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希洁专利>正文

管道自动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52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管道自动过滤器。管道上设进、出口,进、出口间设有箍、压差传感器,管道中分左、右两半,管道后端上设半球形滤网,左半内的左半圆碟阀上有互套式转轴,其内端上有转阀,二端上设水封和蜗轮蜗杆,蜗杆接电机。优点:直接安装在管道中间,对泵送液体进行过滤,可交替断流、开启,使滤污自动排出,二个转轴可用预前、预后补偿角,使反冲液体损失达到最小。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应用效果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利用管道内泵送的液体压能将液体通过过滤后排放的设备-管道自动过滤器。现有技术如滤网式、虹吸式等,它们不仅结构复杂并且成本也高,制造相当困难,这给应用带来难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可完全自动化的管道自动过滤器,既对泵送液体过滤又全自动排污。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在管道上设有进、出口,在管道的进、出口中间设有加强箍、压差传感器,管道中用隔板分为左、右两半,管道的后端上设有半球形滤网,在管道的左、右两半内分别设有左、右半园碟阀,左半园碟阀上有互套式转轴,互套式转轴的内端上有转阀,互套式转轴的二端设水封和蜗轮蜗杆,其中的蜗杆一端接电机,在管道的前端上开有维修孔。本技术的优点其一、它可直接安装在管道的中间,对泵送液体进行过滤,其二、它利用左右二个半园碟阀交替断流、开启,使滤污自动排出,其三、它利用互套式转轴内端上有转阀,在关闭时进行另一半反冲,其四、可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实现排污智能化,其五、二个转轴可用预前、预后补偿角,使反冲液体损失达到最小,其六、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应用效果好,便于推广。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1、4是管道的进、出口,2是箍,3是压差传感器,5是半球形滤网,6是转阀,7是互套式转轴,8是水封,9是蜗轮蜗杆,11是维修孔,12是隔板,13是管道,14、15是左、右半园碟阀。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需过滤的液体由管道13上设有的进口1进入本过滤器,它分左右二路,经管道13的后端上设有的半球形滤网5进行过滤,其净液由管道13上设有的出口4排出,滤污就仃留在半球形滤网5的内壁上,当滤污过多时,管道(13)的前后形成压差,压差传感器3(现有技术)就发出启动电机工作的信号,电机转动带动蜗轮蜗杆9旋转,左半园碟阀14由水平状(正常过滤)转为垂直状(关闭断流),此时互套式转轴7的内端上的转阀6正好打开,滤污利用右半园碟阀15(处于水平状)的压力液体进行反冲,使滤污通过中空转轴上的转阀6排出。然而左半园碟阀14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状(正常过滤),右半园碟阀15如上所述进行排污,实现左右交替排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管道自动过滤器,其特征是在管道(13)上设有进、出口(1)、(4),在管道(13)的进、出口(1)、(4)中间设有加强箍(2)、压差传感器(3),管道(13)中用隔板(12)分为左、右两半,管道(13)的后端上设有半球形滤网(5),在管道(13)的左、右两半内分别设有左、右半园碟阀(14)、(15),左半园碟阀(14)上有互套式转轴(7),互套式转轴(7)的内端上有转阀(6),互套式转轴(7)的二端设水封(8)和蜗轮蜗杆(9),其中的蜗杆一端接电机,在管道(13)的前端上开有维修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1.管道自动过滤器,其特征是在管道(13)上设有进、出口(1)、(4),在管道(13)的进、出口(1)、(4)中间设有加强箍(2)、压差传感器(3),管道(13)中用隔板(12)分为左、右两半,管道(13)的后端上设有半球形滤网(5),在管道(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希洁杨骏姜继祥仇惠子蒋超潘振文
申请(专利权)人:蒋希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