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叠压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683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2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压叠压供水设备,其在叠压罐的开口上方设有一容气腔和位于容气腔内的活塞。利用活塞的传动原理,当该供水设备停机或者停电时,活塞将容气腔闭合,有效地阻住下游管道产生的水流体冲击波向下移动而冲进叠压罐内,保护叠压罐内的水泵和电机系统而免受水流体冲击波破坏。当该供水设备重新启动时,叠压罐内产生一定的压力,当这个压力大于容气腔内的水压时,活塞被打开,叠压罐内的水流体流出至下游管道,满足下游用户的用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压叠压供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叠压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叠压供水设备包括有叠压罐、设于叠压罐内的潜水泵,附在潜水泵上以与潜水泵固定相连的电机系统。叠压罐的顶端设有出水口,尾部设有进水口。出水口与下游管道相通以为下游管道提供水。当出现停电或停机的情况时,管道内的水压会产生突变,管道流体在传输管道会产生一个反向水流体的水冲击波,水冲击波进入叠压罐内会造成损坏叠压罐内的水泵和电机系统。因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稳压叠压供水设备,以克服上述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管道水流稳压从而避免损坏叠压罐内的水泵以及电机系统的稳压叠压供水设备。根据上述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稳压叠压供水设备,包括叠压罐、位于叠压罐内的潜水泵以及附在潜水泵上的电机系统、和出水管,所述叠压罐的开口处设有第一法兰盘, 所述稳压叠压供水设备还包括与第一法兰盘相连的第二法兰盘、活塞和分压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第二法兰盘的孔眼并与第二法兰盘固定相连,其后端伸入叠压罐内与潜水泵相连,其前端露出第二法兰盘之外;在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外侧表面还设有与之相连并围绕所述出水管前端的环形侧壁;所述分压水管包括与环形侧壁相连的底板以及与底板相连的管道,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均与管道相连通的中心孔和通孔,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底板形成一容气腔,所述底板上的通孔还与所述容气腔相通,管道位于容气腔之外;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容气腔的内部,其包括底盖和与底盖相连的连接杆,底盖与所述出水管的前端相抵接,连接杆的末端位于所述底板的中心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活塞的底盖和分压水管的底板之间还设有与两者相连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围绕所述连接杆。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压水管的底板上的通孔为3个,且围绕所述中心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侧壁包括与第二法兰盘的外侧表面相连的底端和远离第二法兰盘的前端,第二法兰盘的前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内边缘部,所述分压水管底板外周的边缘部与所述内边缘部固定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压水管的管道的外壁设有一圈滚槽。本专利技术由于设有与分压水管相通的容气腔和位于容气腔内的活塞,当该稳压叠压供水设备停机或者停电时,下游管道产生的水流体冲击波首先通过分压水管减压,然后才作用于活塞上,活塞朝向出水管的前端移动,至活塞的底盖与出水管的前端闭合,即容气腔的底部被活塞密封,从而,有效地阻住水流体冲击波向下移动而冲进叠压罐内,保护叠压罐内的水泵和电机系统而免受水流体冲击波的冲击破坏。