计模块,与所述电网三维模型设计模块相连的运行环境信息集成模块,与所述运行环境信息集成模块相连的设备空间关系模块,与所述电网设备数据模块、所述电网三维模型设计模块、所述运行环境信息集成模块、所述设备空间关系模块分别相连的电网数据整合模块。所述电网设备数据模块,用于对电网设备进行分类组织,对支路类、节点类电力设备进行分类识别,并将分类识别后的数据存储在电力设备属性数据库内。传统的电力设备数据库只记录了对象的属性值,但对于实际中各种电力设备之间存在着的继承、组合等其它关系不能精确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成果是根据电网设备特性,按相关国家标准和南电标准构建了具有树状结构的电气设备分类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类继承机制,实现了一种对具有树状关系的电气设备对象分类设计方案。具体地,所述分类设计方案分为特定种类的电力设备的共同属性和所有电力设备的基类属性,例如一个双绕组变压器类用于描述一个双绕组变压器的共同属性。电网元件类包括三维物理模型、物理参数模型、电气参数模型和操作模拟程序自驱动模块。所有电力设备的基类属性,包含所有的电力设备都具有的参数,如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类型和位置。在树状电力设备分类中,由于所有的电力设备类均继承于电力设备基本类,系统可把不同种类的电力设备类对象视为一个电力设备基本类对象处理。所述电网三维模型设计模块,用于将各个电力设备的三维模型存储在电力设备模型数据库内,所述三维模型是根据真实的电网电力设备物理形态建立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依据电网电力设备的特征,采用现有的方法设计的各个电力设备的三维模型。将各个电网设备设置成三维组件式模型,在电网建设过程中,针对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区域、不同项目、不同电网建设阶段的实际建设方案,可按照具体的电网设备属性数据对可视化的高精度三维模型进行实时动态组织。具体地,可采用AUTOCAD或3D-max软件进行绘制。所述运行环境信息集成模块,用于通过遥感影像数据、电子地形图数据和地理、地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强雷伟刚潘屹峰王庭松李行义赵阅兵李小稳许少淦黄旭丹苗璘王东甫马海毅黄春晖汤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