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英英专利>正文

太阳能遥控电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315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遥控电动伞,针对现有同类产品结构设计欠佳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电动伞包括太阳能组件、立杆组件、锥齿组件、下伞杆组件、伞架组件、充电器、遥控器、伞座;其要点是通过遥控器或伞架组件的按钮开关控制太阳能组件的管状电机带动上内杆转动,上内杆上下移动,即上内杆通过固定的梯形螺杆,在梯形螺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伞骨的打开和关闭。亦可通过摇手插入锥齿轴,通过转动摇手实现伞骨的打开和关闭。其设计新颖、时尚、科学、安全、节能、功能齐全、开伞轻松、无伞绳、螺杆开伞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各种大、中、小场所的户外庭院休闲、遮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伞,是一种太阳能遥控电动伞
技术介绍
遮阳伞或称太阳伞,其一种主要用于户外遮防挡阳光直射的大型伞具,一般由伞座、伞杆、伞体组成。其按行业划分属于户外遮阳、休闲家具用品,适合作为个人、家居、旅游、政企单位,以及公众休闲场所等户外遮阳和休闲家居的使用。目前,现有遮阳伞中大多数产品是利用摇手与伞绳缠绕的原理开伞或收伞,对于遮阳伞的改进做着不懈努力,并获得很大的成效,也曾设计过很多优秀的技术方案,为休闲家具行业及领域增添了很多有价值的专利技术。但这些改进不能从根源解决有效止滑、经长时间日晒雨淋或开关伞频繁导致的伞绳断掉、开伞操作沉重不科学、单一等问题,同时也不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此,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专利号ZL 200920114612. 8,授权公告日2010年1月27日,技术名称“太阳能电动遥控太阳伞”;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0920122594. 8,授权公告日2010年5月12日,技术名称“螺杆开伞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 200920124477. 5,授权公告日2010年5月12日,技术名称“太阳能遥控电动吊伞”。但上述太阳伞尚有不足之处,需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太阳能遥控电动伞,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设计欠佳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太阳能遥控电动伞,该电动伞包括太阳能组件、立杆组件、锥齿组件、下伞杆组件、伞架组件、充电器、遥控器、伞座;所述立杆组件内设有锥齿组件,锥齿组件设有摇手, 立杆组件的上部设有伞架组件和太阳能组件,伞架组件设有按钮开关,下杆组件的底部与伞座连接;通过锥齿组件的摇手、伞架组件的按钮开关或遥控器控制伞架组件的打开和关闭,通过充电器为遥控器充电,通过太阳能组件为伞架组件的打开和关闭提供电能。其特征是所述太阳能组件的异型透明罩、异型太阳能座、伞帽D依次扣合构成太阳能组件壳体,该壳体内设有PN垫板、PN太阳能板、管状电机、充电电池、PCB板、船形开关;所述异型太阳能座与伞帽D旋转扣合,管状电机通过盘头螺丝、弹簧垫圈固定在异型太阳能座内与其连为一体,PN垫板通过沉头自攻螺丝固定于异型太阳能座,PCB板通过盘头自攻螺丝固定于异型太阳能座,异型透明罩与异型太阳能座扣合,PN太阳能板夹持于异型透明罩与PN垫板之间;管状电机的传动轴与立杆组件的电机接头连接,PN太阳能板、管状电机、充电电池、PCB 板之间通过电源线连接,异型透明罩、PN垫板、PN太阳能板分别呈方形。管状电机带动上内杆转动,上内杆上下移动,即上内杆通过固定的梯形螺杆,在梯形螺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伞骨的打开和关闭。