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50340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该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借助联动机构,使以从基板的开口部自由地出入商品通道的方式被轴支承的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交互地出入商品通道,它包括:具有以从所述基板的开口部自由地进出商品通道的方式设置的商品检测杆的售罄检测开关;与所述第二保持部件连动而进出商品通道,且堵住第二保持部件的商品卡止部和基板之间的缝隙的封闭板,上述封闭板包括: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横长的平板部以及从该平板部的上端向上方延伸,至少呈发夹弯状弯曲的卡止部,所述卡止部与形成于基板上的开口部卡止并自由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以横置的姿势在上下方向收纳的商品中的最下端位置的商品分出后出货(搬出)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商品出货故障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配置于以横置姿势在上下方向收纳商品的商品通道的下部,具有保持最下端位置的商品(也称作销售商品)的第一保持部件、和当将最下端位置的商品出货时保持从下数第二个位置的商品(也称作下一个销售商品)的第二保持部件。上述第一保持部件中基端被轴支承在形成商品通道的壁的基板上, 其前端一侧在从基板大致水平地突出至商品通道的突出位置(也称作销售待机位置)和从商品通道退回(隐没于基板)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移动,上述前端一侧被弹簧沿着向销售待机位置突出的方向施力。上述第二保持部件的基端被轴支承在基板上,与该轴支点相比位于上方的前端(商品卡止部)从基板沿着斜上方突出至商品通道的突出位置和从商品通道退回(隐没于基板)的退避位置自由地移动,上述前端被弹簧沿着返回退避位置(隐没于基板)的方向施力。在上述基板的背面(与商品通道相反一侧的面)附设有根据规定时间间隔(时间长度)的销售指令而被激励的电磁螺线管以及与该电磁螺线管的插棒式铁心 (plunger,柱塞)连结的联动机构。上述电磁螺线管的插棒式铁心以及联动机构被复位弹簧保持在销售待机状态。上述第一保持部件及第二保持部件借助联动机构被上述电磁螺线管驱动。在上述电磁螺线管未被通电的状态(销售待机状态)下,第一保持部件借助联动机构被锁定在突出至商品通道的销售待机位置以保持销售商品。另一方面,第二保持部件利用弹簧返回隐没于基板的退避位置。在上述电磁螺线管被通电时,第一保持部件被联动机构的锁定就被解除,并且因销售商品的重量朝着隐没于基板的退避位置移动,在销售商品被出货(不再承受销售商品的重量)时,利用弹簧返回销售待机位置。与此同时,第二保持部件借助联动机构,从隐没于基板的退避位置突出至商品通道并且被锁定在该突出位置,以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然后,不再对电磁螺线管通电,于是,因复位弹簧的作用,电磁螺线管的插棒式铁心以及联动机构复位,第一保持部件被锁定在销售待机状态,第二保持部件返回退避位置。对于这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众所周知,在前后排列的商品通道之间,将相同结构的商品出货装置背对背地组合成对地组装来设置。为了实现背对背地组合成对的商品出货装置的薄型化,其厚度形成为薄型,确保在销售待机状态下隐没于基板的各个第二保持部件不互相干扰。因此,第二保持部件的前端(卡止下一个销售商品的商品卡止部) 的宽度也形成为薄型,在突出至商品通道的第二保持部件的商品卡止部和基板之间产生缝隙。另一方面,对于饮料容器的强度小的商品(例如,塑料瓶装饮料(PET瓶装饮料)),在上方层叠的商品重量也叠加,被卡止在第二保持部件的商品卡止部的部位变形,有可能进入第二保持部件的商品卡止部与基板之间的缝隙中。在商品容器进入上述缝隙中的情况下,3第二保持部件就不能够返回退避位置,引起即使商品通道中还存有商品但也无法销售商品这样的销售故障。为了解决该问题,在第二保持部件的上方位置,设置以自由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在基板上且下垂至与第二保持部件的前端(商品卡止部)接触的位置的封闭板,以堵住上述缝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封闭板与第二保持部件向突出位置的移动连动而进出商品通道,位于上述第二保持部件的前端(商品卡止部)和下一个销售商品之间,堵住第二保持部件的商品卡止部和基板之间的缝隙。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H83104号公报(图5、图6)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前述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中,通过用封闭板堵住第二保持部件的商品卡止部和基板之间的缝隙,这样就能顺利地销售软质容器的商品,在这方面是好的。但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中,上述封闭板被轴支承在基板上,因此难以拆下封闭板。此处,配备有上述封闭板的商品出货装置,对于购买软质容器的商品的顾客而言,封闭板很有用,而对于不购买软质容器的商品的顾客而言, 封闭板的成本高而无用,未配备封闭板的商品出货装置最为理想。于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 中所公开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中,难以拆下封闭板,因此,必须另外准备未配备有封闭板的商品出货装置。即,自动售货机的厂家必须准备配备有封闭板的商品出货装置和未配备有上述封闭板的商品出货装置的两种装置,存在制造作业和管理作业变得复杂的问题。另外,在已经设置且正在运行的自动售货机中,针对想购买容器形态较软的商品这样的要求,无法在已有的商品出货装置中仅添加配备封闭板,因此,存在必须更换新的(配备有封闭板)的商品出货装置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这一点,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无需进行大的设计改动就能添加装备封闭板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持部件,其设置为以从基板的开口部自由出入商品通道的方式被轴支承,在保持上述商品通道的最下端位置的商品(销售商品)的状态下被向突出至上述商品通道的销售待机位置施力,在解除对上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状态下能够移动到从上述商品通道退回的退避位置;第二保持部件, 其设置为以从上述基板的开口部自由出入商品通道的方式被轴支承,被向从上述商品通道退回的退避位置施力,在保持上述商品通道的下数第二个位置的商品(下一个销售商品) 的状态下能够移动到突出至上述商品通道的突出位置;使上述第一保持部件和上述第二保持部件移动到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的联动机构;使上述联动机构移动的驱动装置;具有以从上述基板的开口部自由进出商品通道的方式设置的商品检测杆的售罄检测装置;和与上述第二保持部件连动而进出商品通道,堵住第二保持部件的商品卡止部与基板之间的缝隙的封闭板,其中上述封闭板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长的平板部,和从该平板部的上端向上方延伸,至少呈发夹状弯曲(U字形弯曲)的卡止部,上述卡止部与形成于基板的开口部卡止并能自由拆装。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中,封闭板的卡止部所卡止的开口部是为了使售罄检测装置的商品检测杆面向商品通道而形成的开口部。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中,上述封闭板的卡止部与形成于基板的开口部卡止,在此状态下利用商品出货装置的构件来保持上述卡止状态。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面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中,商品出货装置的构件是售罄检测装置中的安装框体。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中,上述封闭板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长的平板部和从该平板部的上端向上方延伸且呈发夹状弯曲(U字形弯曲)的卡止部的前端设有防脱落片。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面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中,上述封闭板的平板部在卡止部和与商品抵接的前端一侧之间具有该前端一侧下降的台阶。第七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面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中,上述封闭板的平板部的横宽比第二保持部件的横宽长。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包括以下部件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胜彦岩子努阪光广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