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文育专利>正文

一种双导热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190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4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太阳能热水器领域,是一种双导热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装置和水箱组成,其特征是:集热装置呈方形框体状,方形框体倾斜面上是玻璃,方形框体内并且布置有吸热板,吸热板背面是分布肋片,吸热板上端连接至吸热块,吸热块与导热管相连接,导热管又连接至散热管,散热管布置在保温水箱的内胆内形成螺旋状,散热管与储气罐相连,储气罐又与外端循环的导气管相接连,通过导气管连接至方形框体下方设计的进气管口上,方形框体内形成密封体并且充入气体,形成可以循环联通的气体,采用的金属导热和气体导热设计,传热效率高,使用寿命及保温时间长,同时也十分安全可靠,增加太阳光利用面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太阳热能吸收装置,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太阳能热水器改进和利用,属太阳能热水器领域,是一种双导热太阳能热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在应用集热中还有多种利用不全面,如真空管排列形成吸收阳光面积利用率不全面,导热管呈圆形体集热不全面,吸收热能不够快,热水易散热等;包括现有的平板太阳能热水箱也存在诸多应用不全面等,如吸热金属片和金属管的热能传输存在过慢,导致热能利用率不高等,如何提高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率是目前清洁能源发展的趋向。在申请人早期申请的一份公开专禾Ij“双导热太阳能热水器”和申请号 “2006100109866”中,该专利申请存在较多技术缺陷,导致难以完成申请任务,同时也存在部分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导热太阳能热水器。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以下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气体导热和金属体导热的双重导热设计,可以更快速把太阳热能进行传热吸收和转换。本专利技术主要由集热装置和水箱组成,通过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双重导热整体设计, 利用太阳能光热,吸收传热在于平行线相对垂直线倾斜的集热装置上,其特征是集热装置呈方形框体状,方形框体倾斜面上是钢化玻璃,方形框体内并且布置有吸热板,吸热板背面是分布肋片,吸热板上端连接至金属吸热块,导热管又连接至散热管,散热管布置在保温水箱的内胆内形成螺旋状,散热管与储气罐相连,储气罐又与外端循环的导气管相接连,通过导气管连接至方形框体下方设计的进气管口上,方形框体内形成密封体并且充入气体, 形成可以循环相连的气体,气体可以是有压力导热的空气或氮气等。上述布置中,气体在集热装置内产生热量即可膨胀向上端,热量并且传热在于吸热块上,吸热块与导热管及散热管共同导热体,热能在水箱内进行把冷水转换热水或开水, 就形成了气体导热加金属导热二合一体,吸收快和转换越快太阳能利用热效率就能达到更高标准。所述方形框体形成的密封体,其特征是所述方形框体斜背面制作成方形外框,外框制作成凹槽体和放置一层保温层,保温层可以选择采用聚胺酯发泡保温制成,硬质材料可选择耐高温塑料、瓷材或金属片制作成一凹槽体,保温层向外框表面是用金属片铆制而成,凹槽体形面上是钢化玻璃层,钢化玻璃与保温层四周是用胶粘剂封密,钢化玻璃层与凹槽体形成一个密封体,可以看出凹槽体内布置吸热板,并且在吸热板上一端位置布置有金属制成的吸热块,吸热块中间位置与导热管相连接,导热管采用易导热金属制做,导热管内孔径相对比管的金属面积小,内孔目的是通透流通气体,气体受热时以导热作用,导热管上还安置有传热板,导热管上端是与散热管相连接,这就形成了金属导热管金属体和导热管内孔同时可以导热,这就形成了双重导热效果。所述吸热板布置是采用易导热金属板制成吸热板,最佳金属材料是铜或铝复合材料,吸热板表面是平整漆上选择性吸收涂层,涂层是磁控溅射干涉膜制成,吸热板背面是分布和固定若干肋片,肋片是横向或斜向排列,肋片同样是采用易导热金属制成,在肋片上设有通透小孔。