当该稳压叠压供水设备重新启动时,叠压罐内的电机系统以及水泵工作,叠压罐内产生一定的压力,当这个压力大于容气腔内的水压时,活塞与出水管的前端分离,叠压罐内的水流体往出水管以及分压水管流出至下游管道,满足下游用户的用水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稳压叠压供水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分压水管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稳压叠压供水设备的一种实施例。该稳压叠压供水设备包括叠压罐1、位于叠压罐内的潜水泵2、附在潜水泵上的电机系统3、设于叠压罐的开口处的第一法兰盘4、出水管5、与第一法兰盘4相连的第二法兰盘6、活塞7以及分压水管8。第二法兰盘6与第一法兰盘4相匹配。出水管5穿过第二法兰盘6的孔眼并与第二法兰盘6固定相连,其后端伸50伸入叠压罐1内与潜水泵2相连,其前端51露出第二法兰盘6之外。如图2所示,在第二法兰盘6的外侧还设有一环形侧壁60。该环形侧壁60与第二法兰盘外侧表面固定相连,自第二法兰盘6外侧表面近似垂直延伸凸出。环形侧壁60与第二法兰盘6可为一体结构制成、也可通过外设的一环形侧壁焊接在第二法兰盘6的外侧表面上。环形侧壁60包括与第二法兰盘外侧表面相连的底端61和远离第二法兰盘的前端 62,前端62设有向内延伸的内边缘部63。该环形侧壁60的底端61围绕出水管的前端51, 即,该环形侧壁60位于出水管前端51的周边,包围出水管的前端51。该分压水管8包括底板80以及与底板80相连的管道81。如图3所示,在底板80 上还设有中心孔82、以及围绕中心孔的通孔83,中心孔82和通孔83均与管道81相通。在本实施例中,通孔83的个数为3个。该底板80的边缘部与环形侧壁前端的内边缘部63固定相连。两者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相连,焊接,等等。分压水管的管道81与下游管道相连通,在分压水管的管道81的外壁设有一圈滚槽84,通过该滚槽84,分压水管的管道81可与下游管道采用卡箍对接的方式而固定相连。该底板80与环形侧壁60形成一容气腔9,分压水管的管道81位于容气腔9之外, 三个通孔83与容气腔9相通。活塞7位于容气腔9的内部。该活塞7包括底盖70和与底盖70相连的连接杆 71。该底盖70与出水管的前端51相抵接,连接杆71的末端位于分压水管底板80的中心孔82内。底盖70的目的是在水压的作用下,与出水管的前端51相抵接从而闭合住出水管的前端51 ;或,与出水管的前端51分离,从而使叠压罐1的水流体通过出水管5流出。当本专利技术稳压叠压供水设备停机或者停电时,下游管道产生的水流体冲击波首先通过分压水管减压8,然后才作用于活塞7上,活塞7朝向出水管的前端51移动,至活塞的底盖70与出水管的前端51闭合,即容气腔9的底部被活塞密封,从而,有效地阻住水流体冲击波向下移动而冲进叠压罐内,保护叠压罐1内的水泵2和电机系统3而免受水流体冲击波的冲击破坏。当该稳压叠压供水设备重新启动时,叠压罐内的电机系统以及水泵工作, 叠压罐1内产生一定的压力,当这个压力大于容气腔9内的水压时,活塞7与出水管的前端 51分离,叠压罐1内的水流体往出水管5以及分压水管8流出至下游管道,满足下游用户的用水需求。在活塞的底盖70和分压水管的底板80之间还设有与两者相连螺旋弹簧90。该螺旋弹簧90围绕活塞的连接杆71。螺旋弹簧90的目的是加强活塞7的作用力。当本专利技术稳压叠压供水设备停机或者停电时,活塞的底盖70与出水管的前端51闭合,螺旋弹簧90被拉伸。当该稳压叠压供水设备重新启动时,叠压罐内的电机系统以及水泵工作,螺旋弹簧90 的复位弹力将活塞的底盖70向靠近分压水管的底板80的方向拉伸,帮助活塞7相对出水管的前端51分离。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稳压叠压供水设备,包括叠压罐、位于叠压罐内的潜水泵以及附在潜水泵上的电机系统、和出水管,所述叠压罐的开口处设有第一法兰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叠压供水设备还包括与第一法兰盘相连的第二法兰盘、活塞和分压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第二法兰盘的孔眼并与第二法兰盘固定相连,其后端伸入叠压罐内与潜水泵相连,其前端露出第二法兰盘之外;在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外侧表面还设有与之相连并围绕所述出水管前端的环形侧壁;所述分压水管包括与环形侧壁相连的底板以及与底板相连的管道,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均与管道相连通的中心孔和通孔,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底板形成一容气腔,所述底板上的通孔还与所述容气腔相通,管道位于容气腔之外;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容气腔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鸿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