所述立杆组件的上伞盘A与上伞盘B通过十字槽盘头自攻螺丝连接构成上伞盘, 上伞盘内设有接头护套、电机接头、扭簧套A、扭簧套B、扭簧B、深沟轴承A、轴用弹性挡圈A、深沟轴承B圆环PCB板;电机接头的外径设有深沟轴承A、扭簧套A、扭簧套B、扭簧B,并与上内杆接头呈唇齿配合。上内杆接头的一端穿过深沟轴承B套入上伞盘内与电机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十字槽盘头螺丝A与上内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内杆的内径设有梯形螺杆, 梯形螺杆一端的梯形螺杆导套通过圆柱头内六角螺丝、平垫圈A固定于梯形螺杆,梯形螺杆导套的外径与上内杆的内径相抵;梯形螺杆的另一端通过十字槽盘头螺丝B、锁紧螺母 A、平垫圈B与锥齿组件的有缝管一端固定连接,上伞杆套入上内杆接头、上内杆的外径;上内杆的另一端嵌有梯形螺母,梯形螺杆穿过梯形螺母,并与梯形螺母啮合;中伞杆套入上伞杆的外径,上伞杆的一端与上伞盘B连接,中伞杆的外径分别设有下伞盘及伞盘LED灯,伞盘LED灯设置于灯杯,带有伞盘LED灯的灯杯固定于灯座与透明灯罩构成的灯壳内,灯座通过盘头自攻螺丝B型与下伞盘B固定连接,下伞盘B与下伞盘A通过十字槽盘头自攻螺丝构成下伞盘,下伞盘与中伞杆之间设有下伞盘卡片,并扣卡在中伞杆上使其固定;伞盘LED 灯通过分灯线与圆环PCB板连接,圆环PCB板通过主灯线与太阳能组件的PCB板连接。所述锥齿组件设置于立杆组件的中伞杆内径,中伞杆通过插管套与下伞杆组件的下伞杆连接;锥齿组件的摇手壳A与摇手壳B两端分别通过摇手壳上盖、摇手壳下盖构成的摇手壳体,摇手壳体内设有锥齿座、锥齿B、锥齿A、锥齿轴、止滑块、扭簧A、锥齿定位环、扇形固定块、有缝管、半圆头内六角螺丝A、半圆头内六角螺丝B、推力轴承、轴用弹性挡圈B、 孔用弹性挡圈;有缝管的另一端通过十字槽盘头螺丝C、平垫圈C、锁紧螺母B与止滑块固定连接,锥齿B的一端依次套入锥齿座、推力轴承、扇形固定块,扇形固定块与锥齿座之间设有扭簧A,推力轴承与锥齿B之间设有轴用弹性挡圈B,止滑块套入锥齿座内并与扇形固定块唇齿配合,再通过孔用弹性挡圈卡扣在锥齿座内;锥齿B的另一端与锥齿A啮合,锥齿轴通过锥齿座与锥齿A连接,使其置于在锥齿座内,锥齿座通过半圆头内六角螺丝A、半圆头内六角螺丝B固定于中伞杆内。摇手插入锥齿轴,通过转动摇手带动锥齿A转动,锥齿A带动锥齿B转动;从而通过锥齿B带动有缝管转动,有缝管带动梯形螺杆转动,梯形螺杆带动上内杆上下移动,上内杆带动上伞盘上下移动,实现伞骨的打开和关闭。所述下伞杆组件的下伞杆与立杆组件的中伞杆连接端设有弹珠锁紧机构,弹珠锁紧机构由弹簧固定座、弹珠、弹簧构成,弹簧固定座设置于下伞杆内,弹簧设置于弹簧固定座,弹簧的两端分别设有弹珠,弹珠通过弹簧力的作用经过下伞杆与中伞杆的通孔扣合;下伞杆的另一端设有下伞杆堵头。即通过弹珠锁紧机构调节、固定下伞杆与中伞杆之间的位置。所述伞架组件的长伞骨A、长伞骨B通过上伞盘铁丝圈固定于立杆组件的上伞盘, 短伞骨的一端通过下伞盘铁丝圈固定于立杆组件的下伞盘,短伞骨的另一端分别与长伞骨 A、长伞骨B铰接;长伞骨A和长伞骨B分别设有伞骨LED灯,伞骨LED灯设置于LED灯固定套,LED灯固定套分别与长伞骨A、长伞骨B扣合;其中一长伞骨设有按钮开关,长伞骨设有扣线槽,按钮开关通过扣线槽与太阳能组件内的PCB板连接,伞骨LED灯的分灯线通过长伞骨与立杆组件的圆环PCB板线连接,再由圆环PCB板上的主灯线与太阳能座组件内的PCB 板连接。所述遥控器设有开伞按钮、关伞按钮和灯开关按钮,所述按钮开关设有开伞按钮、 关伞按钮和停止按钮。按钮开关和遥控器分别用于自动控制开伞和合伞,停止按钮用于开伞和合伞程度的控制,灯开关按钮用于伞盘LED灯和伞骨LED灯的开关控制。本技术除白天能遮阳、休闲、避雨之外,亦可利用太阳能组件内的电源系统作夜间照明或作夜景、餐饮之用。本技术无需在户外另外接线(这对户外使用有所不便) 或用交流电压充电,白天利用太阳能自动充电,按按钮开关或遥控器的灯开关按钮键就能使本技术产品的灯打开照明。如果出现长期没有日光出现的天气,可使用充电器给本产品进行交流电压充电,充电完成后即可如上所述使用本技术产品。同时,本技术除了解决上述的一些技术难题外,抛弃了依靠摇手与伞绳缠绕的原理开伞或收伞方式,解决了用绳索开伞的局限和太阳伞的操作及用途单一、使用领域受限等问题,使得太阳伞的使用及操作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大大地解决了太阳伞的使用局限性,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英
申请(专利权)人:王英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