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下的妇科人流用内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624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2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视下的妇科人流用内镜,人流吸引管内壁固定有CMOS电子内镜,其特征在于该人流吸引管的前端开口为斜面,该CMOS电子内镜斜置在该人流吸引管内,电子内镜前端朝向人流吸引管的前端开口斜面,该电子内镜和人流吸引管之间的夹角为5~2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手术过程能够观察整个手术部位,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使用时,将吸引管与人工流产吸引器相接,利用吸引器产生的负压将胚胎组织吸出。在操作时,可以观察到宫腔内的情况,既有助于准确进行定点吸引,又可以避免吸引过度造成对子宫的伤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部状况,避免子宫穿孔、漏吸等并发症的发生,损伤小出血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视下的妇科人流用内镜
技术介绍
人工流产手术时妇科门诊常见的小手术,手术虽小,但多多少少都潜伏着一定的危害性。全世界每年人流手术约有5千万人次,在我们每年有1千万人进行人流手术。人工流产的方法主要由器械性流产和药物性流产两种。药物性流产进行不彻底,还有大出血的危险,另外对身体影响较大,容易留下后遗症。器械性流产主要采用负压吸引器及传统扩宫器以及刮宫器组成,这些人流器由于没有窥镜部分,往往都是盲刮盲吸,妇产科人工手术都是凭医生的经验和手感来完成的,往往因医生的业务能力、经验积累以及被手术者的个人身体情况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后果,有时甚至会对被手术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较大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视下的妇科人流用内镜,在手术过程能够观察整个手术部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视下妇科人流用内镜,包括人流吸引管,该人流吸引管内壁固定有CMOS电子内镜,其特征在于该人流吸引管的前端开口为斜面,该CMOS电子内镜斜置在该人流吸引管内,电子内镜前端朝向人流吸引管的前端开口斜面,该电子内镜和人流吸引管之间的夹角为5 20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人流吸引管的内径为疒12mm,该CMOS电子内镜的外径为;T5mm。该人流吸引管为一水平设置的管道,该管道的前端开口为向下的斜面,该斜面与管壁之间的夹角为45飞0度, CMOS电子内镜设置在该管道内壁上端,该CMOS电子内镜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一组镜头,在镜头后方设有一 CMOS芯片,该CMOS芯片的后方设置有光源。由于胎盘一般位于宫腔后部,因此人流吸引管斜置,而为了扩大内镜视野,将该电子内镜的镜头斜置在该人流吸引管内,朝向人流吸引管的前端开口斜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手术过程能够观察整个手术部位,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使用时,将吸引管与人工流产负压吸引器相接,利用吸引器产生的负压将胚胎组织吸出。在操作时,可以在肉眼直视下观察到宫腔内的情况,既有助于准确进行定点吸引,又可以避免吸引过度造成对子宫的伤害。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部状况,避免子宫穿孔、漏吸等并发症的发生,损伤小出血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电子内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直视下妇科人流用内镜,包括人流吸引管,该人流吸引管1内壁固定有CMOS 电子内镜2,其特征在于该人流吸引管1的前端开口为斜面,该CMOS电子内镜2斜置在该人流吸引管1内,电子内镜2前端朝向人流吸引管的前端开口斜面,该电子内镜2和人流吸引管1之间的夹角Φ为5 20度。图中3为宫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人流吸引管1的内径为7 12mm,该CMOS电子内镜2的外径为3 5mm。优选地,该人流吸引管1的内径为疒10mm。该人流吸引管1为一水平设置的管道,该管道的前端开口为向下的斜面,该斜面与管壁之间的夹角为45飞0度,CMOS电子内镜2设置在该管道内壁上端,该CMOS电子内镜2包括壳体8,壳体8内设置有一组镜头5,在镜头5后方设有一 CMOS芯片6,该CMOS 芯片6的后方设置有光源7,该镜头5与CMOS芯片6之间的间距为3 10mm。如图1和图2所示,采用常规CMOS电子内镜2,该CMOS电子内镜壳体8固定在该管道内壁上端,并将其壳体8前端略微下斜5 20度,可在CMOS电子内镜壳体8前端与人流吸引管1之间垫设医用硅胶材料固定,从而使得该CMOS电子内镜的镜头朝向人流吸引管的前端开口斜面,能够增加该镜头的视野。该人流吸引管管道的下方为人流搔刮吸引空间,先利用刮匙对宫腔胎盘进行搔刮,该管道外接负压吸引机,用于对搔刮下来的胎盘组织进行吸引。CMOS芯片、光源在该CMOS电子内镜中的安装方式和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直视下妇科人流用内镜,包括人流吸引管,该人流吸引管内壁固定有CMOS电子内镜,其特征在于该人流吸引管的前端开口为斜面,该CMOS电子内镜斜置在该人流吸引管内,电子内镜前端朝向人流吸引管的前端开口斜面,该电子内镜和人流吸引管之间的夹角为5 20度。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科人流用内镜,其特征在于该人流吸引管的内径为ri2mm, 该CMOS电子内镜的外径为3 5mm。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妇科人流用内镜,其特征在于该人流吸引管为一水平设置的管道,该管道的前端开口为向下的斜面,该斜面与管壁之间的夹角为45飞0度,CMOS电子内镜设置在该管道内壁上端,该CMOS电子内镜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一组镜头,在镜头后方设有一 CMOS芯片,该CMOS芯片的后方设置有光源。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妇科人流用内镜,其特征在于CM0S电子内镜壳体固定在该管道内壁上端,且该壳体前端下斜5 20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视下的妇科人流用内镜,人流吸引管内壁固定有CMOS电子内镜,其特征在于该人流吸引管的前端开口为斜面,该CMOS电子内镜斜置在该人流吸引管内,电子内镜前端朝向人流吸引管的前端开口斜面,该电子内镜和人流吸引管之间的夹角为5~20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手术过程能够观察整个手术部位,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使用时,将吸引管与人工流产吸引器相接,利用吸引器产生的负压将胚胎组织吸出。在操作时,可以观察到宫腔内的情况,既有助于准确进行定点吸引,又可以避免吸引过度造成对子宫的伤害。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部状况,避免子宫穿孔、漏吸等并发症的发生,损伤小出血少。文档编号A61B17/42GK202184719SQ201120210128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徐重人, 方刚 申请人:上海菲捷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刚徐重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菲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