所述导热管上端是与水箱相连接,其特征是导热管延伸至水箱内胆,导热管上安置有传热板,和管导热包括连接至散热管,所述传热板目的是把导热管的金属体传输的热能进一步均化,所述散热管在水箱内制做成螺旋状,散热管内置是热气体做螺旋状便于流通传热,散热管并且与一储气罐相连接。所述储气罐和导气管是采用易导热金属制做,储气罐一端还设有出气口,出气口接连导气管,导气管上安装有安全阀,所述导气管又连接至进气管口,进气管口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水箱是由支架固定,水箱外壳采用金属片制成,保温层采用聚胺酯发泡保温制成,胆内壁是金属体制做,水箱内胆设计一处进水管和一处出水管,分别与进水和出水管路相接。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金属导热和气体导热设计形成密封体,传热效率高,使用寿命及保温时间长,同时也十分安全可靠,增加太阳光利用面积,并可制成各种型式的太阳能热水器、开水器,还可多台集热器互相串联以加大其容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导热太阳能热水器侧面构造剖析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双导热太阳能热水器正面视图。图中标志1-进气管口,2-保温层,3-吸热板,4-玻璃,5-肋片,6_吸热块,7_导热管,8-传热板,9-储气罐,10-保温水箱,11-散热管,12-水,13-支架,14-导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分解。参照图1,图2中,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主要由集热装置和水箱组成,通过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双重导热整体设计,利用太阳能光热,吸收传热在于平行线相对垂直线倾斜的集热装置上,其特征在于集热装置呈方形框体状,方形框体倾斜面上是玻璃4,方形框体内并且布置有吸热板3,吸热板3背面是分布肋片5,吸热板3上端连接至金属吸热块6,导热管7 又连接至散热管11,散热管11布置在保温水箱10的内胆内形成螺旋状,散热管11与储气罐9相连,储气罐9又与外端循环的导气管14相接连,通过导气管14连接至方形框体下方设计的进气管口 1上,方形框体内形成密封体并且充入气体,形成可以循环相连的气体,气体可以是有压力导热的空气或氮气等。作为进一步改进和实施,上述布置中,气体在集热装置内产生热量即可膨胀向上端,热量并且传热在于吸热块6上,吸热块6与导热管7及散热管11共同导热体,热能在水箱10内进行把冷水转换热水或开水,就形成了气体导热加金属导热二合一体,吸收快和转换越快太阳能利用热效率就能达到更高标准。作为进一步改进和实施,所述方形框体形成的密封体,其特征是所述方形框体斜背面制作成方形外框,外框制作成凹槽体和放置一层保温层2,保温层2可以选择采用聚胺酯发泡保温制成,硬质材料可选择耐高温塑料、瓷材或金属片制作成一凹槽体,保温层2向外框表面是用金属片铆制而成,凹槽体形面上是玻璃层4,玻璃4与保温层2四周是用胶粘剂封密,玻璃4与凹槽体形成一个密封体,可以看出凹槽体内布置吸热板3,并且在吸热板3 上一端位置布置有金属制成的吸热块6,吸热块6中间位置与导热管7相连接,导热管7采用易导热金属制做,导热管7内孔径相对比管的金属面积小,内孔目的是通透流通气体,气体受热时以导热作用,导热管7上还安置有传热板8,导热管7上端是与散热管11相连接, 这就形成了金属导热管金属体和导热管内孔同时可以导热,这就形成了双重导热效果。作为进一步改进和实施,所述吸热板3布置是采用易导热金属板制成吸热板3, 最佳金属材料是铜或铝复合材料,吸热板3表面是平整漆上选择性吸收涂层,涂层是磁控溅射干涉膜制成,吸热板3背面是分布和固定若干肋片5,肋片5是横向或斜向排列,肋片5 同样是采用易导热金属制成,在肋片5上设有通透小孔。作为进一步改进和实施,所述导热管7上端是与水箱10相连接,其特征是导热管7延伸至水箱内胆,导热管7上安置有传热板8,和管导热7包括连接至散热管11,所述传热板8目的是把导热管8的金属体传输的热能进一步均化,所述散热管11在水箱内制做成螺旋状,散热管11内置是热气体做螺旋状便于流通传热,散热管11并且与一储气罐9相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和实施,所述储气罐9和导气管7是采用易导热金属制做,储气罐 9 一端还设有出气口,出气口接连导气管14,导气管14上安装有安全阀,所述导气管14又连接至进气管口 1,进气管口 1上安装有阀门。作为进一步改进和实施,所述水箱10是由支架13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文育
申请(专利权)人:戴文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