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栓剂单元式独立成型模具的自动整理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5499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2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栓剂单元式独立成型模具的自动整理输送装置,包括台面、固定在台面四周的台面框架和微控制器;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号电磁阀和第二号电磁阀;台面框架的一侧设有进仓口,与进仓口相对的台面框架上有第一号长行程气缸;台面框架另一侧设有出仓口,与出仓口相对的台面框架上有第二号长行程气缸;第二号电磁阀输出端依次串联有第一号长行程气缸和第二号长行程气缸;第一号电磁阀输出端依次串联有第O短行程气缸及第M+1短行程气缸;第O短行程气缸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P短行程气缸;M≥2且M为正整数,O为1~M中的奇数,P为1~M中的偶数。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整理及输送速度,尤其适用于厂房面积不大的企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行进的栓剂模具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栓剂单元式独立成型模具的自动整理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单元式独立成型模具在灌注好料液后主要是靠人工整理和转移的方式进行摆放、整理和转移的,转移输送的方式是人工将载料模具放到冷却平板或冷冻盘/柜中进行栓粒冷却、成型、脱模的。因此速度慢、耗费人工、输送过程繁琐,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整理及输送速度、减少人工、减少转移输送环节的用于栓剂单元式独立成型模具的自动整理输送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包括台面、固定在台面四周的台面框架和微控制器;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号电磁阀和第二号电磁阀;台面上设有M根相互平行的轨道条,M根轨道条与台面框架之间形成M+1条轨道;台面框架的一侧设有进仓口,与进仓口相对的台面框架上设有第一号长行程气缸,第一号长行程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拽杆,拽杆用于拽拉相应轨道出口处的载药模具盒;台面框架的另一侧设有出仓口,与出仓口相对的台面框架上设有第二号长行程气缸,第二号长行程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推杆,推杆用于推相应轨道出口处的载药模具盒;第二号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一号长行程气缸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号长行程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号长行程气缸的输入端相连接;第0根轨道条的一端与台面框架之间及第 P根轨道条的另一端与台面框架之间均设有通道;第一号电磁阀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有第0 短行程气缸及第M+1短行程气缸,第0短行程气缸及第M+1短行程气缸分别安装在第0条轨道及第M+1条轨道入口处的台面框架上;第0短行程气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P短行程气缸,第P短行程气缸分别安装在第P条轨道入口处的台面框架上;其中,M > 2,且M为正整数,0为1 M中的奇数,P为1 M中的耦数。上述台面框架的内侧至少设有一个温湿度探测显示器。本专利技术大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制作成本低,能耗低,只消耗少量的压缩空气及微控制器耗用少量的电,除了气缸往复运动的声音外,没有其他噪音,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厂房面积不大的企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不包括微控制器3、第一号电磁阀4-1和第二号电磁阀4-2,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的是运动方向);图2为第一号长行程气缸和第二号长行程气缸的拽、推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气连接图。