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丛安生专利>正文

单筒式自动清洗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58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应用于工业生产,使其具有更高的效率的单筒式自动清洗过滤器,由电机(1)、空心轴(2)、逆洗臂(3)、过滤网筒(5)、排污管(7)、泄压阀(8)组成,其特征是V型断面的缝隙式过滤网筒(5)与中心轴(2)相对应,与排污管(7)、泄压阀(8)相连接。(*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在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生产中处理废水的过滤装置,使其具有更高效率的单筒式自动清洗过滤器。目前,公知的清洗过滤器装置是由结构尺寸很大(是新型5~10倍)的过滤器机构,并自已有几十吨至上百吨滤料和很多机电一体化阀门构造而成。它需要建立庞大的过滤车间,又受工艺条件的限制,并使用专门的滤料,而且经常更换维修,造成生产中断,它还需要专门的人倒班管理这些都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也很难满足连续生产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应用高精新电加工技术,使V型断面的缝隙式过滤网筒制造有所突破,制造出单筒式自动清洗过滤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于做动力源的电机装在单筒式自动清洗过滤器的上方,与空心轴相连接,逆洗臂是靠空心轴来带动的。位于过滤网筒之中,而V型断面的缝隙式过滤网筒是安装在与中心轴相对应的位置上,一端与出口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排污管、泄压阀相连接,当待过滤的水透过过滤网筒时,其杂质就被阻止在网筒内侧,此时电机不运转,因而逆洗臂停止在某一初始的位置上,泄压阀也处于关闭状态,由于连续过滤运行,水中悬浮物杂质被过滤网筒阻挡,而使两端差压上升,当达到一定的予置差压时,差压控制器便使电机启动,逆洗臂也开始工作,与此同时,电控泄压阀也被开通,这样一来,这一系统就被泄压排水,在逆洗臂吸嘴与网筒内臂相接触部分就出现一个相对压力低于网筒外侧水压的负压区,于是网筒外侧的水就通过吸嘴被吸入逆洗臂内腔中流出,自动清洗过滤器正是用这股水流才将网筒壁上的杂质清除掉,并流经泄压阀排出过滤器体外的,从而达到自动清洗的目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仅实现了体积小,安装方便,造价低,而且能适合于各种工艺条件下的现场使用,无需建立过滤车间,无需经常维修,可长期无人管理运行。附图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也说明书摘要用图,图中的各标号分别是1.电机 2.空心轴 3.逆冼臂 4.出口 5.过滤网筒 6.入口 7.排污管 8.泄压阀结合附图本技术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电机(1)、空心轴(2)、逆洗臂(3)相连接,入口(6)、出口(4)与V型断面的缝隙式过滤网筒(5)相连,排污管(7)位于过滤网筒(5)的底部,泄压阀(8)与过滤网筒(5)相通。还需要指出,排污管(7)是通过定期开启该管道上的手动排污阀(图中未画出)来排除过滤器底部污物的,在一般情况下,逆洗臂(3)回转一次就可将过滤网筒(5)内壁上的杂质清除掉,所以,在过滤器上部装设一只定位开关(图中未画出)除已采用差压控制反洗之外,还可采用时间控制反洗,既当过滤器运行工作到一定予置时间时,便可自行启动反洗系统进行如上所述的反洗全过程,单筒式自动清洗过滤器既可单独采用差压控制反洗,也可单独采用时间控制反洗,两种控制方法同时采用也是可行的,并以差压为优异反洗条件。具体制作实例单筒式自动清洗过滤器,外壳采用碳钢,V型断面的缝隙式过滤网筒及逆洗臂由不锈钢制成,过滤精度0.4mm,工作压力1.0MPa,总高3050mm,中心高1470mm,进出口法兰平面距离1600mm,空载重量4200Kg,运行重量6000Kg,采用差压与时间联合控制方式,差压优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工业生产,使其具有更高的效率的单筒式自动清洗过滤器,由电机(1)、空心轴(2)、逆洗臂(3)、过滤网筒(5)、排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惠臣丛安生姜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丛安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