图中各标号台面1,台面框架2,微控制器3,第一号电磁阀4-1,第二号电磁阀 4-2,第一根轨道条5-1,第二根轨道条5-2,第三根轨道条5-3,第四根轨道条5_4,第一条轨道6-1,第二条轨道6-2,第三条轨道6-3,第四条轨道6-4,第五条轨道6_5,进仓口 7_1,出仓口 7-2,第一号长行程气缸8-1,拽杆8-1-1,第二号长行程气缸8-2,推杆8_2_1第一号短行程气缸9-1,第二号短行程气缸9-2,第三号短行程气缸9-3,第四号短行程气缸9-4,第五号短行程气缸9-5,载药模具盒10,温湿度探测显示器11,通道12。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包括矩形的台面1、固定在台面1四周的台面框架2和微控制器 3。微控制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号电磁阀4-1和第二号电磁阀4-2。第一号电磁阀4-1和第二号电磁阀4-2交替运行时间间隔2秒。本实施例中,在台面1上设有四根相互平行的轨道条(从右到左分别为第一根轨道条5-1、第二根轨道条5-2、第三根轨道条5-3和第四根轨道条5-4),四根轨道条与台面框架2之间形成五条纵向的轨道(从右到左分别为第一条轨道6-1、第二条轨道6-2、第三条轨道6-3、第四条轨道6-4和第五条轨道6- ,每条轨道是根据成型载药模具盒10的长度、 宽度和高度设计的。台面框架2的右侧下端设有进仓口 7-1,台面框架2的左侧下端与进仓口 7-1处于同一水平面处安装有第一号长行程气缸8-1,第一号长行程气缸8-1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拽杆8-1-1 (参见图2),拽杆8-1-1的数目为两个,用于拽拉处于第二条轨道6-2和第四条轨道6-4出口处的载药模具盒10。台面框架2的左侧上端设有出仓口 7-2,台面框架2的右侧上端与出仓口 7-2处于同一水平面处安装有第二号长行程气缸8-2,第二号长行程气缸8-2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推杆8-2-1 (参见图2),推杆8-2-1的数目为三个,用于推处于第一条轨道6-1、第三条轨道 6-3和第五条轨道6-5出口处的载药模具盒10。第二号长行程气缸8-2的安装方向与第一号长行程气缸8-1相反。进仓口 7-1及出仓口 7-2分别设置有输送装置(图中未画出)。第二号电磁阀4-2的输出端与第一号长行程气缸8-1的输入端A、B相连接,同时第一号长行程气缸8-1的A、B输出端与第二号长行程气缸8-2的输入端A、B连接。第一根轨道条5-1的上端及第三根轨道条5-3的上端与台面框架2的上侧之间均设有通道12 ;第二根轨道条5-2的下端及第四根轨道条5-4的下端与台面框架2的下侧之间也均设有通道12。第一号电磁阀4-1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有第一号短行程气缸9-1、第三号短行程气缸9-3和第五号短行程气缸9-5,第一号电磁阀4-1控制第一号短行程气缸9-1、第三号短行程气缸9-3和第五号短行程气缸9-5同时动作,第一号短行程气缸9-1、第三号短行程气缸9-3和第五号短行程气缸9-5分别安装在第一条轨道6-1、第三条轨道6-3和第五条轨道6-5入口处的台面框架2上。第一号短行程气缸9-1、第三号短行程气缸9-3和第五号短行程气缸9-5分别推到达第一条轨道6-1、第三条轨道6-3和第五条轨道6-5入口处的载药模具盒10。第一号短行程气缸9-1和第三号短行程气缸9-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号短行程气缸9-2和第四号短行程气缸9-4,第二号短行程气缸9-2和第四号短行程气缸9-4相互串联,同时动作。第二号短行程气缸9-2和第四号短行程气缸9-4分别安装在第二条轨道6_2和第四条轨道6-4入口处的台面框架2上。第二号短行程气缸9-2和第四号短行程气缸9-4分别推进到达第二条轨道6_2和第四条轨道6-4入口处的载药模具盒10。在台面框架2的内侧设有两个温湿度探测显示器11。参见图3,微控制器3控制第一号电磁阀4-1和第二号电磁阀4-2,第一号电磁阀 4-1和第二号电磁阀4-2交替运行时间为2秒。用第一号电磁阀4-1控制第一号短行程气缸9-1、第三号短行程气缸9-3和第五号短行程气缸9-5 ;本实施例中,用第一号短行程气缸 9-1和第三号短行程气缸9-3分别控制第二号短行程气缸9-2和第四号短行程气缸9-4 ;用第二号电磁阀4-2控制第一号长行程气缸8-1,用第一号长行程气缸8-1控制第二号长行程气缸8-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输送装置将第一个载药模具盒、第二个载药模具盒……最后一个载药模具盒,依次送到进仓口 7-1即第一条轨道6-1的入口处,当第一个载药模具盒到达第一条轨道 6-1的入口处时,微控制器3控制第一号电磁阀4-1,第一号电磁阀4-1控制第一号短行程气缸9-1推第一个载药模具盒,然后,第二个入仓载药模具盒在第一号短行程气缸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磊孙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